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亦仁专利>正文

送水机的流路构造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27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送水机的流路构造改良结构,出水壳座靠设主壳座前端,其间形成水流通空间;主壳座形成一接管,并平行贯穿复数个柱塞腔,分别容设筒状的柱塞,柱塞腔由中段处形成的二枢环隔设一容室及一腔室,腔室与出水壳座相邻,接管连通各容室,柱塞轴枢于枢环,柱塞于筒壁穿设有入水口,柱塞于前端筒口设有第一单向阀,供水自容室通过柱塞内部、第一单向阀进入腔室;出水壳座内部设隔板,区隔出水壳座内部空间形成一会流室及一出水室,会流室与各腔室相邻,并于其间分设第二单向阀,供腔室的水液单向流入会流室;会流室及出水室分别与一阀室连通,阀室接设控制阀,供控制水液进入出水室;出水壳座前端凸设复数个接头与出水室连通,供锁接出水开关。(*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与农业用送水机的组件有关,进一步而言,尤指一种送水机的流路构造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在农业用途上经常可见使用一种喷雾送水机,其主要用途在于汲取水液,并予以加压以利于输送至远端进行灌溉作业,也可压送农药调水稀释后的溶液,以利于农药的喷洒作业;已有技术送水机主要包含一曲轴箱、复数个往复式柱塞及一流路系统,其中,曲轴箱内部设有曲轴及连杆,并由外加的引擎或马达等动力源引带,促使曲轴回转运动,进而通过连杆连动各柱塞分别往复运动,汲引水液进入送水机内,并由流路系统的设计,而得以将水液向外压送,如此即可由外接的水管输送水液至远端,即可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洒水作业或喷药工作。见附图1、附图2所示,已有技术送水机的流路系统主要是由一入水壳座1、一出水壳座2及一柱塞腔壳3组接而成,其中,入水壳座由螺栓4锁设于柱塞腔壳前端,出水壳座由螺栓5锁设于柱塞腔壳上端,且柱塞腔壳后端与送水机的曲轴箱(图中未示)相接,使入水壳座、出水壳座及柱塞腔壳内部构成可供水液流通的空间,并于柱塞腔壳与入、出水壳座间分别设有止泄垫片6,供防止水液渗漏;入水壳座前端形成一接管101连通入水壳座内部的入水室102(如附图3所示),以由接管衔接入水管(图中未示),使水液得以进入入水室,柱塞腔壳平行穿设三个柱塞腔301,以分别轴枢柱塞7于柱塞腔内往复运动,各柱塞腔前端分别设有单向阀8,使柱塞腔与入水室单向导通,且柱塞腔前端空间,在单向阀及柱塞前端间形成一容室302,以由柱塞的往复运动,变化容室容积,供汲引水液进入容室,柱塞腔壳于顶端形成三个过水管303分别与各容室连通,且各过水管分别设有单向阀9,出水壳座内部形成一出水室201,出水室由各过水管分别与各容室单向导通,出水壳座于前端形成二接头202与出水室连通,供接设出水开关203控制水液向外流出;另,出水壳座一侧形成一阀室205,其另一侧形成一接表室206,阀室及接表室与出水室连通,此,当流路内部水压过高时,其水压得冲开组设于阀室的泄压阀向外泄压,以避免内压过高造成损坏,而出水室于顶端中央处开设一螺孔207,以锁接一筒体,当压送水液流动时,由筒体容纳夹带于水液中的空气,以避免残留空气影响水流顺畅。出水室前端于中央处开设一泄放孔208,以锁设一封盖209,可在送水机停机后,旋开封盖放流出水室内的残留水液。已有技术送水机的流路系统主要将入水壳座、出水壳座及柱塞腔壳等三个压铸壳件建构形成可供水液流通的空间,并利用螺栓予以锁接,再于其内设置柱塞、阀件等部件,且各壳件在成形后,必需对各壳件彼此间的接合面施以研磨加工,以求获得平整光滑的接合面,方能配合止泄垫片的设置,使水液在内部流动时,不致于接合面处渗漏。由上可知,构成已有技术流路系统空间的壳件数目多,而壳件数目越多,彼此间的接合面越多,接合处发生渗漏的可能性越高,为杜绝渗漏问题,各壳件在成形后进行的研磨加工手续即增加,且连带使得螺栓、防漏垫片的数目增多,组装工序也较为复杂,导致送水机的成本难以降低。但是,由于在入水室与容室之间必需设置单向阀,而容室与出水室单向阀的安装设置得以遂行,故已有技术送水机的流路系统,长期以来,均无法简化壳件数目,使得加工、组装的困难度难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水机的流路构造改良结构,而得以简化壳件的数目及组装工序,供提高组装方便性,并降低成本。