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栋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肝胆系统结石的药物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77917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肝胆系统结石的药物,解决现有药物还不兼具排石和溶石功能的问题。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广东金钱草20-30,茵陈蒿20-25,栀子15-20,虎杖15-20,郁金15-20,大黄4-8,枳壳15-20,槟榔15-20,川楝子9-12,木香6-9,鸡内金9-12,山楂20-25,当归9-12,丹参20-25,赤芍9-12,芒硝3-6,青皮15-20,乌梅20-25。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纯中草药精提,具有溶石排石、预防结石形成的作用,结石完全排净率达到43%,总有效率达到95.6%,成本低廉,对于不愿或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或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易于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肝胆系统结石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肝胆系统结石的中成药。
技术介绍
肝胆系统结石包括胆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其病机都是因为胆腑湿热郁滞,胆失疏泄,气机郁阻而致。目前国内外对肝胆系统结石的治疗方案,基本上依旧是选择手术疗法、中药排石、中药溶石和激光碎石等四种。鉴于胆结石的成石机理,手术治疗和激光碎石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最佳治则,因此,有必要研制中药排石溶石的药物。但是,目前还没有研发出一种理想的兼具排石和溶石功能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申请人的两个在先专利申请ZL93101523. 5和ZL93101517. O,分别公开了一种通胆中药冲剂及制作方法和一种溶石降脂中药冲剂及制作方法,但是,这两个技术方案的功能都是单一的,尤其排石药物的有效率较低,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药物还不兼具排石和溶石功能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胆系统结石的药物。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肝胆系统结石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广东金钱草20-30 茵陈蒿20-25 桅子15-20虎杖15-20郁金15-20大黄4-8枳壳15-20槟榔15-20川楝子9-12木香6-9鸡内金9-12山楂20-25当归9-12丹参20-25赤芍9-12芒硝3-6青皮15-20乌梅20-2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广东金钱草25,茵陈蒿21,桅子17,虎杖18,郁金17,大黄6,枳壳17,槟榔18,川楝子10,木香7,鸡内金10,山楂22,当归10,丹参23,赤芍10,芒硝4,青皮18,乌梅 22。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散剂。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净选上述重量份的各组分,炮制备用,其中芒硝、鸡内金粉碎,将除大黄、芒硝、鸡内金的其他组分置于容器中,加水8倍量,浸泡120分钟,煎煮90分钟,煎煮液经四层纱布过滤后,滤液备用,残渣加水5倍量,煎煮55分钟,下入大黄后煎煮5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浓缩,然后加入等倍量的95%乙醇沉淀12小时,过滤,浓缩,然后再将经过粉碎的鸡内金、芒硝加入并粉碎成100目细粉,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散剂。将散剂分袋装,每袋25克;用法每日2袋,早晚分服。本专利技术药物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理气活血,消食导滞,通里攻下,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血瘀,湿热蕴积不化所致的脘腹胀痛,阵发性绞痛,厌食油腻的胆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炎等胆系疾病。胆结石的发病机理主要为湿热淤滞,胆失疏泄,气机郁阻,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 利胆排石,行气止痛。本专利技术药物各组分广东金钱草、茵陈蒿、桅子、虎杖、郁金、大黄清热利湿为君;积壳、槟榔行气下气,川楝子、木香疏肝行气止痛,鸡内金、山楂消食导滞为臣; 当归、丹参、赤芍活血化瘀,芒硝通里攻下为佐;青皮、乌梅入肝经行气利胆安蛔为使。