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套管、顶盖、中间充气环、牵开器,中间充气环上、下端分别与顶盖、牵开器配合连接,所述的牵开器由外固定环、柔性套筒、内固定环连接构成。上述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由微型套管、顶盖、中间充气环、牵开器连接构成,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拆卸、重装及可按照腹壁厚度随时调节的装置,方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一种为外科微创手术所用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
技术介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势变得日益明显,腹腔镜外科手术开始流行。腹腔镜外科手术的优点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以及改善术后外观效果。随着腔镜外科技术、器械的发展以及患者对美观等要求的提高,大家期望只通过单个切口来开展手术。肚脐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且是腹壁最薄和血管化最少的部位,另外切口容易扩大以便大样本的取出,于是经脐入路内镜手术(TUES)被逐步采用。然而,穿过肚脐的入口的缺点是外科医生手之间、外科医生手和器械之间会形成相互干扰。因此需要一套装置,它可以使得完全穿过肚脐甚至其他部位的切口进行腹腔镜手术而没有前述干扰, 而且利于大样本的取出,另外还可以根据腹壁厚度随时调节装置高度。现有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的装置有几种,有一种是硬质塑料结构,类似一种漏斗状,此结构不利于医生的手术操作,而且不利于保护病人腹腔的切口 ;现有的带柔性套的用于进入体腔的装置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上述问题,且总体结构复杂,成本和价格较高,另外装置本身不易拆卸也使得手术过程中大样本不易取出,一旦拆开装置却难以重新组装又使得手术无法继续。因此提出性能更好的外科微创手术中“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对于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为外科微创手术所用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的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所述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套管、顶盖、中间充气环、 牵开器,中间充气环上、下端分别与顶盖、牵开器配合连接,所述的牵开器由外固定环、柔性套筒、内固定环连接构成。所述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套管由保护盖、弹性垫圈、弹性密封件、基座连接构成。所述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由固定圈、弹性膜配合构成,弹性膜上设置一组用于安装微型套管的通孔,弹性膜与微型套管管壁弹性紧配连接。所述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充气环由主体环及设置在其侧向的充气管构成,充气管与主体环腔体连通。所述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固定环、内固定环由柔性材料和/ 或弹性材料制成,柔性套筒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型套管的个数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弹性膜上相应设置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用于安装微型套管的通孔。所述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圈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弹性膜由硅胶、乳胶、聚异戊二烯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充气环由硬性材料制成,其主体环上下端分别设置螺纹,上螺纹与顶盖配合连接,下螺纹与外固定环配合连接。上述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由微型套管、顶盖、中间充气环、牵开器连接构成, 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拆卸、重装及可按照腹壁厚度随时调节的装置,方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使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微型套管分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微型套管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分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在手术中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_为微型套管,2-顶盖,3-中间充气环,4-牵开器,5-手术器械及内窥镜, 6-腹壁,Ia-保护盖、Ib-弹性垫圈、Ic-弹性密封件、Id-基座、2a_固定圈、2b_弹性膜、 2c-通孔、3a-主体环、3b-充气管、4a_外固定环、4b_柔性套筒、4c_内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包括微型套管I、顶盖2、中间充气环3、牵开器4,中间充气环3上、下端分别与顶盖2、牵开器4配合连接,所述的牵开器4由外固定环4a、柔性套筒4b、内固定环4c连接构成。外固定环4a、内固定环4c由柔性材料和/或弹性材料制成,为了增加内固定环的弹性,可在其内设置弹性线材如形状记忆合金。柔性套筒 4b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微型套管I由保护盖la、 弹性垫圈lb、弹性密封件lc、基座Id连接构成。所述的顶盖2由固定圈2a、弹性膜2b配合构成,弹性膜2b上设置一组用于安装微型套管I的通孔2c,弹性膜2b与微型套管I管壁弹性紧配连接。弹性膜2b上也可以不设置通孔2c,采用套管针穿刺弹性膜2b,使微型套管I 与弹性膜2b弹性紧配即可。微型套管I的个数根据需要设置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弹性膜 2b上相应设置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用于安装微型套管I的通孔2c。微型套管I用于安装内窥镜等手术器械5。所述的固定圈2a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弹性膜2b由硅胶、乳胶、聚异戊二烯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中间充气环3由主体环3a及设置在其侧向的充气管3b 构成,充气管3b与主体环3a腔体连通。所述的中间充气环3由硬性材料制成,其主体环3a 上下端分别设置螺纹,上螺纹与顶盖2配合连接,下螺纹与外固定环4a配合连接。顶盖2 是预先固定在3a的上端,无需手术过程中安装。本技术在手术过程中的使用方式先在行微创手术的人体的相关部位(通常为肚脐)切开2-3cm的小切口,将牵开器4的内固定环4c从小切口中置入体内,然后通过牵开器4的外固定环4a向上提拉柔性套筒4b并翻卷外固定环4a,使小切口扩大为直径约 4cm的孔道,同时让外固定环4a尽量贴近腹壁6,以便手术操作;根据手术需要将三个或四个微型套管I插在顶盖2的通孔2c中,其弹性膜2b与微型套管I管壁弹性紧配连接,利用膜的弹性固定微型套管I且不会漏气;将外固定环4a在主体环3a的下端螺纹上并固定,此时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的装置准备就绪,然后通过充气管3b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形成15mmHg的气腹,等气腹形成后即可手术;将手术器械及内窥镜5通过微型套管I进入体腔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可以卸下中间充气环3,通过牵开器4取出大样本后,将外固定环 4a重新固定在主体环3a的下端螺纹上,充气形成气腹继续手术。手术结束后,拔出手术器械及内窥镜5,卸下中间充气环3,用手通过切口伸入体腔抓住内固定环4c将它取出,操作至此结束。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所述I.通过柔性套筒4b将切口扩大能够减少对切口的损伤,同时柔性套筒4b紧贴切口可以避免切口干燥而使其保持湿润,利于术后切口愈合;柔性套筒4b有足够长度且可以根据病人腹壁6的厚度用外固定环4a翻卷来调节长度,因此医生在使用本装置时,无需像其它装置一样再根据病人的腹壁厚度挑选不同规,只需简单翻卷就能使得牵开器4的内固定环4c和外固定环4a分别紧贴腹壁,这紧贴腹壁又可保证手术器械不必要的晃动,确保手术精确安全。2.将微型套管I管壁固定在弹性膜2b上,多个手术器械及内窥镜5分别通过微型套管I进入体腔后,医生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利用弹性膜2b的柔性和弹性自由灵活转动手术器械及内窥镜5来完成各种操作;另外微型套管I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使得医生在操作手术器械时不会相互碰擦而干扰手术,无“筷子效应”之虞,和多孔腔镜下的操作方式一致,符合医生的手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吕伟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