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3156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理片装置,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传送装置、换向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具有至少一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具有呈“Y”形的输送通道;所述换向装置设置在“Y”形输送通道的分岔口,具有转动设置在旋转轴上的换向拨块;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具有至少两组对应输送通道出口的转移轮,转移轮的圆周上均布若干个接片槽;所述第三传送装置有至少两组,呈“二”形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右侧,每组具有与转移轮对接的传送带,传送带两端设有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向拨块可以拨动产品,实现引导换向;挡板一端伸入对应的两转移轮片间,可将到达挡板处的产品挡出接片槽;相邻拨杆夹持一定数量整齐排列的产品,便于包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包装
,特别涉及一种理片装置
技术介绍
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输出外形折叠成矩形形状的卫生产品,制作过程中限于水平的走料方式传输产品,生产的成品保持水平状态连续输出,一般在生产线后对接包装机或堆垛机,用以整理排列输出的产品并装入包装袋,而一次性卫生用品中护垫的生产速度高,片薄尺寸小,不适合对接包装机和堆垛机,在护垫生产线上更适合对接理片机,理片的目的在于将生产线输出的成品整理分组,使每组包含额定片数,方便人工将产品装进包装袋。现有的立式理片机可以将护垫从水平转为竖直并保持产品站立密排状态向前输送,但生产线速度必须限制在低于700片每分钟,而对于每分钟800片以上的生产线,则超出了立式理片机构的速度极限,造成理出的片数不等,理片不稳定,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可以在高速输出的生产线上理片稳定的理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整理高速输出的片状产品,实现自动理片,方便快捷的理片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理片装置,具有依次排列 的第一传送装置、换向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具有至少一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有呈“Y”形的输送通道;所述换向装置设置在“Y”形输送通道的分岔口,具有转动设置在旋转轴上的换向拨块;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具有至少两组对应输送通道出口的转移轮,所述转移轮的圆周上均布若干个接片槽;所述第三传送装置有至少两组,呈“二”形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右侧,每组具有与转移轮对接的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两端设有带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装置具有四个竖立的输送张紧轮,对应的两个输送张紧轮之间设有输送传动轮,三者通过输送带连接,换向拨块的右侧设有两个通过传送带连接的张紧轮,输送带与传送带之间形成“Y”形输送通道。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换向拨块是同轴的上下分体结构,且换向拨块上下间的距离大于输送带的带宽。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移轮具有同轴的两个转移轮片,且同轴的转移轮片的接片槽相位相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传送皮带带面外侧还设有上下并列的两块挡板,两挡板之间有间隙,两挡板外侧面的间距小于同轴转移轮片内侧面的间距,挡板的左端伸入对应的两转移轮片间。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传送皮带带面上还设有等间距且宽度小于挡板内侧面间距的拨杆,所述拨杆一端伸出挡板,另一端固定在传送皮带带面的中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技术所述换向拨块是同轴的上下分体结构,且换向拨块上下间的距离大于输送带的带宽,产品的顶端和底端露出输送带带面,换向拨块工作时可以对应拨动产品露出输送带带面的端部,实现引导产品换向。(2)本技术所述转移轮具有同轴的两个转移轮片,且同轴的转移轮片的接片槽相位相同,可以保证工作时转移轮顺利从深入到转移轮空隙的换向输送通道出口接收产品,并将产品卡在两个转移轮片的接片槽内。(3)本技术所述传送皮带带面外侧还设有上下并列的两块挡板,两挡板之间 有间隙,两挡板外侧面的间距小于同轴转移轮片内侧间的间距,挡板的一端伸入对应的两转移轮片间,可以确保产品到达挡板处时将产品挡出接片槽。(4)本技术所述传送皮带带面上还设有等间距且宽度小于挡板间距离的拨杆,所述拨杆一端伸出挡板,另一端固定在传送皮带带面的中央,可以实现相邻拨杆夹持一定数量整齐排列的产品,便于包装工人操作,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既稳定又快捷。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转移轮与导杆的主视图。图中I.第一传送装置,11.输送装置,111.输送通道,112.输送张紧轮,113.输送传动轮,114.输送带,115.传送带,116.张紧轮,2.换向装置,21.换向拨块,22.旋转轴,3.第二传送装置,31.转移轮,311.接片槽,312.转移轮片,4.第三传送装置,41.传送皮带,42.带轮,43.挡板,44.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的理片装置,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传送装置I、换向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和第三传送装置4,所述第一传送装置I具有输送装置11,所述输送装置11具有四个竖立的输送张紧轮112,对应的两个输送张紧轮112之间设有输送传动轮113,三者通过输送带114连接,换向拨块21的右侧设有两个通过传送带115连接的张紧轮116,输送带114与传送带115之间形成“Y”形输送通道111 ;所述换向装置2设置在“Y”形输送通道111的分岔口,具有转动设置在旋转轴22上的换向拨块21,换向拨块21是同轴的上下分体结构,且换向拨块21上下间的距离大于输送带114的带宽;所述第二传送装置3具有两组对应输送通道111出口的转移轮31,所述转移轮31具有同轴的两个转移轮片312,转移轮31的圆周上均布若干个接片槽311,且同轴的转移轮片312的接片槽311相位相同;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有两组,呈“二”形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3右侧,每组具有与转移轮31对接的传送皮带41,所述传送皮带41两端设有带轮42,所述传送皮带41带面外侧还设有上下并列的两块挡板43,两挡板43之间有间隙,两挡板43外侧面的间距小于同轴转移轮片312内侧面的间距,挡板43的左端伸入对应的两转移轮片312间,所述传送皮带41带面上还设有等间距且宽度小于挡板43内侧面间距的拨杆44,所述拨杆44 一端伸出挡板43,另一端固定在传送皮带41带面的中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横卧的产品从第一传送装置I的左端进入到扭转装置中,横卧的产品经扭转后在扭转装置右端竖直输出,然后进入输送装置11,当产品依次到达“Y”形输送通道111的分岔处时,换向拨块21拨动产品露出输送带114的端部,实现引导换向,产品将间隔交替进入前后输送通道111,产品到达输送通道111出口时,转移轮31从伸入到转移轮片312间的输送通道111 口接收产品,并将产品卡在接片槽311内;转移轮31转动一定角度,到达挡板43处时,伸入到转移轮片312之间的挡板43会将产品挡出接片槽311,拨杆44在传送皮带41的驱动下向右移动一个产品的距离,相邻拨杆44间将整齐排列一组额定数量的产品,然后传送皮带41快速进给一定距离,恰好让一个拨杆44停在距离转移轮31外一个产品厚度的位置,让下一组拨杆44继续接收产品,包装工人则可以从传送皮带41两侧的产品出口取出整组产品进行包装。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理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传送装置(I)、换向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和第三传送装置(4),所述第一传送装置(I)具有至少一组输送装置(11),所述输送装置(11)具有呈“Y”形的输送通道(111); 所述换向装置(2)设置在“Y”形输送通道(111)的分岔口,具有转动设置在旋转轴(22)上的换向拨块(21); 所述第二传送装置(3)具有至少两组对应输送通道(111)出口的转移轮(31),所述转移轮(31)的圆周上均布若干个接片槽(311); 所述第三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宜敏刘光富赵齐羊吕庆金昌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恒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