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砌块现浇内隔墙体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4031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榫卯砌块现浇内隔墙体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该内隔墙体由以下带有侧向榫卯结构和上下榫卯结构并带有空腔的可拼装榫卯砌块中的至少两种砌块榫卯式拼装而成,上述可拼装榫卯砌块为:长条砌块、短条砌块、大墙角砌块、小墙角砌块、大丁字形砌块和小丁字形砌块;拼装后的内隔墙体为直体、直角或丁字形。本发明专利技术这在拼装墙体施工时可免砂浆砌筑,全连通整体浇筑不漏浆,成本低,效率高,无冷桥,墙体各种性能较好,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节能
,主要涉及一种内隔墙体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榫卯砌块现浇内隔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内隔墙体在建筑物墙体中占有很大比重,内隔墙体的整体性,重量,薄厚尺寸,隔音,户间保温,轻质抗震,抗裂等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质量和造价。目前内隔墙一般采用轻质隔墙板或空心砌块,它们存在各种弊病墙体整体性能差,重量重,尺寸厚,隔音差,户间保温,抗震,抗裂性能不好,施工不方便,工效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浇注后的墙体整体性好,施工方便可靠。技术方案榫卯砌块现浇内隔墙体,其特征在于该内隔墙体由以下带有侧向榫卯结构和上下榫卯结构并带有空腔的可拼装榫卯砌块中的至少两种砌块榫卯式拼装而成,上述可拼装榫卯砌块为长条砌块、短条砌块、大墙角砌块、小墙角砌块、大丁字形砌块和小丁字形砌块;拼装后的内隔墙体为直体、直角或丁字形。长条砌块块体内部被长条砌块支撑筋分隔出长条砌块空腔,块体前、后面为平面, 块体两侧分别设有长条砌块侧卯槽和长条砌块侧榫头,长条砌块支撑筋超出砌块上下表面的部分分别为长条砌块上腔隔榫头和长条砌块下腔隔榫头,块体下面的凹槽为长条砌块下卯槽,块体上面的凸台为长条砌块上榫头。短条砌块块体内部设有短条砌块空腔,块体前、后面为平面,块体两侧分别设有短条砌块侧卯槽和短条砌块侧榫头,块体下面的凹槽为短条砌块下卯槽,块体上面的凸台为短条砌块上榫头,块体两侧的下面与短条砌块下卯槽之间的凹部为短条砌块下槽,块体两侧的上面与短条砌块上榫头之间的凹部为短条砌块上槽,短条砌块下槽及短条砌块上槽均可与长条砌块下腔隔榫头和长条砌块上腔隔榫头榫卯配合。大墙角砌块块体内部被大墙角砌块支撑筋分隔出大墙角砌块空腔,块体截面呈 “L”形,块体两侧分别设有大墙角砌块侧卯槽和大墙角砌块侧榫头,块体下面的凹槽为大墙角砌块下卯槽,块体上面的凸台为大墙角砌块上榫头,大墙角砌块支撑筋超出砌块上下表面的部分分别为大墙角砌块腔隔上榫头和大墙角砌块腔隔下榫头。小墙角砌块块体内部设有小墙角砌块空腔,块体截面呈“L”形,块体两侧分别设有小墙角砌块侧卯槽和小墙角砌块侧榫头,块体下面的凹槽为小墙角砌块下卯槽,块体上面的凸台为小墙角砌块上榫头,块体两侧的小墙角砌块支撑筋超出砌块上下表面的部分分别为小墙角砌块腔隔上榫头和小墙角砌块腔隔下榫头。大丁字形砌块内部被大丁字形砌块支撑筋分隔出大丁字形砌块空腔;块体截面呈丁字形;块体的三个侧面均设有大丁字形砌块侧卯槽或者大丁字形砌块侧榫头,块体下面的凹槽为大丁字形砌块下卯槽,块体上面的凸台为大丁字形砌块上榫头,大丁字形砌块支撑筋超出砌块上下表面的部分分别为大丁字形砌块腔隔上榫头和大丁字形砌块腔隔下榫头。小丁字形砌块内部设有小丁字形砌块空腔;块体截面呈丁字形;块体的三个侧面均设有小丁字形砌块侧卯槽或者小丁字形砌块侧榫头,块体下面的凹槽为小丁字形砌块下卯槽,块体上面的凸台为小丁字形砌块上榫头,块体三个侧面的小丁字形砌块支撑筋超出砌块上下表面的部分分别为小丁字形砌块腔隔上榫头和小丁字形砌块腔隔下榫头。 上述六种砌块相互间均能够进行上下及侧向榫卯拼装。一种如上所述榫卯砌块现浇内隔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内隔墙体由长条砌块与短条砌块榫卯式拼装成直体内隔墙体时,其施工方法是在内隔墙体位置基面起始处胶泥粘接一块短条砌块,短条砌块空腔和短条砌块上榫头向上,再侧向榫卯点粘胶泥拼装长条砌块形成内隔墙体的第一行砌块;再在第一行砌块的起始处上部榫卯配合并点粘胶泥拼装长条砌块,并在侧向榫卯点粘胶泥拼装长条砌块和短条砌块形成内隔墙体的第二行砌块,这样形成了短条砌块与长条砌块在墙体每行砌块的起始处交替设置的拼装墙体, 