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大棚养殖对虾后闲置期和原有设施进行黄姑鱼越冬养殖方法,属农业海水养殖领域。养殖大棚原有水泥池、大棚和增氧设备;具体方法为:在养殖结束后清除污物,纳水60cm,用100ppm的漂白粉消毒,3天后排干,晾晒3天;养殖用水在蓄水塘中沉淀48小时,用100ppm的漂白粉消毒,3天后用80目筛绢过滤泵入到大棚水泥池中,水位加至2.0m;当黄姑鱼养殖水温低于12℃时,将黄姑鱼运至大棚中放养,放养密度为500kg/亩;饵料为冰鲜鱿鱼,采取定时、定量、定点投喂,投喂量为养殖总体重的1%。同时在池中按100kg/亩放养海湾扇贝,每5天排污1次并换水20cm;采用上述方法,成活率达98%以上,使用方法简便,成本低,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大棚养殖对虾后闲置期及原有设施进行黄姑鱼越冬养殖方法,属农业海水养殖
技术介绍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俗称黄婆鸡,属S卢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体形与黄花鱼有相似处,为近海中下水层鱼类,主要栖息于砂泥底质较浅沿岸海域,以小型甲壳类及小鱼等底栖动物为食。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中国南海、东海及黄海南部,最适生长水温为24°C 291,产卵水温241 28°C,性成熟年龄为2周龄,生长适盐范围10%。 40%。,是我国东南沿海增殖和养殖的理想品种。目前,在我国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区已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工繁育和养殖。黄姑鱼的主要养殖区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部,冬季海区水温最低至6 7°C,遇到冷冬甚至更低,长时间的低温会造成养殖黄姑鱼出现大批死亡,所以黄姑鱼养殖需要室内越冬。室内越冬需人员管理和升温,消耗大量的能源材料和人力,增加养殖成本,不利于黄姑鱼产业的推广。所以在黄姑鱼越冬养殖过程中,寻找一个既可以安全越冬又可以降低养殖成本的方法,对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黄姑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棚养殖对虾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主要养虾模式,大部分大棚每年养殖两茬对虾,并且一般在12月下旬元旦前后起捕,之后大棚开始闲置需等到翌年的3月份开始养殖下一茬对虾。利用养虾后大棚闲置期及原有设施进行黄姑鱼越冬养殖,既可以降低室内越冬带来的高成本,又可以提高大棚的利用率,也可以提高黄姑鱼越冬的成活率,是一种低成本、低排放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大棚养殖对虾后的闲置期及原有设施,设施包括水泥池、大棚和增氧设备。水泥池面积2 3亩,长宽比2 1,池深2. O 2. 5米,池底呈锅底形,在其池底中间设排污孔,每隔I米铺设微孔增氧管,有进排水系统;大棚为有框架式塑料大棚,覆盖的保温膜为农用无滴膜;增氧设备采用水面增氧和底部微孔充氧结合的立体充氧模式。并结合黄姑鱼生态学的特性,采用生态养殖的方法达到黄姑鱼安全越冬,提高成活率和降低养殖成本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从以下方法操作一、放养前准备在对虾养殖结束后清除池底污物,注水消毒,纳水50 60cm,用IOOppm的漂白粉(有效氯25 32% )彻底消毒,2 3天后排干,将水泥池冲洗干净后晾晒2 3天。二、养殖用水处理及纳水养殖用水为海区的自然海水,盐度26 27%。沖117. 8 8. 0,在蓄水池塘中沉淀48小时,用IOOppm的漂白粉(有效氯25 32%)消毒,2 3天后用80目筛絹过滤泵入到大棚水泥池中蓄水,水泥池中水位加至2. 0m,开启增氧设施,关闭门窗,当水温升至12. (TC时,可以将需越冬养殖的黄姑鱼放入养殖池中。三、放养当黄姑鱼养殖池塘中的水温低于12°C时,可拉网起捕,用塑料桶将黄姑鱼运至上述大棚水泥池中放养,放养密度为500kg/亩。 四、饵料投喂在大棚的水泥池的四周放置四个投饵台,饵料采取定时、定量、定点的投喂方法,每天投喂I次,饵料为冰鲜的鱿鱼,投喂量按饲养黄姑鱼总重量的I %,及时检查摄食情况并收集残饵。