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杯套的陶瓷杯及其生产工艺,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套。所述的带杯套的陶瓷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陶瓷泥料制成杯体,并对上杯身和杯体内表面施釉,然后在窑炉内进行烧制;在烧制好的杯体底部凹槽用胶黏上金属片;胶干,金属片固定在杯体底部凹槽后,在上杯身和下杯身接触处套上胶圈,再套上杯套;粘紧杯套和胶圈,对齐金属片的凸起螺丝孔和杯套底部的螺丝孔,用一螺丝锁紧固定;往杯套底部任一通孔充入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发泡;在杯套底部外面套上底垫。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温性能好、能有效隔热、防烫、防滑;外表美观、质感好;耐用、不易损坏,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杯,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铝质杯套的陶瓷杯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饮水杯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目前市面上的杯子品种样式多种。为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现在的杯子多采用玻璃保温材质或不锈钢材质,采用双层中空结构,效果好的夹层抽成真空,但这两者在制作方法上较复杂、成本上较高。而广泛应用的陶瓷以其光洁、耐热和美观的独质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陶瓷杯大多为单层结构,其隔热保温性能较差,使用时由于热传递较快,不仅不能达到保温的效果,而且杯体盛热水时容易烫手,一不小心就会摔碎,在冬天杯体内的热量还会迅速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杯套的陶瓷杯,保温性能好, 防烫、防滑、耐用、不易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带杯套的陶瓷杯的生产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杯套的陶瓷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套。所述杯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杯身和下杯身,所述上杯身的直径大于下杯身的直径,杯套的直径小于上杯身的直径而大于下杯身的直径,杯套套装在下杯身上,杯套与下杯身之间的空隙层具有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所述杯体底部设有一凹槽,凹槽上粘有一金属片,金属片中央有一凸起螺丝孔;所述杯套与下杯身通过一螺丝连接固定;所述杯套的开口处具有一胶圈,底部设有三个通孔和一与凸起螺丝孔相对应的螺丝孔,三个通孔呈三角分布;所述杯套为铝质杯套,杯套底部外面还包括一热塑性橡胶底垫,底垫上表面具有三个凸块,三个凸块与三个通孔相对应呈三角分布,且每个凸块表面均具有螺纹;下杯身表面具有若干凹进线圈。所述杯套的直径小于上杯身的直径而大于下杯身的直径,上杯身起到限位作用, 杯套与下杯身之间具有空隙层,往空隙层充入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所述的下杯身表面具有若干凹进线圈,当杯套与下杯身空隙层充满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时,凹进线圈能吸入部分填充物,防止杯体因张力过大而爆裂。所述的杯套为铝质杯套,成本比采用不锈钢、玻璃等材质低;可塑性强,在杯套表面印上多种形式的图案,增强陶瓷杯的美观性。所述底垫为热塑性橡胶底垫,具有突出的防滑性能,且能有效隔绝杯底与桌面的热传递,防止陶瓷杯与桌面撞击。所述底垫的三个凸块与杯套底部三个通孔相对应呈三角分布,凸块和通孔能相对应嵌入,且凸块表面具有螺纹,使底垫能更紧密结合在杯套的底部外面,起到保护杯体和桌面的作用。进一步的,铝质杯套与热塑性橡胶底垫相结合能较好的起到隔热防烫、防滑作用, 解决陶瓷杯体易打碎的问题,坚固耐用,而且防止光滑的釉面磨花桌面。所述的带杯套的陶瓷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泥料制成杯体,并对上杯身和杯体内表面施釉,然后在窑炉内进行烧制;(2)、在烧制好的杯体底部凹槽用胶黏上金属片;(3)、胶干,金属片固定在杯体底部凹槽后,在上杯身和下杯身接触处套上胶圈,再套上杯套;粘紧杯套和胶圈,对齐金属片的凸起螺丝孔和杯套底部的螺丝孔,用一螺丝锁紧固(4)、往杯套底部任一通孔充入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发泡;(5)、在杯套底部外面套上底垫。所述步骤发泡前对杯体稍微加热,杯体温度控制在30°C — 40°C,且发泡时间控制为20— 40分钟。