将上述18味中药材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动物实验证明服药10分钟即可诱发家兔胆囊平滑肌收缩,45分钟达高峰并可持续2小时以上;临床病人服药次日可见胆囊内O.5-0. 7cm结石及泥沙样结石由肠道排出;大块结石经服药后变软,然后裂解松散成稀泥状,随粪便排出。下面就各项实验结果综述如下本专利技术药物对家兔胆囊收缩作用的影响在灌胃后10分钟即可看到各剂量组均有胆囊收缩频率的增加,45分钟达到高峰,可持续2小时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通胆排石中药颗粒确实可以诱发胆囊收缩,提高胆囊收缩率。本专利技术药物对金黄地鼠胆囊结石形成的预防作用利用高胆固醇饲料诱发金黄地鼠胆囊结石形成的动物模型,观察了通胆排石中药颗粒的药理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服用通胆排石中药颗粒可以明显降低胆囊结石的成石率,该药对金黄地鼠胆囊结石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对胆囊内胆固醇结石作用针对通胆排石中药颗粒和利胆排石片做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通胆排石中药颗粒较之利胆排石片收缩胆囊的作用更强,而且有较好的结石溶解作用,而利胆排石片收缩胆囊的作用不明显,也基本没有溶石作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抗炎、镇痛、抑菌试验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作用较弱;对多种炎症模型均有较好抗炎消肿作用;镇痛作用显著,优于鹅去氧胆酸。急、慢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胆排石中药颗粒临床安全度极大,可长期服用。经临床205例疗效观察一个月,男100例,女105例,年龄40岁以下105例,41到 65岁100例。其中肝胆管结石5例,胆总管结石25例,胆结石、胆囊炎175例。治疗结果治愈88例,显效43例,好转65例,中转手术者9例,可见结石完全排净率为43%,总有效率为 95. 6%ο本专利技术药物纯中草药精提,组方中采用多种具有促进胆囊收缩,改变胆汁成分,利胆溶石排石,消炎抑菌止痛的中草药剂,通过促进平滑肌收缩以增加胆压,胆汁流量,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调节胆固醇代谢,溶解胆固醇,从而达到溶石排石、预防结石形成的作用, 结石完全排净率达到43%,总有效率达到95. 6%,成本低廉,对于不愿或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或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易于接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一种治疗肝胆系统结石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广东金钱草20g,茵陈蒿22g,桅子20g,虎杖17g,郁金18g,大黄7g,枳壳15g,槟榔 16g,川楝子12g,木香6g,鸡内金12g,山楂20g,当归9g,丹参22g,赤芍llg,芒硝3g, 青皮16g,乌梅20g。将上述药物制成散剂。韩秋玲,女40岁,因上腹部剑突下疼痛,右上腹右腰背部剧痛,伴频繁呕吐,注射杜冷丁不见好转就诊。查剑突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白细胞总数32000/L,中性粒细胞83%,血淀粉酶2020u/L,尿淀粉酶3850u/L,即刻禁食输液,服用上述药物,每日两袋, 早晚分服。次日腹痛消失,排便两次,便中洗出数块大小不等的结石。血淀粉酶降至125u/ L,白细胞总数9600/L,中性粒细胞65%,一周治愈。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胆系统结石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广东金钱草25,茵陈蒿21,桅子17,虎杖18,郁金17,大黄6,枳壳17,槟榔18,川楝子10,木香7,鸡内金10,山楂22,当归10,丹参23,赤芍10,芒硝4,青皮18,乌梅 22。将上述药物制成散剂。赵桂兰,女,54岁,因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痛反复发作三次,畏寒发烧就诊。查剑突下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 + ),血淀粉酶914u/L,尿淀粉酶1840u/L, 白细胞总数9700/L,中性粒细胞95%,肝功能GPT169u/L,黄疸指数27u,胆红素4. 0mg%,凡登白试验阳性,诊断胆囊炎,胆结石,胆石性胰腺炎。服用上述药物颗粒2袋/日,早晚分服。一周后血象正常,血、尿淀粉酶正常,症状消失,大便中洗出玉米粒大小结石数个及一些细小结石。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胆系统结石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广东金钱草30,茵陈蒿20,桅子15,虎杖16,郁金16,大黄4,枳壳18,槟榔15,川楝子9,木香8,鸡内金9,山楂23,当归11,丹参25,赤芍12,芒硝5,青皮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范冬锁张燕孙其康余旭刘明敬王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