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低成本扫码设备的条形码编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1164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合低成本扫码设备的条形码编码方法,首先定义了条、空、编码位、间隔、完整编码、引导码、结束码,以引导码为首位,若干个完整编码为中间位,结束码为末位,中间夹设若干个间隔即构成编码图形,再赋予数值就是完整的编码,赋值方法为:上空下条的编码位为0,上条下空的为1,上下都为条的为3;一个间隔为0,一个完整编码的数值为:N=2×X+2×Y+Z。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条、空为特征的编码位为基本元素,3个编码位排成一个完整编码,辅以间隔和引导码、结束码,构成完整的条形码。这种编码方案简洁美观,结构紧凑;识别装置所用器件数量少,成本低,识别速度快,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低成本条码识别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条形码技术,特别是关 于一种。
技术介绍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条形码因编码规则不同而形成多种码制。世界上常用的码制有EAN条形码、UPC条形码、二五条形码、交叉二五条形码、库德巴条形码、三九条形码和128条形码等,而商品上最常使用的就是EAN商品条形码。要将按照一定规则编译出来的条形码转换成有意义的信息,需要经历扫描和译码两个过程。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光的类型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条形码就是由白色和黑色的条组成的,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在条形码上反射后,反射光照射到条码扫描器内部的光电转换器上,光电转换器根据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输出到条码扫描器的放大电路增强信号之后,再送到整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条形码的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不同,然后译码器通过测量脉冲数字电信号O、I的数目来判别条和空的数目(黑条一般称之为条,白条一般称之为空),通过测量O、I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别条和空的宽度。可是此时所得到的数据仍然是杂乱无章的,要知道条形码所包含的信息,则需根据对应的编码规则(例如=EAN码),将条形符号换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最后,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物品的详细信息便被识别了。现有条形码因其编制规则的复杂性,其扫描设备也相应地变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扫码器有很多种,它们主要在发光的波长、光学系统结构、电子电路结构、分辨率、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根据原理的差异,主要有光笔、CCD、激光扫描三种。光笔是最先出现的一种手持接触式扫码器,它也是最为经济的一种扫码器。即便是这样,由于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产品,即使不包括译码电路及其相应的程序设计,成本也要在几十元钱,加上译码部分,成本就更高。因此针对市场需求,需要设计一种简单易行的编码,使硬件的译码电路部分更简单,适应较低成本的扫码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直接应用于产品设计的,适用于低成本扫描设备的条形码编码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为以下步骤 I)定义一段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黑色区域叫做条;定义一段和条具有相同宽度、高度的白色区域叫做空; 定义一段由非全空的两个条、空组合而成区域叫做编码位,有上空下条,上条下空,上下都为条三种形态; 定义一段高度、宽度均不小于编码位的空白区域叫做间隔; 定义由任意3个编码位无间隔并排排列而成的一片区域叫做一个完整编码; 定义由多个上空下条的编码位并排排列而成的一片区域叫做引导码; 定义由多个间隔并排排列而成的一片区域叫做结束码; 2)以所述一个引导码为首位,若干个完整编码为中间位,一个结束码为末位,配以夹设在每相邻两完整编码之间、完整编码与引导码之间、完整编码与结束码之间的若干个间隔,即构成一个编码图形; 3)给所述编码图形赋于编码值 定义上空下条的编码位数值为O,上条下空的编码位数值为1,上下都为条的编码位数值为3 ;定义一个间隔的数值是O ; 则一个所述完整编码的数值N的计算公式为 N=2XX+2XY+Z, 其中,X、Y、Z指一个完整编码中的三个编码位; 则所述编码图形的编码值为一串顺序排列的数字列,其中,首、末位都是O,中间为若干顺序排列的数字; 4)将2)步得到的编码图形与3)步得到的数字列组合起来,即构成一个完整的条形码。上述引导码的宽度一般为2 4个完整编码宽度;结束码的宽度至少为4个间隔览度。一个完整条形码中包含的完整编码个数为I N个,N彡1,一般取2 9个。上述完整编码共有27种排列,本专利技术中可舍弃含有2个以上上、下都为条形态编码位的7种排列,舍弃上、下都为条形态编码位与间隔相连的8种排列,舍弃两端为上空下条、中间为上条下空形态编码位的I种排列,舍弃两端为上条下空、中间为上空下条形态编码位的I种排列,留取其余的10种排列作为优选。每个编码位优选宽度彡1. 8mm,高度彡6mm。每两个完整编码之间的间隔优选彡2. 2mm。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以条、空为特征的编码位为基本编码元素,每3个编码位又排列成一个完整编码,多个完整编码之间辅以间隔,力口上首位的引导码、末位的结束码,最终构成一组完整的条形码。这种条形码编码方案,条、空组合方式科学合理,简洁美观,结构紧凑,这种条形码的扫码设备所用的电子元器件数量也少,只需上、下两个扫描探头同步线性扫描即可,成本低,识别算法高效而准确,识别速度也很快,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低成本条码识别需求。2、本专利技术筛选出10种完整编码作为最优编码,并赋以数值O 9定义,利用这10个完整编码作为基础,可进行任意数量和种类的选排,但最终都是O 9这些数字的组合,因此在进行编码解算时,只需简单的算法程序即可解算。3、由于可选任意数量的完整编码编排,因此说条形码长度是不受限的,少则2 3个完整编码组合也行,多则8 9个完整编码组合也行,编码位越少,扫描速度越快而已。4、同时,条形码编码可以采用模块化,方便生成所需条码。综上所述,提供的条形码编码方法,简便易行,适于推广使用,这是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适用于低成本场合的条形码编码方案。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条形码组成中,编码位和间隔的形态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条形码组成中,引导码及10种完整编码的形态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舍弃的含有2个以上C形态编码位的7种完整编码形态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舍弃的C形态编码位在最前或者最后的8种完整编码形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舍弃的ABA、BAB两种完整编码形态的不意图; 图6是一组完整条形码的实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进行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是为低成本的条码扫描设备设计的一种条形码编码方法,设备最少仅需两个扫描探头,按照一定的速度扫描,便可通过算法得到不同的编码值。为清楚解释本编码方法,先对相关术语予以解释 条,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一段黑色区域,如图I所示。空,和条具有相同宽度和高度的一段白色区域,如图I所示。编码位,由上、下两段非全空的条、空组合形成一个区域,一种是上空下条,如图I中定义的A形态;一种是上条下空,如图I中定义的B形态;一种是上、下都为条,如图I中定义的C形态。间隔,一段空白区域,高度、宽度均不小于编码位的高、宽,如图I中的W形态。完整编码,由任意3个无间隔的编码位并排排列而成的一片区域,如图2所示。引导码,由多个上为空、下为条的编码位组合而成的一片区域,宽度一般为2 4个完整编码宽度为宜。结束码,由多个间隔组合而成的一片区域,宽度至少为4个间隔宽度。由上述定义的一个引导码、若干个完整编码、一个结束码,以及夹设在每相邻两完整编码之间、完整编码与引导码之间、完整编码与结束码之间的若干个间隔,就组合构成一个编码图形,当再给这个编码图形赋予一定数值意义的时候就构成一个完整的条形码了。专利技术中,引导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江李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洪恩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