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哑铃健身器材与高楼逃生器结合的机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3433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哑铃健身器材与高楼逃生器结合的机械装置,它由固定在中心轴两端的两个减速装置组成,每个减速装置包括包括哑铃型的金属外壳、带有钢球的离心减速装置、行星轮自动调速装置、带有安全带安放槽的外壳、带有单向轴承的钢丝绳回收装置和紧急制动装置;本哑铃型高楼逃生器平时作为哑铃供使用者进行室内健身运动,当高楼内险情发生时,使用者取出哑铃中的安全带,将救生哑铃背于身后,然后将绳索取出挂于牢固可靠处,接着便可以从窗户顺利脱离险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哑铃健身器材与高楼逃生器结合的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高楼林立、喧嚣拥挤逐渐成为了现代城市的共同特点。人们在挤进城市、住进高楼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诸如火灾等灾害的威胁。目前高大建筑物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当高楼遇有火灾等紧急事件时,由于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往往等待救援人员来救助, 意味着失去了逃生的最好时机,因此人们的自救逃生是比较快捷安全的选择。然而高楼内的大火一旦堵住楼梯就像堵住了人们的生命线,盲目的跳窗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在电梯不能用,楼梯阻塞的情况下,怎样实现迅速的逃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在高楼火灾中能够方便自救目前已经有很多不同形式的高楼逃生器,但是缺少真正实用性高、运行平稳可靠的高楼逃生器,并且有些结构复杂,需要使用者经过训练才能实现其功能,对于老人小孩等体弱者就更加难以保障其安全。另外,普通的高楼逃生器由于使用概率低导致其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哑铃健身器材与高楼逃生器结合的机械装置,本技术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哑铃健身器材与高楼逃生器结合的机械装置,它由固定在中心轴两端的两个减速装置组成,每个减速装置包括哑铃型的金属外壳、带有钢球的离心减速装置、行星轮自动调速装置、带有单向轴承的钢丝绳收放装置和紧急制动装置;其中,哑铃型的金属外壳包括同轴线装置的中心轴套、第一外壳、滑动外壳、第二外壳、端盖和安全带;第一外壳固定在中心轴套上,滑动外壳的一侧端面处有四个45°圆弧齿,与第一外壳上的四个45°圆弧凹槽相配合,第一外壳与滑动外壳中间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带有压缩弹簧的圆柱销,第一外壳的外表面具有环形槽,该环形槽与第二外壳组成安全带安放槽,安全带缠绕在该安全带安放槽上,端盖与第二外壳固定连接;第二外壳具有长圆孔,作为钢丝绳的出口 ;带有钢球的离心减速装置包括套在中心轴上的中心压缩弹簧、摩擦块、四个对称分布的钢球和钢球挡板。钢球在摩擦块与钢球挡板之间径向滑动,并限制在钢球挡板左侧的四个圆弧凹槽内,摩擦块与第一外壳相对的圆锥面是提供摩擦阻力的摩擦面。行星轮自动调速装置包括第一轮盘、行星轮系、三个对称分布的行星轮小轴和第二轮盘;行星轮系中的中心轮插入并固定在中心轴的端部,三个行星轮小轴的两端均分别插入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中,行星轮系中的外齿圈通过紧定螺钉与第一外壳相固定。带有单向轴承的钢丝绳收放装置包括第二轮盘、单向轴承、绕线轮盘、端转盘和钢丝绳。单向轴承安装在第二轮盘和绕线轮盘之间,钢丝绳缠绕在绕线轮盘的绕线槽上,端转盘固定在绕线轮盘的外伸轴上。紧急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块、套有弹簧的螺钉、第二制动块、制动盘和制动杆。 第一制动块与绕线轮盘相对的锥面是制动摩擦面,第一制动块与第二制动块都与绕线轮盘的外伸轴同轴,第一制动块与端盖之间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套有弹簧的螺钉,制动杆通过螺纹旋进制动盘中。