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使用方法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60256 阅读:5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其具有:一个具有内螺纹的块状主件、一个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一个仅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柱、锁止螺栓、紧固件和一条钢丝,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旋转进入所述块状主件的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孔中,通过旋转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可以使钢丝收紧,从而夹紧圆管状物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机械生产中使用的带状卡箍夹持圆管状水管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可以实现生产中需要快速加紧圆管状物体的需要,而且夹紧性能好,夹紧管状体的直径范围大,经久耐用,具有操作方便、节约夹紧时间、耐重复使用性好、不容易损坏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类机械生产时的圆管状物体的快速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夹紧装置是工业生产中一类重要的机械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类生产中。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夹紧圆管状的物体。在机械生产,尤其是发动机类机械生产时,例如汽车发动机的热磨合试验,需要经常夹紧与拆卸圆管状的水管。在使用频率较高的夹紧与拆装条件下,目前常用的带状卡箍容易损坏,重复利用的次数少,而且常用的带状卡箍的夹紧与拆卸需要用螺丝刀紧固或松开,安装与拆卸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单位时间产量,不利于高效率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圆管状物体的夹紧装置,其能够克服目前汽车类机械生产时汽车发动机的热磨合试验中夹紧圆管状的带状卡箍存在的容易损坏、重复利用次数少、安装与拆卸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单位时间产量等缺陷,具有操作方便、节约夹紧时间、耐重复使用性好、不容易损坏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其具有一个具有内螺纹的块状主件、一个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一个仅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柱、锁止螺栓、紧固件和一条钢丝,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旋转进入所述块状主件的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孔中,通过旋转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可以使钢丝收紧,从而夹紧圆管状物体。所述块状主件共具有五个孔,其中三个孔是由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孔,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可以在一个所述块状主体的内螺纹形成的第一螺纹孔中旋入或旋出,与该螺纹孔孔垂直形成有一个第二螺纹孔,用于安装所述紧固件,当所述紧固件旋入所述第二螺纹孔,顶住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时,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被固定而不能向内外窜动,这两个相互垂直的螺纹孔形成“T”型形状,一个第一非螺纹孔与内螺纹所形成的第一螺纹孔连通,另一个第二非螺纹孔孔斜穿过所述块状主体,所述钢丝从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的内螺纹孔中穿过,从所述块状主件上与块状主件上的第一内螺纹孔联通的第一非螺纹孔中绕出,再从斜穿过所述块状主件的第二非螺纹孔中穿入穿出,从而形成一个圆周,所述块状主件上还有一个内螺纹形成的第三螺纹孔,与斜穿过所述块状主件上的第二非螺纹孔交叉相通,所述锁止螺栓旋转进入所述第三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孔,固定住穿过所述第二非螺纹孔的钢丝。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的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孔中还设置有转子和垫 圈,所述转子用于防止钢丝形成的钢丝圈打结,所述垫圈是所述转子的附件,使用时,将钢丝的一端打结或设置一个挡头,用仅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柱将该钢丝的打结端或挡头端压在所述转子上,从而固定住钢丝的一端。所述块状主件远离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的一端具有弧面,所述钢丝与所述块状主件的弧面组成夹紧圆管状物体的圆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其具有一 个具有内螺纹的块状主件、一个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一个仅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柱、锁止螺栓、紧固件和一条钢丝;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旋转进入所述块状主件,通过旋转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可以使钢丝收紧,从而夹紧圆管状物体;所述紧固件用于防止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在所述块状主件中蹿动;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的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孔中还设置有转子和垫圈,所述转子用于防止钢丝形成的钢丝圈打结,所述垫圈是所述转子的附件,将钢丝的一端打结或设置一个挡头,用仅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柱将所述钢丝的打结端或挡头端压在所述转子上,从而固定住钢丝的一端;所述块状主件远离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的一端具有弧面,所述钢丝与所述块状主件的弧面组成夹紧圆管状物体的圆周;所述块状主件共具有五个孔,其中三个孔是由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孔,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可以在一个所述块状主体的内螺纹形成的第一螺纹孔中旋入或旋出,与该螺纹孔孔垂直形成有一个第二螺纹孔,用于安装所述紧固件,当所述紧固件旋入所述第二螺纹孔,顶住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时,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被固定而不能向内外窜动,这两个相互垂直的螺纹孔形成“T”型形状,一个第一非螺纹孔与内螺纹所形成的第一螺纹孔连通,另一个第二非螺纹孔孔斜穿过所述块状主体,所述钢丝从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的内螺纹孔中穿过,从所述块状主件上与块状主件上的第一内螺纹孔联通的第一非螺纹孔中绕出,再从斜穿过所述块状主件的第二非螺纹孔中穿入穿出,从而形成一个圆周,所述块状主件上还有一个内螺纹形成的第三螺纹孔,与斜穿过所述块状主件上的第二非螺纹孔交叉相通,所述锁止螺栓旋转进入所述第三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孔,固定住穿过所述第二非螺纹孔的钢丝;所述钢丝从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中穿过,从所述块状主件上的斜穿所述块状主件的第二非螺纹孔中绕出,并被所述锁止螺栓锁止,以防止其松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第一步旋下仅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柱;第二步把钢丝没有挡头的一端穿过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的内螺纹孔,并从所述块状主体的第一非螺纹孔穿出,将螺母和仅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柱旋入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固定位钢丝的这一端;第三步把钢丝的未固定端从斜穿过所述块状主体的第二非螺纹孔穿入穿出;第四步根据所要夹紧圆管状物体的直径大小,适当调整钢丝圈的直径,并把所述锁止螺栓旋入,固定住钢丝的这端;第五步把钢丝圈套在要夹紧的圆管状物体上,然后向外旋转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直至产生相当紧力时停止旋动,为了防止在有振动环境下的工况下工作时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会产生振动,影响夹紧效果,因此,此时把所述紧固件旋入,固定住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防止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旋入或旋出;第六步当不需要夹紧时,即需要拆卸时,先把所述紧固件旋出,然后把所述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旋入,放松钢丝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在汽车发动机的热磨合实验中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在汽车机械 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在夹持圆管状物体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机械生产中使用的带状卡箍夹持圆管状水管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可以实现生产中需要快速加紧圆管状物体的需要,而且夹紧性能好,夹紧管状体的直径范围大,经久耐用,具有操作方便、节约夹紧时间、耐重复使用性好、不容易损坏等效果。附图说明图I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的主视图;图2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中的块状主体的俯视图;图3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中的块状主体的主视图;图4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中的块状主体的左视图;图5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中的块状主体的右视图;图6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中的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的主视图;图7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中的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栓柱的右视图;图8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中的紧固件的主视图;图9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中的转子的主视图;图10圆管状物体快速夹紧装置中的转子的左视图。图中1-锁止螺栓;2_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福全安明晓张丽霞孙刚王丰元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