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该安全留置针包括留置针三通和穿刺针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由穿刺针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穿刺针末端的穿刺针座构成,所述穿刺针座设置于所述留置针三通的第三接头外侧,并具有一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留置针还包括一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可拆卸式安装于与所述第三接头上,其贯穿的通孔内可轴向移动式装配所述穿刺针座;所述保护壳的壳体上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穿刺针座的翼片穿越该导向槽延伸出保护壳外。其优点是:在穿刺针被抽出的同时将其屏蔽在保护壳内,只需将保护壳和留置针三通分离,即可实现安全的丢弃,确保医护人员不会被意外的针刺而感染传染性疾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
技术介绍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用于静脉输液治疗的医疗器械,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 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在临床使用时,穿刺针引领留置针套管进入人体的静脉血管。见到回血后,确认静脉穿刺成功,将穿刺针抽出,而只将材质柔软的留置针套管保留在静脉血管内。药液通过留置针套管输入人体。留置针套管采用柔软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可在人体静脉安全留置时间内使用,并随人肢体运动而与静脉同步弯曲,使得注射部位仍可自由动作,不会有刺穿静脉之虞。这样就避免了频繁穿刺给患者造成痛苦。然而在临床操作中发现,在医护人员抽出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针时,穿刺针的针尖会有一定可能刺伤医护人员。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种习见但通常被人忽视的本能反应,以生活中常见的拔出瓶塞的动作为例当人一手握持瓶体保持静止,另一只手用力拔出瓶塞时,拿着瓶塞的手在趋于远离瓶体的甩动过程中会有一个迅速停止并反向回缩的动作,该动作是人为了避免手在快速甩动时撞到硬物的一个本能反应,基本很难被克服。和拔瓶塞一样,医护人员在用力拔出穿刺钢针后,持有钢针的手同样会有一个回缩的过程,而此时针头恰好对应医护人员的另一只手。一旦回缩动作过大,粘有患者血液的穿刺钢针会误伤医护人员,进而可导致医护人员被患者血液中所携带病菌感染。除此之外,当处理废弃穿刺针时同样可能导致工作人员被刺伤,给医疗垃圾专项处理造成困难,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留置针,该安全留置针通过在留置针三通抽出穿刺针的接头处可拆卸式安装一个针座,使在穿刺针抽出后被置于针座内,限制了医护人员抽出穿刺针的位移行程,而且将该针座与留置针三通分离后,穿刺针被置于该针座内,实现了安全丢弃。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安全留置针,包括留置针三通和穿刺针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由穿刺针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穿刺针末端的穿刺针座构成,所述穿刺针座设置于所述留置针三通的第三接头外侧,并具有一翼片,所述穿刺针穿越所述留置针三通并延伸出所述留置针三通的第一接头外;所述留置针三通的第三接头和第一接头轴向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留置针还包括一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可拆卸式安装于与所述第三接头上,其贯穿的通孔内可轴向移动式装配所述穿刺针座;所述保护壳的壳体上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穿刺针座的翼片穿越该导向槽延伸出保护壳外。所述保护壳内腔长度大于所述穿刺针组件长度。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第三接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第三接头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以实现所述的可拆卸式安装。