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186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包括阀体、闸板、阀盖、阀杆以及内置与阀杆连接的活塞和油缸,本装置还设有第一油水隔离器和第二油水隔离器,所述第一、第二油水隔离器都是由金属外壳和可伸缩的橡胶内胆组成,所述内胆和外壳各自形成两个互相隔离的容腔,所述油缸上腔开孔通过第一单向节流阀与第一油水隔离器的内胆相通,第一油水隔离器的外壳通过第一换向开关和阀体的进口端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简单利用渣浆泵输出管内渣水介质的压力使得阀门开启或者关闭,无需再依靠外设的液压装置来实现阀门的启闭,减少了设备零部件和故障点,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降低了维修难度,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具体而言是一种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压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ZL200720063700. 0),是一种利用外置的液压装置提供动力来开闭阀门的渣浆泵控制阀,由于液压装置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不仅制造成本高,而且故障点也多,维修困难,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同时易于维修的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包括阀体、闸板、阀盖、阀杆以及内置与阀杆连接的活塞和油缸,本装置还设有第一油水隔离器和第二油水隔离器,所述第一、第二油水隔离器都是由金属外壳和可伸缩的橡胶内胆组成,所述内胆和外壳各自形成两个互相隔离的容腔,所述油缸上腔开孔通过第一单向节流阀与第一油水隔离器的内胆相通,第一油水隔离器的外壳通过第一换向开关和阀体的进口端相通,所述油缸下腔开孔通过第二单向节流阀与第二油水隔离器的内胆相通,第二油水隔离器的外壳通过第二换向开关和阀体的出口端相通,所述第一、第二换向开关分别都接有一个排水管。所述第一、第二换向开关(12 ;15)可采用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可以简单利用渣浆泵输出管内渣水介质的压力使得阀门开启或者关闭,无需再依靠外设的液压装置来实现阀门的启闭,减少了设备零部件和故障点,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降低了维修难度,提高了设备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控制阀开启状态的结构原理 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阀关闭状态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思路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通过特定压力转换设备将渣浆泵输出的渣水介质压力转换成液压油的压力,来推动活塞运动,带动阀门启闭,防止渣水介质堵塞细小管道和阀门。根据上述的构造思路,结合具体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控制阀开启状态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阀关闭状态的结构原理图。参见图I、图2,一种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包括阀体I、闸板2、阀盖3、阀杆4以及内置与阀杆4连接的活塞5和油缸6,本装置还设有第一油水隔离器7和第二油水隔离器8,第一、第二油水隔离器都是由金属外壳9和可伸缩的橡胶内胆10组成,内胆10和外壳9各自形成两个互相隔离的容腔,油缸上腔开孔11通过第一单向节流阀与第一油水隔离器7的内胆相通,第一油水隔离器7的外壳通过第一换向开关12和阀体I的进口端13相通,油缸下腔开孔14通过第二单向节流阀与第二油水隔离器8的内胆相通,第二油水隔离器8的外壳通过第二换向开关15和阀体I的出口端16相通,第一、第二换向开关分别都接有一个排水管,第一、第二换向开关(12;15)可采用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 实施例I 