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可折叠床,属于家用床具技术领域,由4块床板及8条床腿组成,每块床板两侧设置两条床腿,床腿与床板间通过圆柱形铆钉连接,4块床板为前床板、前中床板、后中床板和后床板,其中前床板套接在前中床板内,后床板套接在后中床板内,前中床板和后中床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8条床腿均为圆柱形,且床腿分为上下两段,中间由套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套接和折叠相结合的方式,将床板折叠成最小的形状,采用桌腿侧置及桌腿间套接的方式,使桌腿占地最小,便于携带和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可折叠床,属于家用床具
技术介绍
便捷床具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大的欢迎,在医院伺候病人是ー项劳心劳神的工作,而一般医院不会设置护理人员的床位,因此需要一直便捷式床具,共护理人员休息;司机跑长途,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而如果休息不好,容易发生危险,在车座位上休息会让人感觉越 来越累,因此需要随身携帯一张便捷床具,以备不时之需;出外远足,若只带野外帐篷,则需要睡在地上,不仅潮湿有害身体,而且地上的虫蚁类更容易爬到身上;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房价的持续增高让现在的人们只能负担很小的住房面积,而生活中经常有些朋友间的小聚会,玩到尽兴处不免在朋友家过夜,床具自然就成问题了,因此家中常备ー张便捷床具也是又必要的。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便捷床具多以钢管支架支撑迷彩布做成,这种便捷床虽然容易携帯,但是人躺上去很不舒服,且不容易翻身,稍微动动就会发出刺耳的声音,还有ー些折叠床,只是将床板折叠,床腿依然不能折叠,占地面积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携帯方便、质量不大、且能折叠成比较规则形状的便携式可折叠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便携式可折叠床,由4块床板及8条床腿组成,每块床板两侧设置两条床腿,床腿与床板间通过圆柱形铆钉连接,4块床板为前床板、前中床板、后中床板和后床板,其中前床板套接在前中床板内,后床板套接在后中床板内,前中床板和后中床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8条床腿均为圆柱形,且床腿分为上下两段,中间由套筒连接,前床板上的两条前床腿与后床板上的两条后床腿大小形状相同,前中床板上的两条前中床腿与后中床板上的两条后中床腿大小形状相同,前床腿和后床腿的直径比前中床腿和后中床腿的直径小f2cm。所述前床腿固定在前床板边沿l(Tl5cm,后床腿固定在后床板边缘l(Tl5cm,前中床腿和后中床腿分别固定在如中床板和后中床板的中间。所述床腿与床板间的铆钉能够在床板上转动。所述便携式可折叠床的使用方法为不用时,将前床腿和后床腿下段套接在上段中,然后转动到与床板平行的位置,同时推前床板和后床板,使他们分别套接到前中床板和后中床板中,然后将前中床腿和后中床腿的下段套接到上段中,放置到与床板平行的位置,之后将如床腿与后床腿分别套到如中床腿和后中床腿中,最后将如中床板和后中床板沿着合页折叠,即成规则长方体形状,方便携带和存放。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套接和折叠相结合的方式,将床板折叠成最小的形状,采用桌腿侧置及桌腿间套接的方式,使桌腿占地最小,便于携带和存放。附图说明图I为便携式可折叠床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床板,2、前中床板,3、后中床板,4、后床板,5、前床腿,6、前中床腿,7、后中床腿,8、后床腿,9、铆钉,10、套筒,11、合页。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便携式可折叠床,由4块床板及8条床腿组成,每块床板两侧设置两条床腿,床腿与床板间通过圆柱形铆钉9连接,4块床板为前床板I、前中床板2、后中床板3和后床板4,其中前床板I套接在前中床板2内,后床板4套接在后中床板3内,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之间通过合页11铰接;8条床腿均为圆柱形,且床腿分为上下两段,中间由套筒10连接,前床板I上的两条前床腿5与后床板4上的两条后床腿8大小形状相同,前中床板2上的两条前中床腿6与后中床板3上的两条后中床腿7大小形状相同,前床腿5和后床腿8的直径比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的直径小f 2cm。所述前床腿5固定在前床板I边缘l(Tl5cm,后床腿8固定在后床板4边缘l(Tl5cm,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分别固定在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的中间。所述床腿与床板间的铆钉9能够在床板上转动。所述便携式可折叠床的使用方法为不用时,将前床腿5和后床腿9下段套接在上段中,然后转动到与床板平行的位置,同时推前床板I和后床板4,使他们分别套接到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中,然后将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的下段套接到上段中,放置到与床板平行的位置,之后将前床腿5与后床腿8分别套到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中,最后将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沿着合页11折叠,即成规则长方体形状,方便携带和存放。权利要求1.便携式可折叠床,其特征在于由4块床板及8条床腿组成,每块床板两侧设置两条床腿,床腿与床板间通过圆柱形铆钉(9)连接,4块床板为前床板(I)、前中床板(2)、后中床板(3)和后床板(4),其中前床板(I)套接在前中床板(2)内,后床板(4)套接在后中床板(3)内,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之间通过合页(11)铰接;8条床腿均为圆柱形,且床腿分为上下两段,中间由套筒(10)连接,前床板(I)上的两条前床腿(5)与后床板(4)上的两条后床腿(8)大小形状相同,前中床板(2)上的两条前中床腿(6)与后中床板(3)上的两条后中床腿(7)大小形状相同,前床腿(5)和后床腿(8)的直径比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的直径小广2cm。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床腿(5)固定在前床板(I)边缘l(Tl5cm,后床腿(8)固定在后床板(4)边缘l(Tl5cm,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分别固定在如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的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与床板间的铆钉(9)能够在床板上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可折叠床的使用方法为不用时,将前床腿(5)和后床腿(9)下段套接在上段中,然后转动到与床板平行的位置,同时推前床板(I)和后床板(4),使他们分别套接到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中,然后将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的下段套接到上段中,放置到与床板平行的位置,之后将前床腿(5)与后床腿(8)分别套到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中,最后将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沿着合页(11)折叠,即成规则长方体形状,方便携带和存放。全文摘要便携式可折叠床,属于家用床具
,由4块床板及8条床腿组成,每块床板两侧设置两条床腿,床腿与床板间通过圆柱形铆钉连接,4块床板为前床板、前中床板、后中床板和后床板,其中前床板套接在前中床板内,后床板套接在后中床板内,前中床板和后中床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8条床腿均为圆柱形,且床腿分为上下两段,中间由套筒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套接和折叠相结合的方式,将床板折叠成最小的形状,采用桌腿侧置及桌腿间套接的方式,使桌腿占地最小,便于携带和存放。文档编号A47C17/00GK102613829SQ201110431350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栾晓健 申请人:大连兆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兆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