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292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7:04
为了以简单的结构来构造天线而无需使用专用天线元件,天线包括第一导体(2b(2d)),从起始点(4)到折叠点(3)具有第一线路长度;以及第二导体(2b(2d)),在从折叠点(3)到起始点(4)的方向上具有第二线路长度,并且在折叠点(3)处电连接至第一导体。此外,天线被配置为以下方式:使得利用第一天线长度来接收第一频率的第一接收信号,第一天线长度包括第一线路长度和第二线路长度;并且利用来接收第二频率的第二接收信号,第二天线长度仅包括第一线路长度和第二线路长度中的一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尤其涉及具有简单配置而无需专用天线元件的天线。
技术介绍
迄今,各种天线已经用作接收各种广播波的天线,诸如电视广播或调频广播。例如,偶极天线或八木-宇田天线通常用于接收电视广播或调频广播。另一方面,在室内、车内或路上接收各种这样的广播波或由广播波承载的信号的机会增大。在这些情况下,要求天线容易进行组装、安装等处理。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简单配置的天线元件的单极天线。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JP 2004-328364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包括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单极天线的传统天线必须包括接收无线电波的天线元件。换言之,还未设计出没有接收无线电波的专用天线元件的天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简单机制而不使用专用天线元件的天线。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研究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偶然发现了利用简单机制实现的天线,其具有较少数量的元件,无需设置专用天线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天线,其包括第一导体, 从起始点到折叠点具有第一线路长度;以及第二导体,在从折叠点到起始点的方向具有第二线路长度,并且在折叠点处电连接至第一导体。在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方面的天线中,所接收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信号由具有第一天线长度的导体接收,该第一天线长度与第一线路长度和第二线路长度的组合长度对应。并且,所接收的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信号由具有第二天线长度的导体接收,第二天线长度与第一线路长度和第二线路长度中的一个对应。因此,起始点用作馈电点,一个天线通过第一和第二导体接收具有第频率无线电波和具有第二频率的无线电波这两者。并且,由于可将接收无线电波所需要的天线长度缩短到比接收无线电波所需要的传统天线长度更短的长度,天线可被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通过简单的机制实现该天线,而无需使用专用天线元件。 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缆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2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缆天线的原理的示图;图3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缆天线的设计实例的示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缆天线与无线电波以第二频率共振时的等效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缆天线与无线电波以第一频率共振时的等效电路图;图6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图7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天线的谐振频谱实例的示图;图8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天线的第一线路长度设置为其一半时,电缆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图9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FM/VHF带内电缆天线的峰值增益的测量结果的示图和表格;图10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图1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天线的FM/VHF带内电压驻波比特性的实例的示图和表格;图12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FM/VHF带内电缆天线的峰值增益的测量结果的示图和表格;图13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UHF带内电缆天线的峰值增益的测量结果的示图和表格;图14为示出FM/VHF带内传统偶极天线的峰值增益的测量结果的示图和表格;图15为示出UHF带内传统偶极天线的峰值增益的测量结果的示图和表格;图16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FM/VHF带内电缆天线的峰值增益和平均增益的测量结果的示图和表格;图17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UHF带内电缆天线的峰值增益和平均增益的测量结果的示图和表格;图18A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变形例的电缆天线嵌入设备的主体内的实例的示图;图18B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变形例的该电缆天线嵌入设备的主体内的实例的示图;图19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变形例的安装在便携式终端上的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图20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变形例的安装在便携式终端上的天线在UHF带内的峰值增益的测量结果的示图和图表;图2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变形例的偶极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图22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变形例的偶极天线在FM/VHF带内的峰值增益的测量结果的示图和表格;图23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变形例的电缆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图M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变形例的电缆天线的线路长度的示图;图25为适应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变形例的电缆天线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频带的示意图;图沈为示出评估用偶极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没有折叠结构);图27为示出评估用偶极天线的电压驻波比特性的示图(没有折叠结构);图观为示出评估用偶极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具有一个折叠结构);图四为示出评估用偶极天线的电压驻波比特性的示图(具有一个折叠结构);图30为示出评估用偶极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具有两个折叠结构);图31为示出评估用偶极天线的电压驻波比特性的示图(具有两个折叠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后文中描述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后文中称为实施方式)。按照下列的顺序进行描述。1.描述天线的基本配置和基本原理2.第一实施方式(通过使用高频衰减组件确定天线的长度的配置的实例)3.第二实施方式(未使用高频衰减组件的配置的实例)4.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1.描述天线的基本配置和基本原理〉图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使用同轴线(同轴电缆)的电缆天线的配置实例的示图。图1中所示的电缆天线10由连接到连接器1的同轴线2构成,连接器1连接到接收器(未显示)。期望选择高频信号的损耗小的连接器作为连接器1。同轴线2的与连接到连接器1的一侧相反的前端部3由树脂(诸如人造橡胶)模制。在前端的内部,通过去除保护涂层加和屏蔽线2b (第一或第二导体)而露出芯组件2c (电介质)和芯线2d(第一或第二导体)。从芯组件2c延伸的芯线2d的前端通过焊接等连接到屏蔽线2b。中继部4形成在从前端部3到连接器的1侧的预定长度的位置处。也和前端部3 一样模制中继部4。在中继部的内部,通过去除同轴线2的保护涂层加和屏蔽线(外部导体)2b,从而露出芯组件2c (电介质)。中继部用作该实例的电缆天线10的馈电点Fp。使用这种配置,馈电点Fp(即起始点)和前端部3(即折叠点)之间的同轴线2(具体而言,屏蔽线2b和芯线2d)用作天线元件。连接到连接器1的同轴线2的屏蔽线2b用作地线(后文中称为GND),并且影像电流(电子影像电流)在屏蔽线2b内流动。S卩,由天线元件和电子影像构成λ/2偶极天线。此时,在用作天线元件的部分的屏蔽线2b和芯线2d之间,在起始点和折叠点之间存在等价的阻抗连接。低频率(第一频率)和高频率(第二频率)之间的阻抗值不同。在图中所示的配置中,根据潜在的容抗(电容分量),在频率高的一侧以高频率进行连接(短路电容耦合),从而获得较低的阻抗。结果,存在与两种频率对应的两种天线长度(两个共振)。后文中将参照图2描述等价地存在于用作天线元件的部分中的高频阻抗连接和天线长度之间的关系。在图2中,实线表示用作电缆天线10的天线的元件,两点·(黑圆圈) 表示前端部3的折叠部分。首先,接收高频率(第二频率)时,如图1以及图2的上图中所示,在上述阻抗连接部分(高频连接部分)内,在屏蔽线2b和芯线2d之间进行高电容耦合。进行这种电容耦合时,作为从馈电点Fp到折叠点的线路长度的第一线路长度Ll变成天线长度(第二天线长度),从而可接收无线电波。第一线路长度Ll等于从用作上述地线的部分的屏蔽线2b的切割部分到用作天线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野功高坪井觉今井正志石塚辉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