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1789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8 18:41
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该装置由陶瓷纤维盘根、高锰钢板、配重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是用陶瓷纤维盘根代替传统的石墨块,利用高锰钢板制作夹板固定,利用滑轮加配重块,使密封圈紧密与筒体尾部接触。利用该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提高回转窑的密封效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厂生产装置,尤其对水泥厂回转窑窑尾密封的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窑是冶金、化工、水泥等行业对散装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的主要设备,一般在负压下工作。在回转窑的筒体部分和固定的连接装置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缝隙,为了阻止外界的空气被吸入窑内或窑内气体携帯物料外泄,回转窑上必须设置密封装置。目前回转窑密封装置主要有迷宮式密封、鱼鳞片式密封、石墨密封三种,迷宮式密封分为轴向迷宮式、 径向迷宮式、轴向接触式、径向接触式密封,由于其无接触面不存在摩擦,且结构相对简単, 故其采用的最为广泛普遍,但由于迷宮式密封和窑体之间的间隙比较大,往往需要填充ー 些半柔性或柔性密封材料来改良其密封效果,传统的密封材料有硅酸铝或石棉,但长期高温对其破坏性很强,导致漏风漏料比较严重;鱼鳞片式密封密封效果不佳,使用寿命短, 在窑操过程中容易漏风,増大电耗;石墨密封安装时部件繁多比较麻烦、比较重,使用寿命比较短,影响密封效果,维修频繁,所以平均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回转窑的密封效果,減少了设备的损耗,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职エ的工作环境,保障了员エ的人身安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本装置用陶瓷纤维盘根代替石墨块,取消了弹簧压石墨块的密封方式,而是采用耐高温耐磨盘根; 利用高锰钢板制作夹板固定,利用滑轮加配重块,由于窑运转过程中也存在上、下窜动,所以在夹板上固定钢丝绳,利用配重调节,使密封圈紧密与筒体尾部接触,密封性能大大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提高回转窑的密封效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职エ的工作环境,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横向截面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纵向截面示意图。图中I.窑筒体 2.高锰钢板 3.陶瓷纤维盘根 4.配重块。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中,该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是用陶瓷纤维盘根(3)代替传统的石墨块,取消弹簧压石墨块的密封方式,而是采用耐高温耐磨盘根;利用高锰钢板(2)制作夹板固定,利用滑轮加配重块(4),由于窑运转过程中也存在上、下窜动,所以在夹板上固定钢丝绳,利用配重调节,使密封圈紧密与窑筒体(I)尾部接触,密封性能大大增加。权利要求1. 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该装置由陶瓷纤维盘根、高锰钢板、配重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是用陶瓷纤维盘根代替传统的石墨块,利用高锰钢板制作夹板固定,利用滑轮加配重块,使密封圈紧密与筒体尾部接触。全文摘要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该装置由陶瓷纤维盘根、高锰钢板、配重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是用陶瓷纤维盘根代替传统的石墨块,利用高锰钢板制作夹板固定,利用滑轮加配重块,使密封圈紧密与筒体尾部接触。利用该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提高回转窑的密封效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文档编号F27B7/24GK102607262SQ20121008717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叶金辉 申请人:娄卡奔新能源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娄卡奔新能源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