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95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离心分离机,是在排出滤饼的排出滑槽的滑槽入口侧配设开关自由的阻尼装置的离心分离机,其构成为,在离心分离工序中,从所述排出滑槽(8)排出所述滤饼,在机内清洗工序中,所述阻尼装置(9)的阻尼器(9D)覆盖所述排出滑槽(8)的滤饼入口侧,并防止清洗液及残留滤饼流出到所述排出滑槽(8)。从而,提供具有紧凑化设置空间的同时,压低设置成本的排出切换机构的离心分离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分离机,具体来说,涉及具有防止清洗液及残留滤饼的流出的阻尼装置的离心分离机。
技术介绍
以往,在离心分离机上,有圆锥型、挤压型等各种型号。其中,挤压式离心分离机在构成上具有分别转动的外圆筒篮及与此同轴配设的内圆篮筒、分别在这些的内面固定的金属网筛或平板筛、和将所述内圆筒篮向前方挤压并将所分离在外网筛上的滤饼挤压而排出的连续挤压式机构。该挤压式分离机,通过旋转在浆料的投入部周围具有的圆筒状的篮,介由配备在该篮的内周面上的网筛将滤液排出到外部的同时,在网筛的内侧形成滤饼,并由挤压机构挤压该滤饼(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如上述的离心分离机,通过一定时间的连续转动而形成滤饼,但是随着时间的经过,网筛上将发生堵塞。因此,在连续运行的间隔向网筛等喷射清洗液,解消网筛的堵塞的同时,定期进行诸如冲洗残留滤饼之类的清洗的机内清洗。另外,机内清洗也具有以下的目的,即,为使滤饼上不产生污染(污垢),需要可靠地分离例如滤饼和滤液的同时,使残留在网筛的滤饼在接下来的离心分离操作(过滤)时不混进。作为对应这样的清洗的构成,将滤饼接收槽从离心分离机底部的排出口取出,而代替滤饼槽,将清洗液浆料接收槽连接在排出口,并一同回收残留浆料与清洗液到清洗液浆料接收槽(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也可以将用于有选择地排出固体和液体的专用的排出切换装置设置在离心分离机的排出滑槽,而不是上述挤压式离心分离机,并由此切换排出路径,使得易于进行切换作业(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特许2936270号说明书(第2、3页、图1)专利文献2特开平10-76183号公报(第4、5页、图1)然而,在对应这样的以往的清洗的构成上,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在前者的技术上需要在形成在离心分离机上的排出滑槽有选择地连接滤饼接收槽和清洗液浆料接收槽的作业,且需要多位操作人,需要大量的劳力和工夫,故作业性恶劣,生产性低。另外,在后者的技术中,排出切换装置是大型装置,需要二维、三维的广阔的设置空间,并在设置场所上有严格的设置。另外,为了设置该装置,也需要基底,设置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具有紧凑化设置空间的同时,压低设置成本的排出切换机构的离心分离机。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如下。(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是离心分离机,是在排出滤饼的排出滑槽的滤饼入口侧配设有开关自由的阻尼装置的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离心分离工序中,从所述排出滑槽排出所述滤饼,在机内清洗工序中,所述阻尼装置的阻尼器覆盖所述排出滑槽的滤饼入口侧,并防止清洗液及残留滤饼流出到所述排出滑槽。通过在排出滤饼的排出滑槽的滤饼入口侧配设开关自由的阻尼装置的构成,只进行阻尼装置开关控制,就能够在机内清洗工序中防止清洗液及残留滤饼流出到排出滑槽,故需要另外设置排出切换装置。另外,在机内清洗工序中,清洗液及残留滤饼不流出到排出滑槽,因此,即使直接连结在例如,接下来的工序干燥机设备等,干燥器等的负荷也不上升。(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是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是在构成上具有旋转的圆筒篮、和固定在所述内面上的网筛,并将形成在所述网筛上的滤饼介由滤饼接收环从排出滑槽排出的离心分离机,构成上,在所述滤饼接收环的滤饼出口侧和所述排出滑槽的滤饼入口侧之间配设开关自由的阻尼装置,在离心分离工序中,将所述滤饼从所述排出滑槽排出,在机内清洗工序中,将所述阻尼装置的阻尼器覆盖所述排出滑槽的滤饼入口侧,从而防止清洗液及残留滤饼流出到所述排出滑槽。