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包括二侧架及一设置在二侧架间的一第一座椅组。每一侧架包括一扶手、一第一脚件及一第二脚件、一手把,及一第一连动杆。该第一脚件及该第二脚件分别枢接到该扶手。该手把枢接该扶手,且下端可与该第一脚件可移离的卡合。该第一连动杆的前端枢接到该第二脚件,而相对于该前端的一端与该手把枢接。该第一座椅组可活动地设在该第一连动杆上,以使该第一连动杆在该手把在一展开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间旋转时带动该第一座椅组移动以及带动该第二脚件相对该扶手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9月30日、申请号为2009101797 . 4专利技术名称为“婴 JL车”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婴儿车,特别是一种利用连动杆带动座椅、顶篷机构以及脚靠件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一般常见的婴儿车为了方便携带,其通常会具有一车体收合机构,以允许使用者将婴儿车收合为一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物件,以利后续放置之用。此外,为了满足使用者对于婴儿车在性能上的种种需求,现今的婴儿车在车体结构设计上常会加入许多额外的辅助配件,以提升婴幼儿在乘坐时的舒适性,如用以遮蔽阳光的顶篷机构、可供婴幼儿踩踏或承靠双脚的座椅脚靠件结构等。然而,上述的辅助配件由于未具有与车体收合机构一起连动的机构设计,因此,在收合婴儿车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使用者许多的不便,举例来说,就顶篷机构而言,由于其无法随着车体收合机构的操作而连动地收合,因此,在操作车体收合机构以收合婴儿车之前,使用者若不先以手动的方式将顶篷机构相对于婴儿车的车体收折至一适当的角度,则容易导致顶篷机构与车体收合机构相互干涉而导致婴儿车无法收合的情况发生。同理,由于可供婴幼儿乘坐的座椅组往往未具有与车体收合机构一起连动的机构设计,因此,其相关元件(如背靠件、脚靠件等)亦容易导致与车体收合机构相互干涉的情况发生。即使在婴儿车收合过程中未发生上述与车体收合机构相互干涉的情况,未适当收合的顶篷机构以及座椅相关元件也会突出到已收合的婴儿车体之外,使整体体积增大造成使用者在携带上的不便。由上述可知,如何设计出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同时收合顶篷机构、脚靠件以及座椅相关元件的婴儿车收合机构实为目前婴儿车在车体设计上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连动杆带动座椅、顶篷机构以及脚靠件的婴儿车,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其包括二侧架及一设置在二侧架间的一第一座椅组,每一侧架包括一扶手;一第一脚件及一第二脚件,其分别枢接到该扶手;一手把,其枢接该扶手,且下端可与该第一脚件可移离的卡合;以及一第一连动杆,前端枢接到该第二脚件,相对于该前端的一端与该手把枢接;其中该第一座椅组可活动地设在该第一连动杆上,使该第一连动杆在该手把在一展开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间旋转时带动该第一座椅组移动以及带动该第二脚件相对该扶手旋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婴儿车则是利用顶篷机构与连动杆的连动以及脚靠件与座椅主体的连动以分别将顶篷机构以及脚靠件与座椅相关元件自动地收合于与婴儿车大致水平的位置上,进而解决上述的问题,如此一来,不仅可相对应地缩减婴儿车的收合体积以利后续婴儿车的放置,同时亦可允许使用者通过简单的操作,即能轻易地完成婴儿车的收合及展开,进而大大地提升婴儿车在车体收合上的操作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婴儿车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第二顶篷机构安装到第一连动杆上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手把相对扶手位于该展开位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婴儿车处于半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婴儿车