所述保护壳相对所述第三接头的另一端的内壁上凸设有环状的凸缘,所述凸缘内径小于所述穿刺针座外径。所述保护壳上导向槽一侧的槽壁设置有一保护壳卡点,该保护壳卡点对应于所述第三接头的一侧具有斜切表面,相对的另一侧面垂直导向槽的槽壁设置。所述保护壳卡点与所述凸缘间距大于所述穿刺针座长度。本技术目的优点是在穿刺针被正常抽出的操作过程中同步将穿刺针屏蔽在针座内,只需将针座和留置针三通分离,即可实现安全的丢弃,确保医护人员不会被意外的针刺而感染传染性疾病。而且,上述技术方案在现有留置针结构的基础上做微小改动即可实现,而且不改变医护人员现有操作流程;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可采用现有留置针生产线和模具进行改装生产。附图说明附图I为现有留置针结构不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留置针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针座部分结构示意图I ;附图4为针座部分结构示意图II。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4所示,标号1-25分别表示收缩膜套管I、护帽2、自锁式圆锥连接件3、护帽4、输液三通5、软管6、止水夹7、穿刺针座8、留置针套管座9、止血器10、穿刺针11、穿刺导向连接套12、留置针套管13、留置针护套14、保护壳卡槽15、保护壳卡点16、导向槽17、留置针三通18、保护壳19、第一接头20、第二接头21、第三接头22、连接端23、闭合端24、卡块25。参见图1,图I所示的即为常见静脉留置针的结构,主要由输液器组件和留置针组件构成。其中输液器组件以输液三通5作为主体结构,输液三通5的一个接头连接有软管6,该软管6上安装止水夹7,并连通有留置针组件;第二个接头则安装有护帽4,作为临床操作时的临时操作孔;第三个接头上安装有自锁式圆锥连接件3,该自锁式圆锥连接件3安装有护帽2,护帽2的另一端设置有收缩膜套管1,用来和输液器安装连通。留置针组件包括留置针三通18和穿刺针组件。留置针三通18具有中空的腔体,其第二接头与软管6连通。留置针三通18的第一接头上20连接有留置针护套14,用来保护留置针套管13。留置针三通18第一接头20的内部套装有穿刺导向连接套12,该穿刺导向连接套12上固定有留置针套管13,留置针套管13延伸入所述的留置针护套14内。留置针三通18的第三接头22和第一接头20轴向贯通,用来作为抽出穿刺针组件的开孔。留置针三通I的中空腔体内套装有留置针套管座9和止血器10。穿刺针组件由穿刺针座8和穿刺针11构成。穿刺针座8的本体固定设置于穿刺针11的末端,并具有一翼片,穿刺针座8被设置于留置针三通18的第三接头22外。穿刺针11则伸入留置针三通18的腔体内,且依次贯穿留置针套管座9、止血器10和穿刺导向连接套12伸出留置针三通18的第一接头20外,穿刺针11延伸出第一接头20外的部分被留置针套管13套装。 参见图2-4所示,本技术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留置针上设置一个保护壳19。该保护壳19大致呈圆管状构造,具有中空的内腔,该内腔可包容穿刺针座8的本体,保护壳19 一端为连接端23,另一端为闭合端24。该连接端23可拆卸安装于留置针三通18的第三接头22处,使穿刺针座8被套装于该保护壳19内部。具体的说,连接端23上开设有一个L形的保护壳卡槽15,保护壳卡槽15具有沿保护壳19轴向设置的垂直槽部及设于垂直槽部底部的水平槽部。对应的,第三接头22外侧壁上凸设有一卡块25。当两者相接时,所述的卡块25可对应进入保护壳卡槽15内,并沿垂直槽部和水平槽部进行轴向及径向的移动,即垂直槽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卡块25宽度,所述水平槽部的高度不小于卡块25厚度。当拆卸时,保护壳19上的卡块25沿水平槽部移滑动直至对应垂直槽部1,之后拉动保护壳19使卡块25沿垂直槽部滑动,直至卡块25完全脱离保护壳卡槽15,保护壳19和留置针三通18分离。保护壳19的壳体上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17,穿刺针座8的翼片穿越该导向槽17延伸出保护壳19外,构成医护人员抽出穿刺针11的捏持部位。穿刺针座8的翼片可沿导向槽17滑动,同时带动穿刺针座8本体部分在保护壳19内腔轴向滑动。闭合端24的内壁上凸设有环状的凸缘,以限制穿刺针座8移出保护壳19内。当穿刺针座8抵触闭合端24的凸缘时,穿刺针11应当被完全包容在保护壳19内,即保护壳19内腔的长度大于穿刺针组件的长度。上述结构实现了限制穿刺针11被拔出时的位移行程。除此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龙,邹绍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