一种离合助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9477 阅读:5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助力结构,包括相连的制动助力总成和第二离合分泵,制动助力总成包括第二离合总泵和真空助力器,第二离合分泵安装在离合器壳端,其还包括与制动助力总成相连的液压传动总成,液压传动总成包括安装在踏板吊挂上的第一离合总泵,以及与第一离合总泵相连且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第一离合分泵;制动助力总成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并与第一离合分泵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制动助力总成和离合分泵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液压传动总成,由此将制动助力总成由踏板吊挂引到底盘上固定,增加布置空间,有利于整车管线路的理顺,减小离合踏板操纵力,该结构在各类轻卡车型上均易于布置,不受车身空间的限制,提升整车操纵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合助力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液压离合助力结构由一个制动总泵带助力器总成和一个离合分泵组成,制动总泵带助力器总成是由一个离合 总泵和一个真空助力器所形成的一体式结构。离合分泵安装在离合器壳端,离合总泵必须安装在踏板吊挂处,相应地,真空助力器也需要安装在踏板吊挂处,受车身空间限制,多数车辆无法加装真空助力器,受离合器壳端限制,离合分泵处也无法加装真空助力器,空间问题成为影响离合助力结构设置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汽车离合操纵助力机构的合理设置。( 二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合助力结构,包括相连的制动助力总成和第二离合分泵,所述制动助力总成包括第二离合总泵和真空助力器,所述第二离合分泵安装在离合器壳端,其还包括与所述制动助力总成相连的液压传动总成,所述液压传动总成包括安装在踏板吊挂上的第一离合总泵,以及与所述第一离合总泵相连且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第一离合分泵;所述制动助力总成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并与所述第一离合分泵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离合总泵和所述第一离合分泵的缸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离合总泵和所述第一离合分泵通过第一离合钢管相连。其中,所述第二离合总泵和第二离合分泵通过第二离合钢管相连。其中,所述第二离合钢管和所述第二离合分泵之间还连接有离合软管。其中,所述第二离合总泵与所述第一离合分泵共用一根推杆。其中,所述制动助力总成和所述第一离合分泵分别安装在车架上。(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离合助力结构,在原有制动助力总成和离合分泵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液压传动总成,即同缸径的第一离合总泵和第一离合分泵,通过液压传动总成将制动助力总成由踏板吊挂引到底盘上固定,从而大大增加了布置空间,有利于整车管线路的理顺,减小离合踏板操纵力,该结构在各类轻卡车型上均易于布置,不受车身空间的限制,可最大限度的提升整车操纵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合助力结构安装在车身上的结构侧视图;图2是图I中的车身底盘局部结构的A向视图。其中,I :第一离合总泵;2 :第一离合钢管;3 :第一离合分泵;4 :制动助力总成;5 第二离合钢管;6 :第二离合分泵;7 :踏板吊挂;8 :车身底板;9 :车架;10 :支架;11 :离合软管;12 :离合拔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I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离合助力结构安装在车身上的结构侧视图,图2是图I中的车身底盘局部结构的A向视图。参照图I和图2,本实施例的离合助力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制动助力总成4和第二离合分泵6,以及与制动助力总成4相连的液压传动 总成。制动助力总成4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二离合总泵和真空助力器,第二离合分泵6安装在离合器壳端。液压传动总成包括安装在踏板吊挂7上的第一离合总泵1,以及与第一离合总泵I相连且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第一离合分泵3,第一离合分泵3与制动助力总成4相连。第一离合总泵I安装在踏板吊挂7上,其所占用的踏板空间很小,不受车身空间的限制,第一离合分泵3安装在汽车底盘上,也无需占用踏板空间,第一离合总泵I和第一离合分泵3通过第一离合钢管2相连,第一离合钢管2由第一离合总泵I延伸并穿过车身底板8,最后与汽车底盘上的第一离合分泵3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一离合总泵I和第一离合分泵3的缸径和行程均相同,由此保证了踏板的操纵行程。制动助力总成4中的第二离合总泵与第一离合分泵3相连并共用一根推杆,而且制动助力总成4和第二离合分泵6通过第二离合钢管5相连,为了适应制动助力总成4和第二离合分泵6的位置布置,在第二离合钢管5和第二离合分泵6之间还设置有离合软管11,离合软管11和第二离合钢管5的连接处由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支架10支撑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一离合分泵3、制动助力总成4和第二离合分泵6优选均安装在车架9上,因车架9的布置空间充足,使整个离合助力结构的布置不受到局限,只需寻找到合适第一离合分泵3和制动助力总成4的布置空间即可,无需特定位置,易于在整车上进行离合操纵助力的布置。上述离合助力机构的工作过程为,离合踏板踩下时,第一离合总泵I的推杆产生运动,通过第一离合钢管2传递动力,使第一离合分泵3的推杆产生运动。由于第一离合分泵3与制动助力总成4中的第二离合总泵共用推杆,故带动真空助力器产生工作效能,进一步通过第二离合钢管5使第二离合分泵6运动,推动离合拨叉12将离合器分离,该操作过程结束。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在原有制动助力总成和离合分泵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液压传动总成,即同缸径的第一离合总泵和第一离合分泵,通过液压传动总成将制动助力总成由踏板吊挂引到底盘上固定,从而大大增加了布置空间,有利于整车管线路的理顺,减小离合踏板操纵力,该结构在各类轻卡车型上均易于布置,不受车身空间的限制,可最大限度的提升整车操纵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 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离合助力结构,包括相连的制动助力总成和第二离合分泵,所述制动助力总成包括第二离合总泵和真空助力器,所述第二离合分泵安装在离合器壳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制动助力总成相连的液压传动总成,所述液压传动总成包括安装在踏板吊挂上的第一离合总泵,以及与所述第一离合总泵相连且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第一离合分泵;所述制动助力总成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并与所述第一离合分泵相连。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合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总泵和所述第一离合分泵的缸径相同。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合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总泵和所述第一离合分泵通过第一离合钢管相连。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合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总泵和第二离合分泵通过第二离合钢管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钢管和所述第二离合分泵之间还连接有离合软管。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合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总泵与所述第一离合分泵共用一根推杆。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合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助力总成和所述第一离合分泵分别安装在车架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助力结构,包括相连的制动助力总成和第二离合分泵,制动助力总成包括第二离合总泵和真空助力器,第二离合分泵安装在离合器壳端,其还包括与制动助力总成相连的液压传动总成,液压传动总成包括安装在踏板吊挂上的第一离合总泵,以及与第一离合总泵相连且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第一离合分泵;制动助力总成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并与第一离合分泵相连。本技术在原有制动助力总成和离合分泵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液压传动总成,由此将制动助力总成由踏板吊挂引到底盘上固定,增加布置空间,有利于整车管线路的理顺,减小离合踏板操纵力,该结构在各类轻卡车型上均易于布置,不受车身空间的限制,提升整车操纵性能。文档编号F16D48/04GK202371057S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吕金涛李海青李雷张洪伦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