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12015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6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很难满足零件的技术要求的问题。本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依次按渗碳、预冷淬火、高温回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步骤进行的;二次淬火的温度值略低于预冷淬火的温度值。本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对预冷直接淬火和二次淬火工艺进行了综合,并经过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具有生产周期相对较短,节约了能源并细化晶粒、改善零部件的性能、使组织更加均匀,得到良好的性能,降低了表面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了非马氏体层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涉及一种铁的冶金,特别是。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已经是汽车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提高汽车零部件强度的技术、工艺越来越受到汽车行业的重视。由于汽车零部件大多需要采用高强度和耐磨的材料,所以发动机、驱动系统中的齿轮、齿轴等部件均采用渗碳淬火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渗碳淬火的工件表面层中经常出现连续或不连续的网状或块状黑色组织,而此处恰好不是表层压应力最大的区域,已被公认是由于内氧化而贫合金化元素导致形成屈氏体类组织,也被称为非马氏体组织,一旦形成此类组织,其后果是降低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疲劳极限等性能指标。因此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制造厂家大都对非马氏体层厚度有明确的规定,如德国波尔特、奔驰、宝马公司要求齿轮非马氏体层厚度必须在3μπι 以下。现有渗碳淬火工艺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渗碳预冷后,直接淬火。②渗碳空冷后一次淬火。现有的技术方案①淬火后渗层中残余奥氏体量偏高,尤其对于本质粗晶粒钢, 表面易形成网状碳化物,表面硬度难以达到技术要求。方案②比方案①性能有所改善,但对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关键零部件仍然很难满足技术要求。为此通常采用在渗碳淬火后磨齿,但磨齿会将压应力转成拉压力,对工件的机械性能不利;或进行喷丸强化,但该压应力在高速旋转生热中衰减,影响其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齿轮表面残余奥氏体含量和非马氏体层厚度低的渗碳淬火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本方法依次按渗碳、预冷淬火、高温回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步骤进行。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渗碳的温度范围为900 950°C。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预冷淬火由依次为预冷和淬火两个步骤组成或由依次为预冷、淬火和清洗三个步骤组成。淬火结束后进行清洗,防止淬火油中的杂质或淬火油高温加热后在工件表面形成附着的固体物。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二次淬火的温度值略低于预冷淬火的温度值。渗碳是将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经过渗碳的齿轮表面具有很高的硬度,进而提高了耐磨程度。预冷淬火降低了齿轮的温度,以降低齿轮表面残余奥氏体含量和降低齿轮内应力,以及能细化晶粒。同时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高温回火,以大幅提高齿轮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齿轮的使用要求。齿轮在淬火后仍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通过二次淬火能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从而提高钢的硬度。经过低温回火的齿轮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工件渗碳后,表面碳含量升高,C曲线下移,组织转变温度相应降低。因此二次淬火的温度值略低于预冷淬火的温度值可防止残余奥氏体量的增多,有效防止晶粒长大和降低内应力及热应力。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预冷是将齿轮预冷至820 860°C,保温 30 45分。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淬火是将齿轮浸入淬火油中;所述的淬火油的温度保持在50 80°C,并搅拌淬火油。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清洗是利用汽油进行。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高温回火是将齿轮加热到500 650°C, 并保温适当的时间。根据零件的质量和数量进行长时间的回火,必须保证零件的均温性。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高温回火在预冷淬火之后4小时之内进行。及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能防止工件开裂。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二次淬火是先将齿轮加热到780 820°C并保温适当的时间,然后将齿轮浸入淬火油中。保温时间根据零件的数量和质量制定,但必须保证透热和均温。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低温回火是将齿轮加热到160 200°C 并保温适当的时间。在上述的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中,所述的低温回火是先将齿轮利用汽油进行清洗,然后将齿轮加热到160 200°C并保温适当的时间。在此工序中保温时间尽量延长,以保证工件的性能和应力的消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对预冷直接淬火和二次淬火工艺进行了综合,并经过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具有生产周期相对较短,节约了能源并细化晶粒、改善零部件的性能、使组织更加均匀,得到良好的性能,降低了表面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了非马氏体层厚度。利用本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处理得到齿轮无需进行磨齿或喷丸强化等处理便能满足零件技术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的工序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齿轮的渗碳淬火方法是依次按渗碳、预冷淬火、高温回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步骤进行的。具体来说,渗碳是将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到的温度范围为900 950°C并保温,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作为优选,渗碳的温度范围可以为910 930°C。预冷淬火由依次为预冷、淬火和清洗三个步骤组成。根据实际情况预冷淬火也可以由依次为预冷和淬火两个步骤组成。预冷是将齿轮预冷至820 860°C,保温30 45分钟。作为优选,预冷的温度范围可以为840 855°C。显然预冷后工件的温度低于渗碳时的温度,即降低了齿轮的温度, 由此降低齿轮表面残余奥氏体含量和降低齿轮内应力,以及细化晶粒。淬火是将齿轮浸入淬火油中;淬火油的温度保持在50 80°C,并搅拌淬火油,进行搅拌能保证工件均匀散热, 保证产品性能温度性。清洗是利用汽油进行,汽油是常用的洗涤剂,防止淬火油中的杂质或淬火油高温加热后在工件表面形成附着的固体物,且其易挥发能避免洗涤剂粘附在工件表面。在预冷淬火之后4小时之内进行高温回火,及时进行高温回火能防止工件表面开裂。高温回火是将齿轮加热到500 650°C,并保温适当的时间。作为优选,高温回火的温度范围值为550 580°C,根据零件的质量和数量进行长时间的回火,必须保证零件的均温性。工件经过预冷淬火和高温回火大幅提高齿轮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齿轮的使用要求。二次淬火是先将齿轮加热到780 820°C并保温适当的时间,然后将齿轮浸入淬火油中。显然,二次淬火的温度略低于淬火的温度,保温时间根据零件的数量和质量制定, 但必须保证透热和均温。进行二次淬火能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从而提高钢的硬度。低温回火是先将齿轮利用汽油进行清洗,然后将齿轮加热到160 200°C并保温适当的时间。在此工序中保温时间尽量延长,以保证工件的性能和应力的消除。经过低温回火的齿轮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渗碳、预冷淬火、高温回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秋彦刘光裕李莉刘强杨安志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