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完全数据解卷积的实孔径前视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41069 阅读:6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完全数据解卷积的实孔径前视成像方法,主要解决飞行轨迹正前方场景的成像问题。其处理过程为:1)对地面监视区域进行顺序重叠扫描,获取雷达回波数据;2)利用线性插值扩展雷达回波数据,得到近似完全卷积数据;3)计算近似完全卷积数据的频域响应;4)定义频域高斯低通滤波器;5)将近似数据的频域响应与频域高斯低通滤波器相乘,得到处理后回波数据的频域响应;6)计算天线方向图的频域响应;7)采用空间不变的滤波算法,计算传输函数;8)计算解卷积后复原图像的频域响应;9)求取复原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成像质量和检测速度的优点,可用于机载雷达监视系统实现航迹线方向地面场景成像的数据处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领域,特别涉及飞行轨迹正前方场景的高分辨成像问题,可用于机载雷达等监视系统对沿航迹线方向的场景进行高分辨成像。
技术介绍
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现代化高科技战争环境中,战场信息复杂多变,战机转瞬即逝, 及时、正确地进行战场检测和战术侦察关系到战争的成败。因此,必然要求雷达成像系统具有一定的成像精度和成像范围。但是,当天线波束与航迹线接近重合时,由于分布在航迹两侧的地面目标具有相同的多普勒历程容易发生混叠,且目标的多普勒变化率很小,方位分辨率会迅速下降,形成前视“盲区”,而现有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 如何更好地利用雷达系统对正前方目标实施有效的侦查,以获取前视图像已成为雷达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前视成像问题,典型的解决方案有双基地SAR前视成像方法,单脉冲前视成像方法,实孔径解卷积前视成像方法等,其中I.双基地SAR前视成像方法。是通过双基地SAR系统进行,该系统是指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安装在不同平台上的合成孔径雷达,其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有不同的空间位置和运动速度。发射机向观测区域发射线性调频信号;接收机接收地面回波信号并进行成像处理。双基地SAR系统由于其特殊的接收方式,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模式下,才能实现前视成像,如发射机和接收机有各自独立的飞行轨迹,不能重合,目标点在接收机航迹线沿地面的投影线上;运动误差会极大地影响双基地SAR的前视成像结果,必须进行运动补偿,但是,双基地SAR前视成像的运动补偿分析复杂,相应的补偿技术和方案实施难度很大;现有的算法中,对双基地SAR前视成像结果的几何校正是不完善的,对几何变形的类型和变形量没有完整的理论分析;由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置于不同的平台上,导致收发分置。因此,双基地SAR前视成像面临着一系列收发系统同步问题,包括时间同步、空间同步和频率同步。2.单脉冲前视成像方法。单脉冲成像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足够高的距离分辨率分辨出目标上的主要散射体,然后利用单脉冲测角技术获得散射点偏离波束中心的角度,进而用于目标定位。尽管单脉冲测角在理论上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以下的局限性在复杂形状目标相对雷达运动时,会引起目标视在中心与目标实际中心的偏离,产生角闪烁现象,制约了成像质量;单脉冲前视成像技术无法对同一距离单元内的不同散射中心分别测角,只能得到等效散射点的位置,降低了测角精度;当同一波束内存在多个目标时,测角精度会急剧下降甚至无法准确检测出目标的位置,特别是当某一距离单元内的波束方位范围中存在两个或多个能量相似的目标时,测角精度尤为低下;单脉冲前视成像中,每个测角坐标平面通常都要采用两个独立的接收支路,即方位平面内的两个支路和俯仰平面内的两个支路,系统复杂。3.实孔径解卷积前视成像方法。是将雷达传感器输出的回波信号在方位域视为发射信号与目标角度信息的卷积,在距离域视为发射信号与目标距离向信息的卷积,因此理论上可以通过解卷积的方法得到目标的准确位置信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无需进行运动补偿,系统计算分析难度小。