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卡合块卡合于连动块的第二卡合结构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婴儿车16扶手20第二脚件24第二座椅组28第二顶篷机构32连动块36第二连动杆39座件41背靠件44底座48旋转轴件52卡合块56第二卡合结构60延伸区段A、B、C、D、E、F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收合机构设计可应用于婴儿车的两侧,以便使用者可快速地收合婴儿车,以下仅针对位于婴儿车一侧的各个元件结构进行描述,另一侧则是可以此类推或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其他适用的旋转机构与其配合,其相关说明不再赘述以求简化说明。请参照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婴儿车10的侧视图。婴儿车10包括二侧架12 (在图1中仅显示其中之一),每一侧架12包括一扶手16、一与扶手16枢接的第一脚件18、一与扶手16前端枢接的第二脚件20、一与扶手16后端枢接的手把30、一设置在手把 30下方的连动块32、一第一连动杆34,以及一第二连动杆36 ;第一脚件18及第二脚件20 分别枢接到扶手16 ;连动块32的一端与第一脚件18枢接到如图1所示的枢接点A,而第一连动杆;34与手把30以及连动块32的另一端则是共同枢接到如图1所示的枢接点B ;婴儿12侧架18第一脚件22第一座椅组26第一顶篷机构 30 手把 34 第一连动杆 38 座椅主体 40 套接件 42 脚靠件 46 顶篷装置 50 顶篷杆 54 第一卡合结构 58 储存装置枢接点车10还包括一第一座椅组22及一第二座椅组对,其分别设置在二侧架12之间;如图1所示,第一座椅组22设置在侧架12的后端,第二座椅组M设置在侧架12的前端,第一座椅组22包括一座椅主体38、一套接件40,以及一脚靠件42 ;座椅主体38包括一座件39及一与座件39枢接的背靠件41,背靠件41与手把30枢接,如此背靠件41即可在手把30旋转时相对于座件39旋转;套接件40可活动地套设在第一连动杆34上,而脚靠件42则是分别与座件39枢接到枢接点C以及与套接件40枢接到枢接点D,在此实施例中,脚靠件42优选地为一 U型管件,以供婴幼儿双脚踩踏或承靠之用,其二端分别与套设在二侧架12的第一连动杆34上的套接件40枢接到枢接点D,并在脚靠件42 二端下方处与座件39相枢接到枢接点C。至于结构与第一座椅组22相似的第二座椅组对,其一侧固定到第一连动杆34靠近前端处,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座椅组对的构造可采用与第一座椅组22相同的结构设计或是可为一常见的婴儿座椅(如图1所示),采用何种方式端视婴儿车10的实际应用而定。接着,请参阅图1及图2,婴儿车10还包括设置在二侧架12间的一第一顶篷机构 26以及一第二顶篷机构观,其分别位于第一座椅组22及第二座椅组M上方,图2为图1所示第二顶篷机构观安装于第一连动杆34上的示意图,第一连动杆34前端与第二脚件20枢接到枢接点E,相对前端处则与手把30相枢接,第一连动杆34的前部分可作为一座管以将第二座椅组M固定到其上。第二顶篷机构28枢接到第一连动杆34上对应第二座椅组M 的位置,第二连动杆36设置在第一连动杆34上方,其前端与第二脚件20枢接到枢接点F, 而后端则是与第二顶篷机构观枢接,由图2可知,就第二顶篷机构观的其中一端而言(另外一端可以此类推),第二顶篷机构观包括一底座44以及一枢设底座44上方的顶篷装置 46,底座44分别与第一连动杆34以及第二连动杆36枢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顶篷装置46 可为一般在婴儿车上常见的顶篷结构,举例来说,顶篷装置46可包括二顶篷杆50及固定于顶篷杆50 二端的旋转轴件48,旋转轴件48分别枢接到底座44上,而二顶篷杆50则是分别插接于二旋转轴件48,以使二顶篷杆50可分别相对底座44旋转,接着只要再将合适的篷布连接到二顶篷杆50之间,则完成组装,使用者可借助二顶篷杆50分别相对于底座44 的旋转以展开篷布遮盖第二座椅组对,从而达到遮蔽阳光或避免外界干扰的功效。除此之外,由图2可知,由于第二顶篷机构观分别枢接到第一连动杆34以及第二连动杆36,所以当第二脚件20相对扶手16旋转时,第二连动杆36就会随着第二脚件20的旋转带动第二顶篷机构观相对第一连动杆34旋转。至于第一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忠,
申请(专利权)人:宝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