本技术是一种送水机的流路构造改良结构,其主要包含一主壳座及一出水壳座,其中,出水壳座靠设于主壳座前端,主壳座及出水壳座内形成水液流通的空间;主壳座形成一接管,供套接入水管引流水液进入主壳座,主壳座平行贯穿复数个柱塞腔,分别容设筒状的柱塞,柱塞腔由中段处形成的二枢环隔设一容室及一腔室,且腔室与出水壳座相邻,接管连通各容室,柱塞轴枢于枢环,柱塞于筒壁穿设有入水口,柱塞于前端筒口设有第一单向阀,供水液自容室通过柱塞内部、第一单向阀进入腔室;出水壳座内部设一隔板,以区隔出水壳座内部空间形成一会流室及一出水室,会流室与各腔室相邻,并于其间分设第二单向阀,供腔室的水液单向流入会流室;会流室及出水室分别与一阀室连通,此于阀室接设控制阀,供控制水液进入出水室;出水壳座前端凸设复数个接头与出水室连通,供锁接出水开关,以控制水液向外输送。本技术克服了已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由中空式的柱塞、柱塞腔及隔板形成,突破了已有技术送水机的技术限制,仅以主壳座及出水壳座两个压铸壳件即可配合阀件、柱塞等部件构成送水机的流路构造,确能减少壳件的数目,进而简化加工及组装工序,有效降低制造组装的成本,就另一方面而言,由于外部壳件的数目减少,使得各壳件彼此间的接合面数量随之减少,水液于其内部流动时,由于加工、组装不良或防漏垫片老化所导致发生水液渗漏的机率得以降低,供提升整体构成的可靠度。本技术简化了送水机的流路壳座的组装工序及其零件数目,提高了组装方便性并降低了成本;并经多次试验确证功效良好。附图说明附图1是已有技术送水机流路系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2是已有技术送水机流路系统的立体示意图。附图3是已有技术送水机流路系统的轴向剖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附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主壳座的轴向剖视图。附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出水壳座的立体剖视图。附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1入水壳座、101接管、102入水室、2出水壳座、201出水室、202接头、203出水开关、205阀室、206接表室、207螺孔、208泄放孔、209封盖、3柱塞腔壳、301柱塞腔、302容室、303过水管、4螺栓、5螺栓、6止泄垫片、8单向阀、9单向阀、10主壳座、12接管、13容室、132通道、14柱塞腔、142枢环、15腔室、20出水壳座、21引流管、 22会流室、23隔板、24出水室、25第二单向阀、26阀室、27接表室、28接头、30柱塞、32入水口、34第一单向阀、40防漏垫片、5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4、5所示,本技术送水机的流路构造改良结构较佳实施例,主要包含一主壳座10及一出水壳座20,其中,出水壳座靠设于主壳座前端,并由复数根螺栓50锁接,主壳座与出水壳座间夹设一防漏垫片40,主壳座及出水壳座内形成可供水液流通的空间,见附图6所示,主壳座于底部形成一接管12,接管前端对外形成开通状,而可由接管套接入水管,供引流水液进入主壳座内,见附图8所示,主壳座平行贯穿复数个柱塞腔14,以分别容设筒状的柱塞30于其内部往复运动,柱塞腔由中段处径向形成的二枢环142隔设一容室13及一腔室15,且腔室位于柱塞腔前段与出水壳座邻,容室则位于柱塞腔中段处,相邻的二容室13彼此间则由通道132连通,供接管连通各容室,柱塞轴枢于枢环,柱塞于筒壁穿设有复数个入水口32,柱塞于前端筒口处设有第一单向阀34,使水液得自容室经入水口进入柱塞内部,而后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腔室。见附图7、8所示,出水壳座内部径向设一隔板23,区隔出水壳座内部空间形成一会流室22及一出水室24,会流室位于后端与腔室15相邻,出水室则位于前端,会流室由复数个引流管21分别与各柱塞腔14衔接,并于各引流管内部分设有第二单向阀25,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水机的流路构造改良结构,主要包含一主壳座及一出水壳座,其特征在于,出水壳座靠设于主壳座前端,主壳座及出水壳座内形成水液流通的空间;主壳座形成一接管,供套接入水管引流水液进入主壳座,主壳座平行贯穿复数个柱塞腔,分别容设筒状的柱塞,柱塞腔由中段处形成的二枢环隔设一容室及一腔室,且腔室与出水壳座相邻,接管连通各容室,柱塞轴枢于枢环,柱塞于筒壁穿设有入水口,柱塞于前端筒口设有第一单向阀,供水液自容室通过柱塞内部、第一单向阀进入腔室;出水壳座内部设一隔板,以区隔出水壳座内 部空间形成一会流室及一出水室,会流室与各腔室相邻,并于其间分设第二单向阀,供腔室的水液单向流入会流室;会流室及出水室分别与一阀室连通,此阀室接设控制阀,供控制水液进入出水室;出水壳座前端凸设复数个接头与出水室连通,供锁接出水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亦仁
申请(专利权)人:黄亦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