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685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塔式起重机,包括底座、塔身以及回转机构,该回转机构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及位于所述上、下支座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的回转支承,该回转支承包括内圈以及与所述内圈转动配合的外圈,其中所述内圈与所述上支座固连,所述外圈与所述下支座固连,所述内圈与所述上支座通过定心结构对正回转中心的定心结构以及所述外圈与所述下支座的定心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又非常方便,工作量小,效率高成本低,很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塔式起重机的回转机构中上支座、回转支承以及下支撑的回转中心不易沿竖直方向对正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机械,特别涉及塔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塔式起重机一般包括底座、固设在底座上的塔身,设于塔身上的吊臂及平衡臂,在塔身上位于吊臂下方的位置具有一回转机构,该回转机构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及位于上、下支座之间的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包括内圈以及与内圈转动配合的外圈,其中内圈与上支座固连,外圈与下支座固连,现有技术中,由于回转支承的内外圈上下端面均为平面,与回转支承内外圈接触配合的对应上、下支座的端面均为平面,所以沿竖直方向对正上支座、回转支承及下支座的回转中心非常困难,再加上各部分又大又重更增加了中心对正的困难,如果回转中心对正不了,固定螺栓都无法旋入对应螺栓孔中,即使使用焊接强行将各部分固定,但是如果回转中心不是处在一条竖直直线上,运行时稳定性降低,甚至会发生危险,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反复地进行调整以求将各部分的回转中心对正,工作量非常大,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塔式起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塔式起重机的回转机构中上支座、回转支承以及下支撑的回转中心不易沿竖直方向对正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塔式起重机,包括底座、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塔身以及设于所述塔身上的回转机构,该回转机构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及位于所述上、下支座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的回转支承,该回转支承包括内圈以及与所述内圈转动配合的外圈,其中所述内圈与所述上支座固连,所述外圈与所述下支座固连,所述内圈与所述上支座通过定心结构对正回转中心,该定心结构为在所述内圈上端面与所述上支座下端面中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的中心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转动轴线重合的第一环形凹槽以及在另一个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转动插接定位配合的第一环状凸起,或者为在所述上支座的下端面上设置与所述回转支承内孔转动插接配合且转动轴线与所述上支座回转轴线重合的环状凸台;所述外圈与所述下支座的定心结构包括在所述外圈下端面与所述下支座下端面中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的中心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转动轴线重合的第二环形凹槽以及另一个面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转动插接定位配合的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的第一环形凹槽设于所述回转支承内圈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环状凸起设于所述上支撑的下端面上且该环状凸起的中心线与所述上支撑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的第二环形凹槽设于所述下支撑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环状凸起设于所述回转支承外圈下端面上且该环状凸起的中心线与所述下支撑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回转支承的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上沿圆周方向均勻分布至少两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螺栓穿孔,所述内圈通过螺栓穿孔中的固定螺栓与所述上支座实现固定,所述外圈通过旋螺栓穿孔中的固定螺栓与所述下支座实现固定。所述外圈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与动力源输出轴上齿轮啮合配合的轮齿。本技术通过塔式起重机中回转机构的上支座、下支座、以及回转支承中环状凸台与回转支承内孔或者环状凸起与环状凹槽的插接配合,很容易实现上支座、下支座以及回转支承的回转中心的对正,结构简单,安装又非常方便,工作量小,效率高成本低,很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塔式起重机的回转机构中上支座、回转支承以及下支撑的回转中心不易沿竖直方向对正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塔式起重机的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塔式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详细描述塔式起重机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广3所示,包括底座10、固设在10底座上的塔身11、设于该塔身11上的吊臂 12及平衡臂13以及设于塔身11上的回转机构14,该回转机构14包括上支座1、下支座2 及位于上、下支座1、2之间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的回转支承,该回转支承包括内圈4以及与内圈4转动配合的外圈3,其中内圈4与上支座1固连,外圈3与下支座2固连,所述内圈4 与所述上支座1通过定心结构对正回转中心,该定心结构为在所述上支座1的下端面上设置与所述回转支承内孔5转动插接配合且转动轴线与所述上支座1回转轴线重合的环状凸台7 ;所述外圈与所述下支座的定心结构包括在下支座2的上端面上设置的第二环形凹槽 6,以及在外圈3与下支座2上端面固定配合的的下端面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6插接定位配合的第二环状凸起8,该第二环形凹槽6的中心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转动轴线重合,该凸起8的中心线与下支座2的中心线重合;回转支承的所述内圈4和所述外圈3上沿圆周方向均勻分布至少两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螺栓穿孔15、16,内圈4通过螺栓穿孔16中的固定螺栓与上支座1实现固定,外圈3通过螺栓穿孔16中的固定螺栓与下支座2实现固定;外圈3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与动力源输出轴上齿轮啮合配合的轮齿9,在回转支承内外圈之间设有防尘密封环17。装配时,只需将上支座的环状凸台插接在回转支承的内孔中并将外圈的环状凸起插入下支座的环状凹槽中即可实现上支座、下支座以及回转支承的回转中心的对正,结构简单,安装又非常方便,工作量小,效率高成本低,很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塔式起重机的回转机构中上支座、回转支承以及下支撑的回转中心不易沿竖直方向对正的问题。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内圈与所述上支座的定心结构还可以为在内圈的上端面上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以及在上支座与内圈上端面固定配合的下端面上设置的与第一环形凹槽插接定位配合的第一环状凸起,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转动轴线重合,第一环状凸起的中心线与上支座的转动轴线重合。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内圈与所述上支座的定心结构还可以为在上支座下端面上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以及在所述内圈与上支座下端面固定配合的的上端面上设置的与第一环形凹槽插接定位配合的第一环状凸起。实施例4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均不同的是,在外圈下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且该第二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中心线重合,在下支座与外圈下端面固定配合的上端面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插接定位配合的第二环状凸起。实施例5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在上支座下端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且该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中心线重合,在所述内圈与上支座下端面固定配合的的上端面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插接定位配合的第一环状凸起;在外圈下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且该第二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中心线重合,在下支座与外圈下端面固定配合的上端面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插接定位配合的第二环状凸起。权利要求1.塔式起重机,包括底座、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塔身以及设于所述塔身上的回转机构, 该回转机构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及位于所述上、下支座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的回转支承,该回转支承包括内圈以及与所述内圈转动配合的外圈,其中所述内圈与所述上支座固连,所述外圈与所述下支座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与所述上支座通过定心结构对正回转中心,该定心结构为在所述内圈上端面与所述上支座下端面中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的中心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转动轴线重合的第一环形凹槽以及在另一个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转动插接定位配合的第一环状凸起,或者为在所述上支座的下端面上设置与所述回转支承内孔转动插接配合且转动轴线与所述上支座回转轴线重合的环状凸台;所述外圈与所述下支座的定心结构包括在所述外圈下端面与所述下支座下端面中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的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戈黄华李国臣张中凯张中义张铁锤袁林泽陈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长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