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淬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803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锻件淬火设备涉及一种锻件淬火热处理用的水冷槽,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锻件淬火时淬火介质温度均匀的设备,锻件淬火设备,包括介质槽、被动轮、传动带、主动轮、电机、支架、螺旋桨,支架的一端固定在介质槽的侧面,支架的另一端位于介质槽上方,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传动轴的上端套装有被动轮,传动轴的下端套装有螺旋桨,螺旋桨位于介质槽内部,主动轮和所述被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增加了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旋转的装置,使得淬火设备内的淬火介质能够充分搅拌,淬火介质的温度时刻保持均匀,可以使锻件淬火后达到要求的淬火硬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锻件淬火设备涉及一种锻件淬火热处理用的水冷槽。
技术介绍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 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锻件热处理淬火时,由于淬火设备内淬火介质的温度不均匀,容易导致锻件淬火后达不到应有的淬火硬度,从而影响锻件的机械性能,如热处理后产品性能不合格需重新热处理,造成耗时耗能,且多次返工后可能导致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锻件淬火时淬火介质温度均匀的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锻件淬火设备,包括介质槽、被动轮、传动带、主动轮、电机、支架、螺旋桨,支架呈“L”形,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介质槽的侧面,支架的另一端位于介质槽上方,电机垂直固定在与介质槽相连接的支架的外侧面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传动轴垂直安装在支架位于介质槽上方的一端上,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套装有被动轮,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套装有螺旋桨,螺旋桨位于介质槽内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被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锻件淬火设备跟普通淬火设备相比,增加了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旋转的装置,使得淬火设备内的淬火介质能够充分搅拌,淬火介质的温度时刻保持均匀,可以使锻件淬火后达到要求的淬火硬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锻件淬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介质槽、2为传动轴、3为被动轮、4为传动带、5为主动轮、6为电机、7为支架、8为螺旋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锻件淬火设备,包括介质槽I、被动轮3、传动带4、主动轮5、电机6、支架7、螺旋桨8,支架7呈“L”形,所述支架7的一端固定在介质槽I的侧面,支架7的另一端位于介质槽I上方,电机6垂直固定在与介质槽I相连接的支架7的外侧面上,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5,传动轴2垂直安装在支架7位于介质槽I上方的一端上,所述传动轴2的上端套装有被动轮3,所述传动轴2的下端套装有螺旋桨8,螺旋桨8位于介质槽I内部,所述主动轮5和所述被动轮3通过传动带4传动。电机6固定在支架7上,电机6通过传动带4,带动螺旋桨8旋转,产生强大的作用力,介质槽I内的介质通过螺旋桨8产生的作用力推动介质向四周流动,在介质槽I内四处翻滚循环,从而达到介质槽内介质温度均匀的效果。权利要求1.锻件淬火设备,包括介质槽(I)、被动轮(3)、传动带(4)、主动轮(5 )、电机(6)、支架(7)、螺旋桨(8),其特征在于支架(7)呈“L”形,所述支架(7)的一端固定在介质槽(I)的侧面,支架(7)的另一端位于介质槽(I)上方,电 机(6)垂直固定在与介质槽(I)相连接的支架(7)的外侧面上,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5),传动轴(2)垂直安装在支架(7)位于介质槽(I)上方的一端上,所述传动轴(2)的上端套装有被动轮(3),所述传动轴(2)的下端套装有螺旋桨(8),螺旋桨(8)位于介质槽(I)内部,所述主动轮(5)和所述被动轮(3)通过传动带(4)传动。专利摘要本技术锻件淬火设备涉及一种锻件淬火热处理用的水冷槽,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锻件淬火时淬火介质温度均匀的设备,锻件淬火设备,包括介质槽、被动轮、传动带、主动轮、电机、支架、螺旋桨,支架的一端固定在介质槽的侧面,支架的另一端位于介质槽上方,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传动轴的上端套装有被动轮,传动轴的下端套装有螺旋桨,螺旋桨位于介质槽内部,主动轮和所述被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增加了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旋转的装置,使得淬火设备内的淬火介质能够充分搅拌,淬火介质的温度时刻保持均匀,可以使锻件淬火后达到要求的淬火硬度。文档编号C21D1/63GK202369613SQ201120496140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日专利技术者宋小文, 张海英, 王亚彬 申请人:国营山西锻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文张海英王亚彬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山西锻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