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照程专利>正文

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5565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6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合乎力学原理的新型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节约钢材用量,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模板外侧面上设有木楞条,所述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木楞条上用于固定模板,所述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包括:两轻型钢钢压条,安装在位于模板两外侧面的木楞条上,所述钢压条上设有若干孔洞;至少两对垫片,其上设有孔洞,每对垫片对称设置在两钢压条上,其孔洞对应所述钢压条上的孔洞;至少两根螺栓杆,用于固定所述钢压条和模板,所述螺栓杆数量与垫片对数对应;若干支撑条,设于模板内,支撑所述模板的两内侧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技术背景 现在工地现浇柱子,墙体所使用的定型模板支撑加固压条,皆采用两根钢管为一组,并通过螺杆和垫片进行固定,垫片内设有一对凹槽,用于安放钢管。安装时将两根钢管分别放在垫片的凹槽处,再将螺栓穿过两根钢管中间,外套螺母锁紧便完事。此工法必须使用两根钢管为一组才能完成,而且安设钢管的凹槽处为垫片最薄弱处,钢管固定在其上,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最薄弱处的安全,垫片必须加厚。不同施工处对钢管长度要求也不同,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备用不同长短尺寸的钢管。因此,现有技术的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钢材耗费量较大,安装成本较高,且结构较为复杂,搭接不易。同时,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墙体厚度的内模支撑用的钢筋头或水泥条,模板组容易滑落,因此容易在造成墙体不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乎力学原理的新型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节约钢材用量,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模板外侧面上设有木楞条,所述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木楞条上用于固定模板,所述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包括两轻型钢钢压条,安装在位于模板两外侧面的木楞条上,所述钢压条上设有若干孔洞;至少两对垫片,其上设有孔洞,每对垫片对称设置在两钢压条上,其孔洞对应所述钢压条上的孔洞;至少两根螺栓杆,用于固定所述钢压条和模板,所述螺栓杆数量与垫片对数对应;若干支撑条,设于模板内,支撑所述模板的两内侧面。使用时,根据模板大小确定本技术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的使用数量。其使用环境可同现有技术的使用环境。即在模板的垂直方向等距地固定木楞条,将本技术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安装在木楞条上从而固定在模板的两外侧面,达到加固支撑模板的作用。其中,所述钢压条包括一顶面和两侧面,所述两侧面对称地向内形成一凸缘;所述钢压条为一体成型,其横截面为一面开口的矩形;所述垫片为龟壳状垫片。由于本技术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在较高处使用,拆卸时往往会从高处落下,因此易造成装置变形。为使其在受到撞击或碰撞时不易变形,进一步地,所述顶面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凸缘内弯成钩状。为了更好地固定模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的一端设有尖齿,另一端为平面状或弯曲成90°,方便将支撑条设有尖齿的一端敲击入模板内侧。其中,所述支撑条的横截面为“V”形;或者地,所述支撑条的横截面为“O”形。当单根钢压条长度不足时,可通过将两根钢压条的正反面相互扣合,选择合适处的空洞重合,再利用螺栓将其固定在一起即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用一根钢压条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根钢管,可大量节省钢材;由于取消了两根钢管的结构,使得垫片的结构符合力学原理的要求,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当模板大小不同,可方便快捷地延伸其长度;同时本技术压条加固、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附图说明通过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的描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和特征,该实施例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图I为本技术使用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包含模板);图2为本技术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的钢压条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钢压条的A-A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的钢压条的第二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的支撑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支撑铁片的B-B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的支撑铁片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的支撑铁片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模板大小确定本技术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的使用数量。图中示出三套本技术。如图I、图2所示,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1,用于固定模板2,每套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包括两轻型钢钢压条11,安装在模板2的两外侧面的木楞条3上,钢压条11上设有若干孔洞111 ;至少两对垫片12 (图中示出3对),其上设有孔洞,每对垫片12对称设置在两钢压条11上,垫片12的孔洞对应所述钢压条11上的孔洞111 ;螺栓杆13,用于固定钢压条11和模板2,螺栓杆13的数量与垫片12的对数对应;还包括若干支撑条14,设于模板2内,支撑模板2的两内侧面。其中,如图3所示,钢压条11包括一顶面112和两侧面113,两侧面113对称地向内形成一凸缘114 ;所述钢压条11为一体成型,其横截面为一面开口的矩形;垫片12为龟壳状垫片。使用时,先立模板2的一侧,在其垂直方向等距地固定木楞条3,将支撑条14固定在模板2内,再立模板2的另一侧及木楞条3,然后将钢压条11分别固定在模板2的两外侧面的木楞条3上,并与木楞条3成垂直等距的十字型交叉,最后套上螺栓杆13,套上垫片12后用螺母锁紧。即将压条加固、支撑装置I固定在模板2上,达到加固支撑模板2的作用。如图4所示的本技术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的钢压条11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包括一顶面112和两侧面113,两侧面113对称地向内形成一凸缘114,其结构不同之处在于钢压条11的顶面112上设有一凹槽115。且进一步地,钢压条11的两侧面113对称地向内形成一凸缘114,该凸缘114内弯成钩状。凸缘114内弯成钩状也同样适用于图2所示钢压条的凸缘结构。该结构使得钢压条在发生撞击或碰撞时不易发生变形。图5-7为本技术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的支撑条1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支撑条14 一端设有尖齿,另一端为平面状,也可以弯成90° (如图8所示),方便在使用时将尖齿端敲击入 模板2的内侧面。其横截面如图6所示,可以为“V”形,也可以如图7所示,为“O”形。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模板外侧面上设有木楞条,所述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木楞条上用于固定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轻型钢钢压条,安装在位于模板两外侧面的木楞条上,所述钢压条上设有若干孔洞; 至少两对垫片,其上设有孔洞,每对垫片对称设置在两钢压条上,其孔洞对应所述钢压条上的孔洞; 至少两根螺栓杆,用于固定所述钢压条和模板,所述螺栓杆数量与垫片对数对应;及 若干支撑条,设于模板内,支撑所述模板的两内侧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压条包括一顶面和两侧面,所述两侧面对称地向内形成一凸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压条为一体成型,其横截面为一面开口的矩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上设有一凹槽。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内弯成钩状。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龟壳状垫片。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压条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照程
申请(专利权)人:林照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