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芝莲专利>正文

简易电动千斤顶自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853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电动千斤顶自控电路,含有上限位电路、下限位电路、过载保护电路及启动、延时电路,该电路简单,实现可靠;能够克服因电机快速逆转造成的电路和机械的超荷损坏;能够克服开机时的电机峰值电流造成过载保护,以造成非过载保护的干扰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千斤顶的自动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的电动千斤顶自控电路。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汽车修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几乎所有的司机都会随车附带一套千斤顶, 而千斤顶在使用时多为人为控制操作,常常会因为上升过程中未及时停机,造成顶升过位而损坏顶升螺杆,或者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未及时停机,将相关传动机件损坏;这不仅损坏了千斤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此外,现有的液压系统控制装置也较为大型化且结构复杂,不利于单独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简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简易电动千斤顶自控电路,利用电子线路自动控制上下限位,自动停机,使得千斤顶的使用更为方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简易电动千斤顶自控电路,含有一上限位电路、一下限位电路、一过载保护电路及一启动、延时电路;其中,上限位电路含有第一继电器、第一晶体管放大器、第一发光管、第一光敏电阻,所述的第一晶体管放大器的基极与第一光敏电阻的一端连接,集电极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一光敏电阻与电阻串连后和第一发光管与另一电阻的串连支路并联在电源两端,第一个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及中性端接电源端;过载保护电路含有第三晶体管放大器、第四晶体管放大器、第五晶体管放大器、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可调电阻,第三晶体管放大器的集电极经过一电阻与第四晶体管放大器的基极连接,同时通过一电阻与电源端连接,发射极经过一可调电阻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的第四晶体管放大器的集电极经过一电阻与第五晶体管放大器的基极连接,同时通过另一电阻与电源端连接,发射极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的第五晶体管放大器的集电极与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的线圈一端相连,并与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的一组触点的中性端相连,发射极与电源端连接,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接电源端,另一组触点的中性端与第一晶体管放大器的集电极连接,两组触点的常开触点均接电源端;所述的下限位电路含有第二继电器、第二晶体管放大器、第二发光管、第二光敏电阻 R6,所述的晶体管放大器(BG2)的基极与第二光敏电阻的一端连接,集电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连接,发射极接电源端,所述的第二光敏电阻与一电阻串连后和第二发光管D2与另一电阻的串连支路并联在电源端和,所述的第二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及中性点接电源端。所述的启动、延时电路含有第六晶体管放大器、第七晶体管放大器、第八晶体管放大器、第九晶体管放大器,第二双刀双掷继电器和第三双刀双掷继电器、手控开关。所述的第六晶体管放大器的集电极接电源端,发射极与第八晶体管放大器的基极相连,同时经一电阻接电源端,基极与手控开关的一端点连接,所述的第八晶体管放大器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三双刀双掷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连接,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端,第一组触点和第二组触点的中性端分别于电机两级连接,第一组触点的常闭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第二组触点的常闭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中性端连接,所述的第七晶体管放大器的集电极接电源端,发射极与第九晶体管放大器的基极相连,同时经一电阻接电源端,基极与手控开关的一端点连接,所述的第九晶体管放大器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二双刀双掷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连接,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端,第一组触点和第二组触点的中性端分别于电机两级连接,第一组触点的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第二组触点的常开触点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的手控开关的端经一电阻与电源端连接,另一端点连接电源端,所述的第六晶体放大管的基极与电源端并入一电容,所述的第九晶体放大管基极与电源端并入一电容。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电路简单,实现可靠;2.能够克服因电机快速逆转造成的电路和机械的超荷损坏;3.能够克服开机时的电机峰值电流造成过载保护,以造成非过载保护的干扰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千斤顶的自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介绍,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一种简易电动千斤顶自控电路,由一上限位电路1、一下限位电路3、一过载保护电路2及一启动、延时电路4组成。其中上限位电路1包括第一继电器J1、第一晶体管放大器BG1、第一发光管D1、 第一光敏电阻R5以及电阻Rl、R2,第一晶体管放大器BGl的基极与第一光敏电阻R5的一端连接,集电极与第一继电器Jl的线圈一端连接,发射极接地,第一光敏电阻R5与电阻R2 串连后和电阻Rl与第一发光管Dl的串连支路并联在电源V十和V —两端,第一个继电器 Jl线圈的另一端及中性端接电源端V +。过载保护电路2包括第三晶体管放大器BG3、第四晶体管放大器BG4、第五晶体管放大器BG5,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J3、可调电阻11及电阻R7、R8、R9、RIO、R12、R13,第三晶体管放大器BG3的集电极经过一电阻RlO与第四晶体管放大器BG4的基极连接,同时通过一电阻R8与电源端V +连接,发射极经过一可调电阻Rll与V-连接,晶体管放大器BG4的集电极经过一电阻R12与第五晶体管放大器BG5的基极连接,同时通过一电阻R9与电源端 V +连接,发射极与V-连接,第五晶体管放大器BG5的集电极与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J3的线圈一端相连,并与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J3的一组触点的中性端相连,发射极与V-连接, 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J3的线圈另一端接电源端V+,另一组触点的中性端与第一晶体管放大器BGl的集电极连接,两组触点的常开触点均接V下限位电路3包括继电器J2、晶体管放大器BG2、发光管D2、光敏电阻R6以及电阻R3、R4,晶体管放大器BG2的基极与光敏电阻 R6的一端连接,集电极与继电器J2的线圈一端连接,发射极接电源端V-,光敏电阻R6与电阻R4串连后和电阻R3与发光管D2的串连支路并联在电源V +和V —两端,继电器J2线圈的另一端及中性点接电源端V +。启动、延时电路4包括第六晶体管放大器BG6、第七晶体管放大器BG7、第八晶体管放大器BG8、第九晶体管放大器BG9,第二双刀双掷继电器J12和第三双刀双掷继电器J34、 电阻R14、R15、R16,手控开关S以及两个电容C3和C4,其中,第六晶体管放大器BG6的集电极接电源V +端,发射极与第八晶体管放大器BG8的基极相连,同时经电阻R16接电源的 V-端,基极与手控开关S的一端点a连接,第八晶体管放大器BG8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三双刀双掷继电器J34的线圈一端连接,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的V+端,第一组触点和第二组触点的中性端分别于电机M两级连接,第一组触点的常闭触点与第一继电器Jl的常闭触点连接,第二组触点的常闭触点与第二继电器J2的中性端连接,第七晶体管放大器BG7 的集电极接电源V +端,发射极与第九晶体管放大器BG9的基极相连,同时经电阻R15接电源的V-端,基极与手控开关S的一端点c连接,第九晶体管放大器BG9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二双刀双掷继电器J12的线圈一端连接,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的V+端,第一组触点和第二组触点的中性端分别于电机M两级连接,第一组触点的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连接,第二组触点的常开触点与电源的V +端连接,在第六晶体放大管BG6的基极并入电容C3,在第九晶体放大管BG9的基极并入电容C4,手控开关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芝莲
申请(专利权)人:张芝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