套上胶圈并粘紧,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填充物溢出。用螺丝固定金属片凸起螺丝孔和杯体底部的螺丝孔,其固定杯套的作用,防止填充物发泡后排挤,导致杯套脱落或移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具有铝质杯套,杯套与下杯身空隙层充入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而且能起到隔热、防烫作用;2.热塑性橡胶底垫能有效防滑,隔绝杯体与桌面的热传递;3.外表美观、质感好;4.耐用、不易损坏,利于推广应用;5.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析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2所示,本专利技术带杯套的陶瓷杯,包括杯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套2。所述杯体I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杯身3和下杯身4,所述上杯身3的直径大于下杯身4的直径, 杯套2的直径小于上杯身3的直径而大于下杯身4的直径,杯套2套装在下杯身4上,杯套 2与下杯身4之间的空隙层具有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所述杯体I底部设有一凹槽11,凹槽 11上粘有一金属片12,金属片12中央有一凸起螺丝孔13 ;所述杯套2与下杯身4通过一螺丝连接固定;所述杯套2的开口处具有一胶圈6,底部设有三个通孔7和一与凸起螺丝孔 13相对应的螺丝孔8,三个通孔7呈三角分布;所述杯套2为铝质杯套,杯套2还包括一热塑性橡胶底垫5,底垫5上表面具有三个凸块9,三个凸块9与三个通孔7相对应呈三角分布,且每个凸块表面均具有螺纹;下杯身4表面具有若干凹进线圈10。所述杯套2的直径小于上杯身3的直径而大于下杯身4的直径,上杯身3起到限位作用,杯套2与下杯身4之间具有空隙层,往空隙层充入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所述的下杯身4表面具有若干凹进线圈10,当杯套2与下杯身4空隙层充满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时,凹进线圈10能吸入部分填充物,防止杯体I因张力过大而爆裂。所述的杯套2为铝质杯套,成本比采用不锈钢、玻璃等材质低;可塑性强,在杯套2 表面印上多种形式的图案,增强陶瓷杯的美观性;所述的底垫5为热塑性橡胶底垫,具有突出的防滑性能,且能有效隔绝杯底与桌面的热传递,防止陶瓷杯与桌面撞击;所述底垫5的三个凸块9与杯套2底部三个通孔7相对应呈三角分布,凸块9和通孔7能相对应嵌入,且凸块9表面具有螺纹,使底垫5能紧密结合在杯套2的底部,起到保护杯体I和桌面的作用。进一步的,铝质杯套2与热塑性硅胶底垫5相结合能较好的起到隔热防烫、防滑作用,解决陶瓷杯体易打碎的问题,坚固耐用,而且防止底部磨花桌面。所述的带杯套的陶瓷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泥料制成杯体1,并对上杯身3和杯体I内表面施釉,然后在窑炉内进行烧制;(2)、在烧制好的杯体I底部凹槽11用胶黏上金属片12;(3)、胶干,金属片11固定在杯体I底部凹槽12后,在上杯身3和下杯身4接触处套上胶圈6,再套上杯套2 ;粘紧杯套2和胶圈6,对齐金属片12的凸起螺丝孔13和杯套I底部的螺丝孔8,用一螺丝锁紧固定;(4)、往杯套2底部任一通孔7充入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发泡;(5)、在杯套2底部外面套上底垫5。所述步骤5发泡前对杯体I稍微加热,杯体I温度控制在30°C—40°C,且发泡时间控制为20— 40分钟。套上胶圈并粘紧,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填充物溢出。用螺丝固定金属片凸起螺丝孔和杯体底部的螺丝孔,其固定杯套的作用,防止填充物发泡后排挤,导致杯套脱落或移位。本专利技术陶瓷杯具有铝质杯套,杯套与下杯身空隙层充入聚氨基甲酸酯填充物,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而且能起到隔热、防烫作用;热塑性橡胶底垫能有效防滑,隔绝杯体与桌面的热传递;外表美观、质感好;耐用、不易损坏,利于推广应用;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权利要求1.一种带杯套的陶瓷杯,包括杯体(I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套(2),所述杯体(I)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杯身(3)和下杯身(4),所述上杯身(3)的直径大于下杯身(4)的直径,杯套(2)的直径小于上杯身(3)的直径而大于下杯身(4)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仁浩,柯若耿,方晓,
申请(专利权)人:潮安县恩宝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