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骨折修补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5968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0:41
用于骨折修补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相对于第二骨片段放置第一骨片段的结构支架。该装置包括锚定衬底。锚定衬底可以构造成将第一骨片段压缩至第二骨片段。锚定衬底可以将张力从在第一骨片段中的远端骨片段锚传递到在第二骨片段中的近端骨片段锚。该装置可构造成在骨的内腔中展开。该装置可以安装在开放的骨折中。该装置可以是膨胀的,自膨胀或者构造成被机械驱动。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中心轴构件,中心轴构件可以与结构支架和锚定衬底中的一个或两者结合使用以构造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开的方面涉及提供用于修补骨折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是,本公开涉及用于利用插入骨中的设备修补骨折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有许多已知方法来处置长骨骨折。常见的骨折处理包括(I)非外科固定;骨缝合术和张力带技术;(3)经皮固定(例如,使用销、线、螺钉等等);(4)刚性骨髓针(例如,使用大杆和外螺钉);(5)柔性板骨缝合术(例如,“载荷分享”缝合);(6)关节成形术(例如,使用假体);(7)骨折镶片和其它指示特有的技术。符合特定临床标准的严重骨折可能需要外科修补而不是非外科固定。细长或长的骨的中轴通常被归类为骨干。这种骨的端部通常被分类为骺。在中轴和端部之间过渡的骨通常被分类为干骨后端。干骨后端和骺骨通常比骨干骨密度更低、更松质(多孔)并且更少皮质。干骨后端和骺骨折的修补通常由于它们邻近关节而很复杂。因为这种骨质量和解剖差异,板和螺钉在干骨后端和骺骨中的固定通常比板和螺钉在骨干骨中的固定更加困难。如果病人年长并且患骨质疏松病,尤其会如此。一般而言,骨折固定可以提供纵向(沿着骨的长轴)、横向(沿着骨的长轴)和旋转(围绕骨的长轴)稳定性。骨折固定也可以保持正常的生物和愈合功能。有两大类外科固定(I)在内皮内的设备(内部固定);和⑵从皮中延伸出的设备(外部固定)。有两种用于长骨手术的常见类型的内部固定方法(a)通过螺纹拧紧到骨的外部的板;或(b)下入到骨的中心的杆。板和螺钉的特征在于相对侵入性手术、裂骨片段从骨外部的一侧的支撑和锚定到板中并且穿过整个骨的螺钉。成功的修补取决于骨折形状、骨质量、医生技能和病人对外来物体的忍受力。板和螺钉可能不能适当地解决关节周围和关节内骨折的对准和稳定性要求。例如用于中间轴处理的骨髓杆或针比板和螺钉在将软组织损伤和并发症减小到最低方面更有效。然而,杆和针在许多情形下通常不会稳定多片段骨折。典型的骨髓杆或针的直径固定并且通过切口导入髓管中。在其中有大于杆的髓充气室的情形中,可以折衷旋转和横向稳定性。如果使用较大的杆,可能需要对整个轴长度的铰孔。这种铰孔可以使现有的皮质骨支架变得稀疏。而且,杆中的预定螺纹螺钉孔可能会限制其中可以复位和稳定的不同骨折形状的方式。柔性骨髓杆状解决方法利用可以通过进入地点插入髓空腔中然后变得刚性的结构。这些解决方法比刚性骨髓杆更易于使用者安装。这些结构可以使用聚合物或水泥增强。类似于刚性骨髓杆,柔性骨髓解决方法对于关节周围或关节内骨折具有有限的好处。中轴或端骨的多片段骨折以能够沿多个方向生成适当的固定的方式需要对准和稳定性。中轴骨折和端骨骨折从根本上说是不同的。用以提高愈合的载荷状况、骨折形状、所需对准和压缩力是不同的。中轴骨折在骨折的任一侧上具有充分的骨材料,锚可以在其中被驱动。端骨骨折,尤其是在关节表面上的端骨骨折可以具有薄的皮质骨、松质骨和极小的锚定位置。中轴骨折倾向于主要地以弯曲和扭转加载。端骨骨折倾向于以复杂和多向的应力形状被加载。中轴修补方法因此可能不适合于端骨骨折的修补。植入物的适当尺寸有助于骨折的重新对准和愈合。因此,已知修补产品的多种不同尺寸通常存储在库存中以保证植入设备与病人的解剖体的适当匹配。库存对医院和保险承担者是一种负担,但是可能需要它们以向外科医生提供在进行外科手术时的灵活性。因此希望提供用于适当的解剖对准和稳定性而同时减少损伤和并发症的装置和方法。附图说明通过考虑下面的详细说明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在全文中指的是相同的零件,并且其中图I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布置的装置的侧视图;图IA是图I中所示装置的透视图;图IB是图IA中所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I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示在图IA中的装置的前视图;图2是示意性的人骨骼的前视图;图3是裂骨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显示可以使用图I中所示装置处理的身体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显示图4中所示身体部分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显示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附加装置的使用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5是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6是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7是图I中所示装置连同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8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9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20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1是图20中所示装置的端视图22是图I中所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24是图23中所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侧视图;图2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2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28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侧视图;图28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侧视图;图28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9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在身体部分内的侧视图;图30是图29中所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3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侧视图;图32是图31中所示装置的剖视图;图3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3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3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3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3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38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39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40是图39中所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4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4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4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4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4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在身体部分内的侧视图;图4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在身体部分内的侧视图;图48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49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50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5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5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5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在身体部分内的侧视图;图5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在身体部分内的侧视图;图5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在身体部分内的侧视图;图56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56B是图56A中所示装置的侧视图;图56C是图56A中所示装置的端视图57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的透视图;图57B是图57A中所示装置的侧视图;图57C是图57A中所示装置的端视图;图58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在身体部分内的侧视 图59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装置在身体部分内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P·布伦策尔P·欣德里希斯
申请(专利权)人:M·P·布伦策尔P·欣德里希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