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的介质传送平板。针对现有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存在的导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跑偏、设备体积较为笨重等问题,开发一种介质传送平板,通过采用一介质传送平板代替原导带传送装置,增加打印织物传送的稳定性,同时传送平板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为设备的“多用途”奠定基础。该装置可以直接应用于一般的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的改造,设备整体安装简便、便于维护、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数字喷墨印花新
,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的介质传送平板,通过采用一介质传送平板代替原导带传送装置,增加打印织物传送的稳定性,同时传送平板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为设备的“多用途”奠定基础。
技术介绍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及手段,给纺织印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誉为21世纪纺织工业革命技术,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印花方式成为纺织品印花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因其可实现连续性批量化打印,技术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完善。对于传统的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其印花过程中,主要涉及两种运动控制,第一是喷头组字车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的运动,第二是导带在织物长度方向上的水平运动,导带由导带驱动辊带动沿着导带被动辊、导带纠偏辊和辅助纠偏辊做圆周运动,以实现连续性批量化打印。打印过程中,打印织物放置在放布架上,经张力架、扩幅辊、导布辊将打印织物贴于导带上,为使打印织物能在导带上平整的传送,需要通过机体下部的上胶槽在导带上涂上导带胶。同时,为使导带保持清洁,需要通过一水洗装置对导带进行自动的清洗和脱水干燥以及时去除导带上的废物和线头,清洁后的导带再次上胶后可使打印织物更可靠地粘贴于导带上。相比于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更加满足个性化需求,适合打印成衣等。其印花过程中,主要涉及两种运动控制,第一是喷头组字车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的运动,第二是平板或者机头组件在织物长度方向上的水平运动。打印过程中,打印织物放置在平板上的。相比于导带传送,平板更加稳定。针对此,本专利技术研发一种适用于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的介质传送平板,通过采用一介质传送平板代替原导带传送装置,增加打印织物传送的稳定性,同时传送平板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为“多用途”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变传统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中的打印介质的传送方式,开发一种适用于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的介质传送平板,使得介质在传送过程中更加平整、稳定,从而达到提高数码印花设备整机性能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介质传送平板,通过采用该介质传送平板代替原导带传送装置,使得打印介质经扩幅装置贴于介质传送平板上,机头组件固定位于平板上方,喷头组子车在打印介质宽度方向上运动,同时介质传送平板上装有加热装置,可使的打印后的介质被及时烘干,烘干后的介质经卷布机构不断被卷绕,同时介质传送平板两侧可加装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由高度可调支撑杆支撑,使得介质传送平板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为“多用途”印花奠定基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介质传送平板,左右两个侧面均设置为圆弧形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介质传送平板,外部由摩擦系数较大的皮带包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介质传送平板,前后两个侧面均装有两个驱动轮,驱动轮由电机带动,从而带动包裹在外面的皮带绕四个驱动轮做圆周运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介质传送平板,上平面底部装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热丝或微波、红外加热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介质传送平板两侧可加装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介质传送平板的两侧的固定装置的四角由四个高度可调支撑杆支撑。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杆包括两部分支撑杆部分与旋转部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杆可通过旋转部分的转动改变支撑杆部分的高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杆的旋转部分逆(顺)时针方向转动可调高(低)支撑杆部分的高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个高度可调支撑杆的旋转部分由一皮带相连,皮带由伺服电机控制转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伺服电机以及触摸屏通过相关外围电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度调节操作可通过触摸屏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摸屏可实时显示当前打印平板距离喷头组的高度。本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一般的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改造,设备整体简洁、有效, 便于安装、维护,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介质传送平板传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介质传送平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主要由传送部分(I)、固定装置(II)、高度可调支撑杆(II)与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IV)组成。其中,传送部分(I)的左右两个侧面均为圆弧形状,前后两个侧面各有两个驱动轮主动驱动轮(I 2)与被动驱动轮(3 4),上平面底部装有加热装置¢),平板外部包裹着摩擦系数较大的皮带(5)。本专利技术的传送部分⑴的两个主动驱动轮(I 2)通过连杆(7)由电机⑶控制, 电机控制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包裹在其外部的摩擦系数较大的皮带(5)转动,皮带转动可带动其上的打印介质布点向前移动。本专利技术的传送部分(I)的两侧可加装固定装置(II),装固定装置(II)的四角由四个支撑杆(III)支撑,且四个支撑杆(III)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打印时,可根据所需打印的介质的厚度调整介质传送平板的高度,以保持打印喷头组到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恒4高度可调支撑杆(III)包括两部分支撑杆部分(9)与旋转部分(10),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IV)包括伺服电机(1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4),皮带(12),触摸屏(15) 以及相关外围电路(13);四个高度可调支撑杆(III)的旋转部分(10)由皮带(12)相连, 皮带(12)由伺服电机(11)控制转动,伺服电机(11)以及触摸屏(15)通过相关外围电路(13)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4)相连,触摸屏(15)可实时显示喷头组到介质传送平板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打印后的介质及时烘干卷绕,在传送部分(I)的上平面底部装有加热装置(6),该加热装置位于传送平板上平面底部,喷头组子车右侧,该加热装置的长度略小于平板宽度,大于最大打印宽幅,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装置主要工作方式为打印时,打印介质经扩幅装置后贴于介质传送平板上,首先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利用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IV)调节支撑杆(III)的高度,使得打印喷头组到打印介质水平面的高度保持恒定,机头组件固定位于传送部分(I)上方,喷墨印花时,喷头组子车在打印介质宽度方向上不断往复运动对介质进行打印,同时传送部分(I)上的加热装置(6)对打印后的介质进行及时烘干,烘干后的介质由传送部分(I)的皮带(5)的转动以及卷布棍转动不断被卷绕到卷布架上。权利要求1.一种介质传送平板,包括传送部分(I)、固定装置(II)、高度可调支撑杆(II)与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IV)。其特征是打印时,打印介质经扩幅装置后贴于介质传送平板上,首先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利用支撑杆高度调节控制系统(IV)调节支撑杆(III)的高度,使得打印喷头组到打印介质水平面的高度保持恒定,机头组件固定位于传送部分(I) 上方,喷墨印花时,喷头组子车在打印介质宽度方向上不断往复运动对介质进行打印,同时传送部分(I)上的加热装置(6)对打印后的介质进行及时烘干,烘干后的介质由传送部分(I)的皮带(5)的转动以及卷布棍转动不断被卷绕到卷布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金,徐伯俊,苏旭中,谢春萍,王颖,梅恒,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