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I、操作简单,缩短逃生时间,帮助逃生者快速地脱离危险;2、下降平稳,能够实现紧急制动,降低了使用者的恐惧感;3、完全采用了机械机构,利用各个机械结构件的配合与连接实现功能,既避免了因使用电机控制会遇到的意外,如突发情况下的断电、电池因年久失效等,同时又更加体现了机械设计的创新性;4、既保障安全,能够控制人的下降速度,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又具有更小的损坏概率,用相对简单、稳定、不易损坏的结构,实现了同样的功能;5、更加生活化,不仅是一个高楼逃生器,也是一个使用的家庭、办公室健身器材, 即使没有发生危险也有用武之地。而与常年置于角落甚至年久失效的高楼逃生器相比更具有头用性。6、本哑铃型高楼逃生器具有外形小巧、结构紧凑、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平稳快速、 成本低廉以及多功能多用途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总体外形图;图2为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图6为图3的C-C剖视图图7为图3的D-D剖视图图8为第一外壳的不意图图9为图8的左视图;图10为图8的右视图;图11为滑动外壳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图13为图11的俯视图;图14为图11的的三维造型图图15为第二外壳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右视图图17为图15的俯视图图18为图15的左视图图19为摩擦块的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左视图;图21为图19的右视图;图22为钢球挡板的不意图;图23为图22的左视图;图24为图22的三维造型图;图25为绕线轮盘以及绕线轮盘外伸轴的示意图;图26为图25的左视图;图27为图25的右视图;图28为第一制动块的示意图;图29为图28的剖视图;图30为图28的右视图;图31为图28的左视图;图32为第二制动块的示意图;图33为图32的右视图;图34为图32的左视图;图35为图32的A-A剖视图;图36为哑铃型金属外壳的部分示意图;图37为安全带安放槽示意图;图38为带有钢球的离心减速装置的示意图;图39为行星轮自动调速装置的示意图;图40为制动装置部分的示意图;图中,中心轴套I、中心轴2、带弹簧圆柱销3、摩擦块4、钢球5、钢球挡板6、行星轮系7、行星轮小轴8、单向轴承9、绕线槽10、长圆孔11、第一制动块12、第二制动块13、制动盘14、端转盘15、绕线轮盘外伸轴16、制动杆17、端盖18、带弹簧螺钉19、绕线轮盘20、第二轮盘21、第一轮盘22、第二外壳23、安全带安放槽24、滑动外壳25、中心压缩弹簧26、第一外壳27、减速装置28、钢丝绳29、安全带3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I-图40,本技术哑铃健身器材与高楼逃生器结合的机械装置,中心轴 2的两端各有一个减速装置28,每个减速装置28包括哑铃型的金属外壳、带有钢球的离心减速装置、行星轮自动调速装置、带有单向轴承的钢丝绳收放装置和紧急制动装置这五部分。其中,哑铃型的金属外壳包括同轴线装置的中心轴套I、第一外壳27、滑动外壳 25、第二外壳23、端盖18和安全带30。中心轴套I与第一外壳27通过紧定螺钉相固定,滑动外壳25的左侧端面处有四个45°圆弧齿(如图11-14所不),与第一外壳27上的四个 45°圆弧凹槽(如图8-10所不)配合,第一外壳27与滑动外壳25中间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带有压缩弹簧的圆柱销3,第一外壳27的外表面具有环形槽,该环形槽与第二外壳23组成安全带安放槽24(如图37所示)安全带30缠绕在安全带安放槽24上,第二外壳23具有长圆孔11作为钢丝绳29的出口,端盖18与第二外壳23通过螺钉相固定。带有钢球的离心减速装置包括套在中心轴2上的中心压缩弹簧26、摩擦块4、四个对称分布的钢球5,钢球挡板6。钢球5在摩擦块4与钢球挡板6之间径向滑动,并限制在钢球挡板6左侧的四个圆弧凹槽内,摩擦块4与第一外壳27相对的圆锥面是提供摩擦阻力的摩擦面(如图38所示)。行星轮自动调速装置包括第一轮盘22、行星轮系7、三个对称分布的行星轮小轴 8和第二轮盘21。行星轮系7中的中心轮插入并固定在中心轴2的端部,三个行星轮小轴8 的两端均分别插入第一轮盘22和第二轮盘21中,行星轮系7的外齿圈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季陈志平张凌波路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