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温可调LED器件及色温可调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393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色温可调LED器件,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LED芯片回路以及覆盖在基板上的封装胶,所述LED芯片回路包括第一回路及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中至少串接有绿色LED芯片和红色LED芯片,所述红色LED芯片的主波长为605nm-625nm,所述第一回路的驱动电流可调;所述第二回路用以合成白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只需简单的驱动控制电源,就能实现可调范围广、色容差小、色坐标变化趋势与普朗克黑体曲线相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LED封装
,尤其涉及ー种色温可调LED器件及色温可调灯具
技术介绍
LED以其优良的性能结合智能控制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室内外照明场合,但同时也对其色温、显色指数等色度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ー要求,目前,LED生产厂商致カ于研究色温可调的LED。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现有技术中,可调色温LED器件主要有以下实现方法其中ー种使用三基色芯片组成独立回路,通过调节各回路的驱动电流合成不同色温的白光,但这种可调色温的LED 器件,其白光的显色性一般都较差,达不到通用照明要求;还有ー种是使用蓝色LED芯片激发荧光粉产生白光和红色(或黄色)LED芯片组合,通过调节红色(或黄色)LED芯片的驱动电流合成不同色温的白光,但这种可调色温LED器件,其白光大部分色温区域色容差较大,色坐标偏离普朗克黑体曲线较远,用作照明时感觉很不舒服;再有ー种是使用蓝色LED 芯片激发荧光粉产生白光和三基色芯片组成独立回路,通过智能驱动电路控制各回路芯片的亮度来合成不同色温的白光,但是需要调整四路驱动电流来匹配各色光,而且LED芯片的亮度与驱动电流并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这使得驱动电路变得复杂,増加额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色温可调LED器件,提高色温调节范围, 降低色容差范围。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ー种灯具,设有此色温可调LED器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ー种色温可调LED器件,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LED芯片回路以及覆盖在基板上的封装胶,所述LED芯片回路包括第一回路及第ニ回路,所述第一回路中至少串接有绿色LED芯片和红色LED芯片,所述红色LED芯片的主波长为605nm_625nm,所述第一回路的驱动电流可调;所述第二回路用以合成白光。优选地,所述第一回路由緑色LED芯片和红色LED芯片串接而成。优选地,绿色LED芯片与红色LED芯片的光通比为2 1-2 3。优选地,所述第一回路由绿色LED芯片、红色LED芯片、黄色LED芯片串接而成。优选地,所述绿色LED芯片、红色LED芯片、黄色LED芯片的光通比为 2 : I :ト2 : 3 : 3。优选地,所述第二回路中设有蓝色LED芯片,由蓝色LED芯片激发荧光粉形成白光,所述荧光粉为橙、绿荧光粉的混合物或红、绿荧光粉的混合物或黄色荧光粉;所述荧光粉涂覆方式采用直接涂覆在所述蓝色LED芯片表面、或者混合在封装胶中、或者不与蓝光芯片直接接触的远程激发涂覆。优选地,所述第二回路中设有紫外光LED芯片,由所述紫外光LED芯片激发红、緑、 蓝荧光粉形成白光,所述红、绿、蓝荧光粉涂覆方式采用直接涂覆在所述蓝色LED芯片表面、或者混合在封装胶中、或者不与蓝光芯片直接接触的远程激发涂覆。。优选地,所述第一回路中设有电流可调电源。优选地,所述基板上形成一反射腔,所述第一回路及第ニ回路设置在反射腔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色温可调灯具,设有前述的色温可调LED器件。与现有技述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色温可调LED器件,设置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第二回路用以合成白光,第一回路至少串接有主波长为605nm-625nm的红色LED芯片与绿色LED 芯片,且电流可调,由于主波长为605nm-625nm的红色LED芯片的亮度与驱动电流线性关系较好,绿色LED芯片的亮度与驱动电流线性关系相对较差,将主波长为605nm-625nm的红色 LED芯片与绿色LED芯片串联,驱动电流增大时,増加的红色光比例较绿色光多,所以合成的黄色光的主波长会随着电流的増大向红色方向漂移,将其与正白光匹配,根据调光的“杠杆原理”,合成白光的色坐标变化趋势与普朗克黑体曲线一致,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単、 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只需简单的驱动控制电源,就能实现可调范围广、色容差小、色坐标变化趋势与普朗克黑体曲线相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色温可调LED器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色温可调LED器件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色温可调LED器件实施例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色温可调LED器件的色坐标变化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ニ中色温可调LED器件的色坐标变化示意图;图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A——一色温控制部分;Al—一正极;A2-负极;B——一白光控制部分;BI—一正极;B2-负极;1———基板;2——ー红色LED芯片;3——ー绿色LED芯片;4——ー蓝色LED芯片;5——一封装胶体;6一黄色LED芯片;7——一紫外光LED芯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參见图I、图2,本实施例中的色温可调LED器件,包括两个部分色温控制部分A、 白光控制部分B。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色温可调LED器件包括基板I、设置在基板I上的红色LED芯片2、绿色LED芯片3、蓝色LED芯片4,填充在基板I的反射腔中的封装胶体5。本实施例中,基板上形成一纵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的反射腔,红色LED芯片2、緑色LED芯片 3、蓝色LED芯片4均设置在反射腔的底部。其中,红色LED芯片2与绿色LED芯片3串联在一起,分别与正极Al、负极A2连接,构成第一回路,第一回路的电流可调。实现第一回路的电流可调,可以采用设置可调电流电源的方式。其中,本实施例中,红色LED芯片2与绿色LED芯片3的光通比为G : R=2 : I。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用光通比为I : I或2 : 3的红色LED芯片和绿色LED芯片,或者 2:1-2: 3中的任意一个比值。红色LED芯片与绿色LED芯片的光通比选择2 :1-2:3 的范围之内,原因是红光的比例随着串联回路电流的増大而增加,这才实现了器件调节色温时其色坐标沿黑体曲线变化。如果绿、红光的比例不在这个范围内,实现的器件的色坐标偏离黑体曲线较远,光的顔色就很不理想。蓝色LED芯片4设置在第二回路中,两端与正极BI及负极B2连接,该第二回路的电流恒定。封装胶体5中混有红、绿荧光粉,第二回路中,蓝色LED芯片激发红、绿荧光粉形成白光。本实施例中,红、绿荧光粉混在封装胶体5中,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红、绿荧光粉直接涂覆在蓝色LED芯片4的表面,或者红、绿荧光粉不与蓝色芯片直接接触(即远程激发涂覆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荧光粉,如橙、绿荧光粉,或者黄色荧光粉。本实施例中,选用红色LED芯片与绿色LED芯片串接形成第一回路,红色LED芯片的主波长613nm,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用主波长为605nm_625nm中其他值的红色LED芯片。本实施例中的色温可调LED器件可实现在2700K-6500K色温区域内可调,且色坐标沿普朗克黑体曲线变化,符合固态照明产品的色度指标要求,色容差小,且全色域内显色指数在70以上,达到一般照明要求。本实施例中的色温可调LED器件,设置红色LED芯片与绿色LED芯片串联形成电流可变的第一回路,由于红色LED芯片的亮度与驱动电流线性关系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利兵刘文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