(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是在构成上具有分别旋转的外圆筒篮及与此同轴配设的内圆筒篮、这些分别固定在内面上的网筛、和将所述内圆筒篮向前方挤压,并将形成在外网筛上的滤饼挤压的连续挤压机构,并将所挤压的所述滤饼介由滤饼接收环从排出滑槽排出的离心分离机,在所述滤饼接收环的滤饼出口侧和所述排出滑槽的滤饼入口侧之间配设开关自由的阻尼装置,在离心分离工序中,将所述滤饼从所述排出滑槽排出,在机内清洗工序中,所述阻尼装置的阻尼器覆盖所述排出滑槽的滤饼入口侧,从而防止清洗液及残留滤饼流出到所述排出滑槽。(作用效果)技术方案2及3记载的专利技术起到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效果。(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是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在构成上具有气缸、与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活塞部件连结的杆、和与所述杆连结的阻尼器,并通过向所述气缸内供给空气,实现所述阻尼器的开关控制。(作用效果)通过向气缸内供给空气,而实现阻尼器的开关控制的构成,在开关阻尼器时,不需要由作业人的切换作业,从而提高作业性及生产性。另外,能够自动控制向气缸内的空气供给,能够顺序进行离心分离工序和机内清洗工序。(技术方案5中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记载的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在构成上具有覆盖所述滤饼入口侧的覆盖部、和与所述滤饼入口侧连通的开口部。(作用效果) 通过具有阻尼器覆盖阻尼器入口侧的覆盖部、和与所述滤饼入口侧连通的开口部,且向气缸内供给空气,移动活塞部件而控制阻尼器的开关,由以上所述的构成,构成上例如通过在离心分离工序中,使阻尼器的开口部位于滤饼入口侧的上方,能够将滤饼从排出滑槽排出,通过在机内清洗工序中,在阻尼器的覆盖部覆盖滤饼入口侧,能够防止清洗液及残留滤饼流出到排出滑槽。(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知,具有能够紧凑化设置空间的同时,能够压低设置成本,并能够可靠地有选择地排出固体和液体,能够直接连接在进行接下来的工序的机械(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机等)上的等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离心分离机的侧面·剖面图。图2是离心分离的正面剖面图(打开阻尼器的状态)。图3是离心分离的正面剖面图(关闭阻尼器的状态)。图4是阻尼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正面剖面图(打开阻尼器状态)。图5是阻尼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正面剖面图(关闭阻尼器的状态)。图6是用于说明离心分离工序和机内清洗工序的流程的说明图。图中,1-壳体、2-浆料供给管、6-滤液出口、8-排出滑槽、8A-板状部件、8B-嘴管、9-阻尼装置、9A-气缸、9B-活塞部件、9C-杆、9D-阻尼器、10-清洗液出口、11-外圆筒篮、11A-外网筛、11B-保持板、11C-支撑臂、12-内圆筒篮、12A-内网筛、12B-保持板、12C-挤压部、13-分配器板、14-第1个清洗液供给管、14A-清洗喷嘴、15-第2个清洗液供给管、15A-清洗喷嘴、16-滤饼接收环、16A-滤饼接收环托座、16B-排出管、19-阻尼装置、19A-气缸、19B-活塞部件、19C-杆、19D-阻尼器、30-主轴、31-挤压轴、32-活塞、33-滑轮、91-覆盖部、92-开口部、93-第1口、94-第2口、191-覆盖部、193-第1口、194-第2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离心分离机的整体构成)首先,根据图1,对离心分离机的实施方式中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离心分离机,在装置的前部对地固定圆筒形壳体1,在该壳体1内配设外圆筒篮11、和同轴上的内圆筒壳体12。在这些各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分离机,是在排出滤饼的排出滑槽的滤饼入口侧配设有开关自由的阻尼装置的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    按以下方式构成,即,    在离心分离工序中,从所述排出滑槽排出所述滤饼,    在机内清洗工序中,所述阻尼装置的阻尼器覆盖所述排出滑槽的滤饼入口侧,防止清洗液及残留滤饼流出到所述排出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根孝典本间秀雄栗田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月岛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