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点火中餐炉,包括混气管、设在混气管入风口处的鼓风机、燃气进气管及燃气进气嘴;特点是还包括安装框架、电路控制装置、安全开关、脉冲控制器、电磁安全阀、风量感应管、燃气进气支管、点火嘴、脉冲点火针、感应针及与电路控制装置电连接的齿轮开关,其中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安全开关、脉冲控制器、电磁安全阀、齿轮开关及鼓风机安装在安装框架上;风量感应管的一端与鼓风机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电磁安全阀的一进气口连通;燃气进气嘴安装在电磁安全阀的燃气进气口上;还包括容气腔、反射罩及红外发热套筒,其中混气管的出气口与容气腔连通,在容气腔的底部设有支撑板,红外发热套筒安装在支撑板上,反射罩安装在容气腔开口端上并与红外发热套筒的开口连通,支撑板、红外发热套筒与容气腔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形成出气通道,点火嘴的出气口位于反射罩内。其具有燃烧效率高,能产生红外热量及火焰,可以充分利用余热,可以产生多种火力大小的火焰并可调节,可以自动点火及熄火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点火中餐炉,属于中餐炉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餐炉包括混气管、设在混气管入风口处的鼓风机、燃气进气阀、调节燃气进气阀开度的主动轮盘、由主动轮盘带动的从动轮盘、燃气进气管、设在混气管出气口处的容气腔及安装燃气进气阀、主动轮盘、红外发热筒及从动轮盘的安装支架,所述燃气进气阀设在燃气进气管的进气口处,燃气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混气管连通,所述从动轮盘调节混气管的空气入气口的开度,所述容气腔与混气管连通,红外发热筒安装在容气腔内。使用时, 燃气与空气的混气效果不好,锅放在容气腔上,通过红外的热量对锅进行加热,燃烧效率不高,而且不可以自动点火及熄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混气效果好,燃烧效率高, 可以充分利用余热,可以产生多种火力大小的火焰并可调节的,可以自动点火及熄火的自动点火中餐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自动点火中餐炉,包括混气管、设在混气管入风口处的鼓风机、燃气进气管及燃气进气嘴,所述燃气进气管的出气口与鼓风机的出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框架、电路控制装置、安全开关、脉冲控制器、电磁安全阀、风量感应管、燃气进气支管、点火嘴脉冲点火针、感应针及与电路控制装置电连接的齿轮开关,其中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安全开关、脉冲控制器、电磁安全阀、齿轮开关及鼓风机安装在安装框架上;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分别与安全开关脉冲控制器、电磁安全阀及鼓风机电连接;所述燃气进气管的进气端与电磁安全阀的一出气端连通,所述电磁安全阀的另一出气端与燃气进气支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燃气进气支管的出气端连通与点火嘴连通;所述风量感应管的一端与鼓风机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电磁安全阀的一进气口连通;所述脉冲控制器与脉冲点火针电连接,所述安全开关与感应针电连接;所述燃气进气嘴安装在电磁安全阀的燃气进气口上;还包括容气腔、反射罩及红外发热套筒,其中所述混气管的出气口与容气腔连通,在所述容气腔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红外发热套筒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反射罩安装在容气腔开口端上并与红外发热套筒的开口连通,支撑板、红外发热套筒与容气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出气通道,所述点火嘴的出气口位于反射罩内。所述混气管的出气口与容气腔的底部侧面相通,所述支撑板与容气腔的底部连为一体。所述混气管的出气与容气腔的底部中心相通,在容气腔设有二个以上的支撑凸台,相邻两支撑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气槽,该出气槽与所述间隙相通,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支撑凸台上。、在所述的支撑板中心安装有可以延长加热时间的金属圆台,所述金属圆台位于支撑板的中心并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套筒内。在所述混气管的入气端设有将空气与燃气混合均匀的混气腔,所述混气腔的直径大于混气管的直径。