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钢模板,由模板组合端头片、至少2个模板组合片和模板组合端尾片首尾相接构成;模板组合片的第一连接轴套和相邻模板组合片的第二连接轴套通过连接轴插接连接,构成活页式连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圆柱钢模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模板组合片的数量,实现任意直径的圆柱钢模板的配置,因而具有极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柱钢模板,属于建筑用模板。
技术介绍
现有传统建筑工程中,圆柱模板一般是用木板拼装而成,费工费料,重复利用率较低,施工不便。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玻璃钢圆柱模板,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 94248277. 8)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圆柱模板,其具有翻边单开口式玻璃钢圆柱筒体,有固定板二块,通过埋头螺栓与筒体接口翻边紧固在一起,埋头螺栓分布间距为10(Γ200毫米;沿筒体轴线方向以间距25CT400毫米分布有钢匝,其单开接口翻边与筒体接口翻边相对应,并通过埋头螺钉及紧固件加紧筒体。然而,上述结构的圆柱模板存在如下问题圆柱模板的直径一旦固定后即无法调节,因而只能针对特定直径,可见其适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钢模板。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柱钢模板,由模板组合端头片、至少2个模板组合片和模板组合端尾片首尾相接构成;所述模板组合片的横截面呈L形,其横边的外侧面为浇筑面,横边的内侧面固设有第一连接轴套,其竖边固设有配合的第二连接轴套;所述第一连接轴套至少有2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片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套至少有2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片的轴向设置;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二连接轴套的位置交错配合; 模板组合片的第一连接轴套和相邻模板组合片的第二连接轴套通过连接轴插接连接, 构成活页式连接结构;相邻模板组合片的横边的前端搭设于模板组合片的横边后端,且相邻横边的夹角a为f 10度;所述模板组合端头片的横截面呈L形,其横边的外侧面为浇筑面,横边的内侧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套配合的第二连接轴套,其竖边固设有第三连接轴套;所述模板组合端尾片的横截面呈L形,其横边的外侧面为浇筑面,横边的内侧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套配合的第四连接轴套,其竖边固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套配合的第一连接轴套;所述第三连接轴套至少有I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端头片的轴向设置;所述第四连接轴套至少有I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端尾片的轴向设置;第三连接轴套和第四连接轴套的位置交错配合;模板组合端头片的第三连接轴套和模板组合端尾片的第四连接轴套通过销轴插接连接,构成活页式连接结构。上文中,所述模板组合端头片的第三连接轴套和模板组合端尾片的第四连接轴套通过销轴插接连接。所述销轴优选呈T形。所述相邻模板组合片的横边的前端搭设于模板组合片的横边后端,即部分重叠, 重叠处可以防止漏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二连接轴套的大小相同;第三连接轴套和第四连接轴套的大小相同;第三连接轴套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轴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板组合端头片、模板组合片和模板组合端尾片的横边、竖边的长度都相同。即模板组合端头片、模板组合片和模板组合端尾片三者的主体均可以采用相同的L形角钢制作。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轴套有4个,轴向均布于模板组合片上;所述第二连接轴套有5个,轴向均布于模板组合片上;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二连接轴套的位置交错配八口 ο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连接轴套有2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端头片的轴向设置; 所述第四连接轴套有3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端尾片的轴向设置;第三连接轴套和第四连接轴套的位置交错配合。上述轴套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和调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板组合端头片、模板组合片和模板组合端尾片内均固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可以设置多个,且优选平行设置;其目的是提高组合片的强度。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I.本专利技术设计得到了一种新的圆柱钢模板,由模板组合端头片、至少2个模板组合片和模板组合端尾片首尾相接构成;因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模板组合片的数量,实现任意直径的圆柱钢模板的配置,因而具有极好的适用性。2.本专利技术的模板组合端头片、模板组合片和模板组合端尾片便于安装及拆卸,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利用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且有利于节能环保。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片在安装时,相邻模板组合片的横边的前端搭设于模板组合片的横边后端,即具有部分重叠,有效防止了漏浆现象的发生,具有更好的施工质量。4.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制备,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模板组合片的主视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模板组合片的俯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模板组合端尾片的主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模板组合端尾片的俯视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模板组合端头片的主视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模板组合端头片的俯视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2个模板组合片的组装示意图8是图7的A部放大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圆柱钢模板的俯视图。其中1、模板组合端头片;2、模板组合片;3、模板组合端尾片;4、横边;5、竖边;6、加强板;11、第一连接轴套;12、第二连接轴套;13、第三连接轴套;14、第四连接轴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I、所示,一种圆柱钢模板,由模板组合端头片1、68个模板组合片2和模板组合端尾片3首尾相接构成;所述模板组合片的横截面呈L形,其横边4的外侧面为浇筑面,横边的内侧面固设有第一连接轴套11,其竖边5固设有配合的第二连接轴套12 ;所述第一连接轴套有4个,轴向均布于模板组合片上;所述第二连接轴套有5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片的轴向均布设置;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二连接轴套的位置交错配合;模板组合片的第一连接轴套和相邻模板组合片的第二连接轴套通过连接轴插接连接, 构成活页式连接结构;相邻模板组合片的横边的前端搭设于模板组合片的横边后端,且相邻横边的夹角a为5. 14度;所述模板组合端头片的横截面呈L形,其横边的外侧面为浇筑面,横边的内侧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套配合的第二连接轴套,其竖边固设有第三连接轴套13 ;所述模板组合端尾片的横截面呈L形,其横边的外侧面为浇筑面,横边的内侧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套配合的第四连接轴套14,其竖边固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套配合的第一连接轴套;所述第三连接轴套有3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端头片的轴向设置;所述第四连接轴套有 3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端尾片的轴向设置;第三连接轴套和第四连接轴套的位置交错配合; 模板组合端头片的第三连接轴套和模板组合端尾片的第四连接轴套通过销轴插接连接,构成活页式连接结构。第三连接轴套13的上下两个轴套还可以与上层钢模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二连接轴套的大小相同;第三连接轴套和第四连接轴套的大小相同;第三连接轴套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轴套。所述模板组合端头片、模板组合片和模板组合端尾片的横边、竖边的长度都相同。所述模板组合端头片、模板组合片和模板组合端尾片内均固设有加强板6。所述加强板可以设置多个,且优选平行设置;其目的是提高组合片的强度,以满足施工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圆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由模板组合端头片(I)、至少2个模板组合片(2)和模板组合端尾片(3)首尾相接构成;所述模板组合片的横截面呈L形,其横边(4)的外侧面为浇筑面,横边的内侧面固设有第一连接轴套(11),其竖边(5)固设有配合的第二连接轴套(12);所述第一连接轴套至少有2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片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套至少有2个,且沿着模板组合片的轴向设置;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二连接轴套的位置交错配合;模板组合片的第一连接轴套和相邻模板组合片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阳,李秋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