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263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盐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制得:1)将盐霉素、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与致孔剂均匀混合,制成混合液,其摩尔比为盐霉素∶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1∶(3-10):(15-50)∶(0.9-1.6);2)所述混合液经超声脱气5-10min,通氮气5-10min除去氧分子后密闭,然后采用热引发方式进行原位聚合,热引发条件为45-75℃,反应12-36小时,得到含有盐霉素的高分子聚合物;3)将步骤2)所得聚合物研磨成粉末状,用15-45%乙酸和甲醇混合溶液洗涤去除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提取除去乙酸,真空干燥。由此制得的盐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盐霉素具有特异的亲和性和高度选择性,可用于提取、分离、富集、检测盐霉素分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盐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还涉及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盐霉素(Salinomycin Sodium)是由白色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种一元梭聚醚类抗菌素,属于离子载体抗球虫药,通常为钠盐。分子式为C42H69O11Na,白色粉末,有特殊异味。熔点140-142°C,易溶于丙酮、三氯甲烷、苯、乙酸乙酷、乙醚和甲醇,但几乎不溶于水。稳定性很高,加温至120°C后冷却,保存率为100%。盐霉素主要作用于球虫生活史中抱子囊排出抱子体时及球虫侵入鸡肠内细胞后排出裂殖子及裂殖体两个阶段。盐霉素对细胞中的阳离子,尤其是K+,Na+和Rb+的亲和性特 别高,从而改变和加大细胞膜上膜质屏障的渗透性,抑制抱子体和裂殖体正常的离子平衡,进而抑制和杀死肠道内的球虫及有害细菌。用鼠肝粒体试验表明,线粒体内部的钾、钠和铷离子有选择的流出膜外,以致使线粒体出现收缩现象。这种扰乱细胞内离子浓度作用,是其抗球虫的机理。此外,盐霉素能改变牛等反自动物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的组成,提高丙酸浓度,降低乙酸、丁二酸含量,增加过瘤胃蛋白和抑制产气量,从而使饲料转化更为有效。盐霉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病毒及疟原虫有很高的感受性,尤其对鸡的球虫有特效,具有高效防治鸡球虫病和促进畜禽生长发育、防治疾病等作用。美国于1983年开始使用盐霉素,1985年其消费金额在美国抗球虫剂中所占比例是40. 7%,至1990年提高到55% ;日本在1978年就批准盐霉素制剂(尤素精)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其质量标准载入日本《饲料安全法》。但是盐霉素剂量过高后对宿主的免疫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停药后能迅速恢复免疫机能,但过量会引起中毒,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盐霉素对家禽的安全范围较窄,超过80mg/kg饲料浓度,鸡摄食减少而影响增重。高浓度80mg/kg盐霉素使宿主对球虫的免疫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超剂量使用盐霉素引起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般都由某种人为因素造成,多数是因为药物应用过于频繁、剂量过高,但是盐霉素毒性的机理尚未研究阐释。经口投药时,盐霉素对大鼠的LD5tl为70_100mg/kg体重,小鼠为50mg/kg,鸡为150mg /kg。在11-16周龄猪日粮中添加441mg/kg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24小时死亡率为16. 7,有临床表现的66. 7,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共济失调,肌肉痉挛、站立不稳和斜卧,排血尿;组织学上表现为肾髓小管上皮细胞退化,并含有曙红色素,骨骼肌有坏死,心肌、肝脏、大脑、肠没有显著变化。超急性死亡的鸡几乎不出现任何症状即很快死亡。急性死亡(I天内死亡)的鸡一般会出现典型的中毒症状水样腹泻,腿软,行走及站立不稳,严重的两腿麻痹向右伸直,昏睡直至死亡。亚慢性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被毛紊乱,精神沉郁,腹泻,腿软,增重及饲料转化率降低。组织病理学上发现急性死亡(给药1-3天)的鸡普遍性充血,心肌扩张,心肌苍白及出血,肺充血、水肿,肝淤血肿胀呈花斑状等,而亚急性死亡的鸡(I周内死亡)心肌充血、出血,心肌纤维空泡变性,严重的出现肌纤维的坏死,心肌线粒体受损,心肌变性纤维间有巨噬细胞及异嗜细胞浸润。肝脏淤血,在中央静脉周围出现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火鸡日粮中添加50ppm盐霉素7天后,死亡率达57. 14%,发现火鸡血浆内肌酸激酶(CK)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活性升高,引起腿部肌肉坏死。我国2002年颁发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规定,在鸡的肌肉、肝脏、皮+脂肪中最高残留限量分别是O. 6,1. 8和I. 2mg/kg。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盐霉素在体内的吸收、排泄及残留情况发现,吸入小鼠、大鼠、鸡体内的盐霉素在肝脏迅速代谢,由小肠排出体外,大部分由粪排泄,投药后48-72小时可排完90%,尿中可排5%,另外少量的14C-盐霉素在肝脏和胆汁中存在。Akhtar等饲喂产蛋鸡2周停药3天,用高相液相色谱(HPLC)法测用药期和停药期鸡蛋及停药第0,1,3天肌肉组织和卵巢卵黄内盐霉素的残留量,发现盐霉素在蛋黄、卵巢卵黄和皮下脂肪内浓度较高,在脚肌、腿部肌肉、肾脏、肝脏内残留浓度依次升高。饲料中60mg/kg盐霉素饲喂鸡2周,停药O天用TLC-BAG法(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测得血浆、脂肪、肝、肌肉中盐霉素残留量分别为700ug/L,900ug/kg, 1100ug/kg,670ug/kg ;停药I天后,脂肪、肝脏中盐霉素残留量分别为llOug/kg,lOOug/kg。组织中各种残留组分的含量比较分散,尚无确切资料表明存在适宜作为标示残留物的主要残留组分。盐霉素残留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经动物排泄后进入环境还会影响生态环境,在环境中经食物链的蓄积富集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目前兽药在环境中的蓄积、迁移、转化及对各种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己成为研究执占。由于盐霉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在谷物中的污染都很微量,检测很困难,因此需建立一种高度灵敏、低检测限的检测方法。目前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但上述方法因有的具有特异性差、灵敏度低、样品预处理繁琐、需价格昂贵的精密仪器、费时、一次不能检测大量的样品等缺点,不易推广。因此,建立一种经济、可靠、特异、敏感、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也叫分子模板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识别技术,其目的是制备具有对印迹分子有预定选择性识别位点的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MIP),最初出现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免疫学,当时Pauling首次提出抗体形成学说,要点是抗体在形成时其三维结构会尽可能地同抗原形成多重作用位点,抗原作为一种模板就会“铸造”在抗体的结合部位。后来“克隆选择”理论否定了这一学说。尽管如此,它却为分子印迹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那时起,科学家对生物分子天然识别的模拟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由此对分子印迹进行了各种尝 试。1972年Wulff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制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使这方面的研究产生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价型模板聚合物上,动力学过程较慢,其应用仅限于催化领域,而在分子识别领域的应用没有展开。80年代后非共价型模板聚合物的出现,尤其是1993年Mosbach等人有关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报道,使这一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人工抗体模拟及色谱固相分离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并由此使其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之一,得到世界注目并迅速发展。目前,全世界至少有包括瑞典、日本、德国、美国、中国、澳大利亚、法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100个以上的学术机构和企事业团体在从事MIP的研究和开发。分子印迹技术之所以引起研究者如此大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三大优点 (I)预定性可以根据不同的 目的制备不同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2)识别性即分子印迹聚合物是按照模板分子定做的,可以专一性的识别印迹分子。(3)实用性即他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海虞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