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整个墙体的拼装;当内隔墙体由长条砌块、短条砌块、大墙角砌块与小墙角砌块榫卯式拼装成直角内隔墙体时,其施工方法是在直角内隔墙体位置基面起始处胶泥粘接大墙角砌块,大墙角砌块空腔和大墙角砌块上榫头向上,再在大墙角砌块的侧向分别榫卯点粘胶泥拼装长条砌块形成直角内隔墙体的第一行砌块,再在第一行砌块的起始处上部榫卯配合并点粘胶泥拼装小墙角砌块并在小墙角砌块的侧向分别榫卯点粘胶泥拼装长条砌块和短条砌块形成直角内隔墙体的第二行砌块,这样形成了墙体每行砌块的起始处大、小墙角砌块交替设置的拼装墙体,以此类推直至完成直角内隔墙体的拼装;当内隔墙体由长条砌块、短条砌块、大丁字形砌块和小丁字形砌块榫卯式拼装成丁字形内隔墙体时,其施工方法是在丁字形内隔墙体位置基面起始处胶泥粘接大丁字形砌块, 大丁字形砌块空腔和大丁字形砌块上榫头向上,在大丁字形砌块的侧向分别榫卯点粘胶泥拼装长条砌块形成直角内隔墙体的第一行砌块,再在第一行砌块的起始处上部榫卯配合并点粘胶泥拼装小丁字形砌块并在小丁字形砌块的侧向分别榫卯点粘胶泥拼装长条砌块和短条砌块形成丁字形内隔墙体的第二行砌块,这样形成了墙体每行砌块的起始处大、小丁字形砌块交替设置的拼装墙体,以此类推直至完成丁字形内隔墙体的拼装;上述榫卯砌块拼装后的内隔墙体具有全联通的空腔结构,现场浇筑复合发泡水泥时, 墙体上端的空腔作为浇筑口施工,优点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如下优点(1)、墙体整体浇筑成型抗裂性能好;(2)、隔音保温功能强;(3)、免砌筑砂浆,施工方便,高效率,低成本;(4)、具有节能、防火、轻质、高强、超薄等特点;(5)、全联通整体浇筑不漏浆,无冷桥,轻质保温,具有很好的防火,隔音,抗震,抗压,抗剪,及抗裂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长条砲块俯视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长条砲块侧视结构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短条砌块俯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短条砌块侧视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墙角砌块俯视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墙角砌块侧视结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小墙角砌块俯视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小墙角砌块侧视结构示意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长条砲块和短条砲块拼装侧视结构意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长条砌块和大墙角砌块拼装俯视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隔墙拼装墙体外观示意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隔墙角部拼装外观轴侧示意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长条砌块结构示意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短条砌块结构示意图15为本专利技术拼装后的直体内隔墙结构示意图16为本专利技术拼装后的直体内隔墙内部结构示意图17为本专利技术大墙角砌块结构示意图18为小墙角砲块结构意图19为本专利技术拼装后的直角内隔墙结构示意图20本专利技术大丁字形砌块结构示意图21本专利技术小丁字形砌块结构示意图22为本专利技术拼装后的丁字内隔墙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0—长条砌块,11 一长条砌块空腔,12—长条砌块侧卯槽、13—长条砌块侧榫头, 14 一长条砌块下腔隔榫头,15—长条砌块上腔隔榫头,16—长条砌块下卯槽,17—长条砌块上榫头,18—长条砌块支撑筋,20—短条砌块,21—短条砌块空腔,22—短条砌块侧卯槽, 23—短条砌块侧榫头,24 —短条砌块下卯槽,25—短条砌块上榫头,26—短条砌块下槽, 27—短条砌块上槽,30—大墙角砌块,31—大墙角砌块空腔,32—大墙角砌块侧卯槽,33— 大墙角砌块侧榫头,34—大墙角砌块下卯槽,35—大墙角砌块上榫头,36—大墙角砌块腔隔下榫头,37—大墙角砌块腔隔上榫头,38—大墙角砌块支撑筋,40—小墙角砌块,41 一小墙角砌块空腔,42—小墙角砌块侧卯槽,43—小墙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林陈星郭成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金铠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