五、水质调控由于大棚中的水温在12 16°C之间,光线好,为防止池中的单胞藻爆发,在水泥池中放养海湾扇贝,饲养量为IOOkg/亩,利用海湾扇贝滤食单胞藻类的特性,控制池中藻类的密度。每5天进行排污I次,并换水20cm。六、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测定水温、观察黄姑鱼摄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鱼;每3天监测水质一次,并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七、达到的效果利用大棚养殖对虾后闲置期和原有设施进行黄姑鱼越冬养殖,成活率可达98%以上,越冬期间养殖的黄姑鱼体重增加10%,海湾扇贝成活率可达95%以上,体重增加20%,黄姑鱼越冬养殖成本较室内水泥池加温越冬养殖降低了 60%,越冬养殖的黄姑鱼性腺发育良好,也可作为黄姑鱼亲鱼的越冬养殖方法。具体实施例2010年12月底至2011年3月初,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利用大棚养殖对虾后的闲置期及原有设施进行了黄姑鱼越冬养殖,原设施有水泥池、大棚和增氧设备。水泥池面积2亩,长宽2 1,池深2.2米,池底呈锅底形,池底中间设排污孔,每隔I米铺设微孔增氧管,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大棚为有框架式塑料大棚,覆盖的保温膜为农用无滴膜;增氧设备采用水面增氧和底部微孔充氧结合的立体充氧模式。主要从以下技术着手操作。一、放养前准备在对虾养殖结束后清除池底污物,注水消毒,纳水60cm,用IOOppm的漂白粉(有效氯25 32% )彻底消毒,3天后排干,将水泥池冲洗干净后晾晒3天。二、养殖用水处理及纳水养殖用水为海区的自然海水,盐度26 27%。沖117. 8 8. 0,在蓄水池塘中沉淀48小时,用IOOppm的漂白粉(有效氯25 32%)消毒,3天后用80目筛絹过滤泵入到大棚水泥池中蓄水,水泥池中水位加至2. 0m,开启增氧设施,关闭门窗,当水温升至12. (TC时,可以将需越冬养殖的黄姑鱼放入养殖池中。三、放养当黄姑鱼养殖池中的水温低于12°C时,可拉网起捕,用塑料桶将黄姑鱼运至上述大棚水泥池中放养,放养密度为500kg/亩。四、饵料投喂在大棚的水泥池的四周放置四个投饵台,饵料采取定时、定量、定点的投喂方法,每天投喂I次,饵料为冰鲜的鱿鱼,投喂量按饲养黄姑鱼总重量的I %,及时检查摄食情况并收集残饵。五、水质调控由于大棚中的水温在12 16°C之间,光线好,为防止池中的单胞藻爆发,同时在水泥池中放养海湾扇贝,饲养量为IOOkg/亩,利用海湾扇贝滤食单胞藻类的特性,控制池中藻类的密度。每5天进行排污I次,并换水20cm。 六、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测定水温、观察黄姑鱼摄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鱼;每3天监测水质一次,并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七、达到的效果通过2010年12月底至2011年3月初的黄姑鱼越冬养殖试验,和2011年12月底至2011年3月初黄姑鱼越冬养殖的验证试验,利用大棚养殖对虾后闲置期和原有设施进行黄姑鱼越冬养殖,成活率可达98%以上,越冬期间养殖的黄姑鱼体重可增加10%,海湾扇贝成活率可达95 %以上,体重增加20 %,越冬养殖成本较室内水泥池加温越冬养殖降低了60 %,越冬养殖的黄姑鱼性腺发育良好,可作为黄姑鱼亲鱼的越冬养殖方法。权利要求1. 一种利用大棚养殖对虾后闲置期和原有设施进行黄姑鱼越冬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方法按以下方法操作 一、放养前准备 在对虾养殖结束后清除池底污物,注水消毒,纳水50 60cm,用IOOppm的漂白粉彻底消毒,2 3天后排干,将水泥池冲洗干净后晾晒2 3天; 二、养殖用水处理及纳水 养殖用水为海区的自然海水,盐度26 27%。,PH7. 8 8. 0,在蓄水池塘中沉淀48小时,用IOOppm的漂白粉消毒,2 3天后用80目筛絹过滤泵入到大棚水泥池中蓄水,水泥池中水位加至2. 0m,开启增氧设施,关闭门窗; 三、放养 当黄姑鱼养殖池塘中的水温低于12°C时,可拉网起捕,放养密度为500kg/亩; 四、饵料投喂 在大棚的水泥池的四周放置四个投饵台,饵料采取定时、定量、定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会来,楼宝,毛国民,吕辉,王奋芬,辛俭,詹炜,徐冬冬,薛宝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