但是,在解卷积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单通道解卷积容易产生病态解,且算法要求较高的信噪比,当信噪比小于30dB时,目标分辨效果较差;为了减小病态效应的影响,Berenstein等人发展了多通道解卷积技术,用于线性移不变系统的信息重建,可使部分解卷积问题转化为良态,但是并非所有的卷积器集合都满足强互质条件,当多通道不能满足强互质条件时,解卷积后信噪比会大大降低,因此,多通道解卷积技术的使用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国内外关于该技术的研究都是基于完全卷积数据来实现的,而在实际情况下,雷达回波数据只是全部卷积数据的一部分,因此,直接解卷积进行实孔径前视成像算法将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的前视成像问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实现机载雷达前视高分辨成像,降低噪声干扰,提高前视图像的成像质量和检测速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对地面监视区域进行顺序重叠扫描,获取回波数据; 然后对回波数据进行插值和低通滤波的预处理,得到近似的完全卷积数据;最后进行解卷积操作,实现机载雷达前视高分辨成像的目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如下(I)通过雷达波束的等间距发射,对地面监视区域进行顺序重叠扫描,获取雷达回波数据gT(x,y)gT(x, y) = f (x, y)*h(x, y)+n(x, y),其中,f (x, y)表示地面场景,h(x, y)表示天线方向图,n(x, y)表示噪声,'表示卷积,X表示矩阵元素的横坐标,y表示矩阵元素的纵坐标;(2)利用线性插值扩展雷达回波数据gT(x,y),得到近似完全卷积数据 g(x + i,y + j);(3)对近似完全卷积数据#(x + /,少+ _/+)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近似数据的频域响应 G(u, v);(4)定义频域高斯低通滤波器= e-DVv)/2D。2,其中,D0为截止参数,即截止频率距离频率中心点的距离,U和V分别为矩阵元素的横坐标和纵坐标,D(u,v)是(u,v)点与频率矩形中心的距离,当D(u,v) = D0时,高斯低通滤波器由最大值I降为0. 607 ;(5)将近似数据的频域响应与频域高斯低通滤波器S(u,v)相乘,得到处理后回波数据的频域响应G(u,V);(6)对天线方向图h(x, y)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响应H(u, v);(7)采用空间不变的滤波算法,利用信号功率谱sf (U,V)和噪声功率谱sn(U,v) 的比值作为先验知识,计算传输函数Hw (u,v);(8)用传输函数Hw(u,v)乘以处理后回波数据的频域响应G(u,v),得到解卷积后的复原图像的频域响应户(M,V);(9)将复原图像的频域响应#0,v)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复原图像/(x,}) = IFFT F(u,v),其中,IFFT表示逆傅里叶变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采用顺序重叠扫描的方式获取雷达回波数据,仅利用部分卷积数据,能够实现如视闻分辨成像,有效地提闻了检测速度;(2)本专利技术采用仅需要一个通道接收回波数据,利于系统实现;(3)本专利技术采用高斯低通滤波器滤除由于插值产生的频域镜像效应,可以使处理后的回波数据更接近于完全卷积数据,提高了前视成像的质量。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前视成像的总流程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场景图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雷达回波图像;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方向图间隔1/4主瓣下没有进行低通滤波的复原图像; 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方向图间隔1/4主瓣下进行低通滤波的复原图像;图6是本专利技术在方向图间隔1/2主瓣下进行低通滤波的复原图像。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I,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步骤如下步骤I :通过雷达波束的等间距发射,对地面监视区域进行顺序重叠扫描,获取雷达回波数据gT(x,y)gT (x, y) = f (x, y) *h (χ, y) +η (χ, y),I)其中,f (χ,y)表示地面场景,h(x, y)表示天线方向图,η(χ, y)表示噪声,'表示卷积,X表示矩阵元素的横坐标,y表示矩阵元素的纵坐标。步骤2:利用线性插值扩展雷达回波数据gT(x,y),得到近似完全卷积数据 g(x + i,y + j)g(x+i,y + j) = (1-i) · (I - j) · g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伟廖桂生杨凯新刘笑菲李军刘志凌杜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