一种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包括阀体I、闸板2、阀盖3、阀杆4以及内置与阀杆4连接的活塞5和油缸6,本装置还设有第一油水隔离器7和第二油水隔离器8,第一、第二油水隔离器都是由金属外壳9和可伸缩的橡胶内胆10组成,内胆10和外壳9各自形成两个互相隔离的容腔,油缸上腔开孔11通过第一油管17与第一油水隔离器7的内胆相通,第一油管17上设有第一单向节流阀18,油缸下腔开孔14通过第二油管19与第二油水隔离器8的内胆相通,第二油管19上设有第二单向节流阀20,单向节流阀用于控制阀门开启或者关闭时的速度,第一油水隔离器7的外壳通过第一换向开关和阀体的进口端13相通,油缸下腔开孔与第二油水隔离器8的内胆相通,第二油水隔离器8的外壳通过第二换向开关和阀体的出口端16相通,阀体的进口端13与出口端16位置如图I所示与渣浆泵输出的渣水介质相通,且分别设置在闸板前后,第一换向开关12和第二换向开关15可采用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油缸上腔的开孔位置位于油缸上腔顶部,油缸下腔的开孔位置位于油缸下腔底部,油水隔离器外壳由薄壁金属制成,两端成球形,中间段为圆柱体,下端开孔并接有金属螺纹短管,便于连接其他管件,油水隔离器内胆由耐油橡胶制成,其形状与油水隔离器外壳相同,其外型尺寸等于油水隔离器外壳的内腔尺寸,上部开孔并连接有金属螺纹短管,便于连接其他管件,油水隔离器内胆的容量大小随内外压差变换而增减,油水隔离器内胆置于油水隔离器外壳之中,其上部金属螺纹短管穿出油水隔离器外壳的顶部,并与外壳密封连接,使外壳和内胆各自形成两个互相隔离的容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1)开阀参见图1,当水泵启动时,第一电磁换向阀得电后动作,其排水管端口关闭,第一油水隔离器外壳与阀体进口端接通,管内渣水介质进入第一油水隔离器外壳,将第一油水隔离器内胆内的油液挤压,经第一油管和第一单向节流阀进入油缸的上腔,推动活塞并通过阀杆带动闸板下行,阀门缓慢开启;开启速度可通过第一单向节流阀进行调节;与此同时,第二电磁换向阀亦得电动作,第二油水隔离器外壳与其排水管接通,而第二油水隔离器外壳与阀体之间关闭,第二油水隔离器外壳内的渣水介质从其排水管排出;油缸活塞下方的油液经第二单向节流阀和第二油管进入第二油水隔离器内胆; 2)关阀参见图2,停泵或事故停电时,第二电磁换向阀失电复位,其排水管关闭,阀体出口端与第二油水隔离器外壳接通,阀内渣水介质经第二电磁换向阀进入第二油水隔离器外壳,挤压第二油水隔离器内胆中的油液,进入油缸活塞的下方,推动活塞并通过阀杆带动闸板上行,阀门快速关闭;关闭速度通过第二单向节流阀进行调节;与此同时,第一电磁换向阀也失电复位,第一油水隔离器外壳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排水管接通,第一油水隔离器外壳与阀体之间关闭;活塞缸上腔油液经第一单向节流阀、第一油管进入第一油水隔离器内胆,将第一油水隔离器外壳内的渣水介质从其排水管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 1.利用管道介质压力来开闭阀门; 2.采用了油水隔离器来将管内渣浆介质压力转换成为油的压力,消除了渣浆介质堵塞芳通管道和活塞缸的潜在隐患;确保活塞缸运打稳定; 3.采用电磁换向阀来控制油水隔离器的工作,并与水泵控制电源连锁;实现阀门 与水泵的自动连锁。权利要求1.ー种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包括阀体(I)、闸板(2)、阀盖(3)、阀杆(4)以及内置与阀杆(4)连接的活塞(5)和油缸(6),其特征在干本装置还设有第一油水隔离器(7)和第ニ油水隔离器(8),所述第一、第二油水隔离器(7 ;8)都是由金属外壳(9)和可伸縮的橡胶内胆(10)组成,所述内胆(10)和外壳(9)各自形成两个互相隔离的容腔,所述油缸上腔开孔(11)通过第一单向节流阀(18)与第一油水隔离器(7)的内胆相通,第一油水隔离器(7)的外壳通过第一换向开关(12)和阀体(I)的进ロ端(13)相通,所述油缸下腔开孔(14)通过第二单向节流阀与第二油水隔离器(8)的内胆相通,第二油水隔离器(8)的外壳通过第ニ换向开关(15)和阀体(I)的出口端(16)相通,所述第一、第二换向开关(12 ;15)分别都接有ー个排水管(21 ;2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换向开关(12 ;15)可采用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力闸板型渣浆泵控制阀,包括阀体、闸板、阀盖、阀杆以及内置与阀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建农金戈叶显斌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