所述反射罩的断面呈喇叭形,反射罩的壁为曲面或斜线,在反射罩的侧壁上开有取热口 ;反射罩包括三层即内反射面、外壳及设在内反射面与外壳之间的隔热保温层,内反射面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所述反射罩的侧壁上安装有引射管,所述引射管伸入反射罩内,所述点火嘴位于引射管的开口处。所述红外发热套筒的断面呈喇叭状或90度圆筒状,所述红外发热套筒为金属纤维燃烧器,是用铁、铬和铝编织或烧结而成。所述金属圆台是用铁涛造而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燃烧效率高,能产生红外热量及火焰,可以充分利用余热,可以产生多种火力大小的火焰并可调节,可以自动点火及熄火,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图I中删除安装框架前面板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反射罩剖位的径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从后面看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实施例一如图I至4所示,其是一种自动点火中餐炉,包括混气管3、设在混气管3入风口处的鼓风机9、燃气进气管19及燃气进气嘴22,所述燃气进气管19的出气口与鼓风机9的出气口连通;本技术特点是还包括安装框架6、电路控制装置5、安全开关4、脉冲控制器 10、电磁安全阀18、风量感应管20、燃气进气支管11、点火嘴22、两脉冲点火针13、感应针 14及与电路控制装置5电连接的齿轮开关10,其中所述电路控制装置5、安全开关4、脉冲控制器10、电磁安全阀18、齿轮开关10及鼓风机9安装在安装框架6上;所述电路控制装置5分别与安全开关4、脉冲控制器10、电磁安全阀18及鼓风机9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 在安装框架6的前面板上设有显示面板8,在显示面板8上设有故障灯85、工作灯84、电源灯83、启动开关82及启动长明火点燃开关81,故障灯85、工作灯84、电源灯83、启动开关 82及启动长明火点燃开关81与电路控制装置5电连接;所述燃气进气管19的进气端与电磁安全阀18的一出气端连通,所述电磁安全阀18的另一出气端与燃气进气支管11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燃气进气支管11的出气端连通与点火嘴22连通;所述风量感应管20的一端与鼓风机9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电磁安全阀18的一进气口连通;所述脉冲控制器10与两脉冲点火针13电连接,所述安全开关4与感应针14电连接;所述燃气进气嘴22安装在电磁安全阀18的燃气进气口上;还包括容气腔12、反射罩16及红外发热套筒15,其中所述混气管3的出气口与容气腔12连通,在所述容气腔12的底部设有支撑板121,所述红外发热套筒15安装在支撑板121上,所述反射罩16安装在容气腔12开口端上并与红外发热套筒15的开口连通,支撑板121、红外发热套筒15与容气腔12之间留有间隙123,所述间隙 123形成出气通道,所述点火嘴22的出气口位于反射罩16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气管3的出气口与容气腔12的底部侧面相通,所述支撑板 121与容气腔12的底部连为一体。在所述的支撑板121中心安装有可以延长加热时间的金属圆台2,所述金属圆台2 位于支撑板121的中心并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套筒15内,金属圆台2是用铁涛造而成。当关闭燃气停止燃烧时,金属圆台I会释放热量,延长加热时间。在所述混气管3的入气端设有将空气与燃气混合均匀的混气腔21,所述混气腔21 的直径大于混气管3的直径,以便将进入的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所述反射罩16的断面呈喇叭形,反射罩16的壁为曲面或斜线,在反射罩16的侧壁上开有取热口 161,在取热口 161上可以外接热量输出管;反射罩16包括三层即内反射面162、外壳164及设在内反射面162与外壳164之间的隔热保温层163,内反射面16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所述反射罩16的侧壁上安装有引射管23,所述引射管23伸入反射罩16内,所述点火嘴22位于引射管23的开口处。所述红外发热套筒15的断面呈喇叭状或90度圆筒状,所述红外发热套筒为金属纤维燃烧器,是用铁、铬和铝编织或烧结而成。使用时,鼓风机9将混合的燃气从混气管3吹入,又从出气槽进入间隙123中,再从红外发热套筒15流出并燃烧,这样不仅可以产生红外热量,同时也有火焰,热效率高。启动长明火点燃开关81控制燃气进气支管11,当燃气进气支管11有燃气时,点火嘴22点燃可以形成长明火;当燃气进气支管11没有燃气时,点火嘴22熄灭,感应针14感应到点火嘴 22熄灭后,将该信号输入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观成,
申请(专利权)人:梁观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