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顶织物的编织方法,在编织平台上方固定一个成型环和一个成型芯模,然后在所述编织平台的部分携纱器上挂有整根的纱线,在接下来的编织过程中,不断在编织平台的携纱器上增挂整根的纱线,使参与编织的纱线数量越来越多,并与封顶织物所需花节数量相适应,以编织成该封顶织物。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编织方法,编织封闭顶面的过程是纯三维(或纯二维)编织方法,编织物美观漂亮,均匀致密,无断纱,结构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封顶织物的方法,主要涉及三维编织方法,也可以适用于二维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尚没有纯粹的三维(或二维)编织方法,能够编织出具有封闭顶面的封顶织物,若采用制造一般管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来编织封顶结构,在该封顶结构的中心位置,将由于编织纱过多而阻碍编织过程的完成,使得封顶编织无法进行。鉴于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下述方式来解决请参阅公开号为CN1851083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其提供一种封顶三维织物及其织造方法,该封顶三维织物通过经纬纱交织实现,是一种机织结构,因此该方法也是一种机织方法。请再参阅公开号为CN201801711U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其提供一种在四周边缘预留纱线的整体多层顶部织物,是在传统的四步法三维五向或四步法三维六向编织结构中,在与编织纱垂直的方向引入衬纬纱,由编织纱与衬纬纱交织之处作为织物的顶部,因此,该方法类似于机织,并非纯编织方法,需要在现有编织机台上增加“引入衬纬纱”的装置和步骤,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专利技术意图提供一种纯三维(或纯二维)编织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图提供一种纯三维(或纯二维)编织方法,来编织封顶织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是在编织平台上沿径向设有至少两环携纱器,各环携纱器的数目均相等并为偶数,所述编织平台依照编织周期循环编织,并称半个所述编织周期为一个节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在所述编织平台上方固定一个成型环和一个顶部封闭且具有织物固定功能的成型芯模,所述成型环环绕设置在所述成型芯模的外围,所述芯模的尺寸以及形状均与所欲编织的封顶织物的封闭顶面的尺寸以及形状相同;将通过所述编织平台的中心点并将所述编织平台对称分割开的假想线称为初始中界线,将位于所述初始中界线的同一侧、位于同一环上、且连线平行于所述中界线的两个携纱器称为一对初始对称携纱器;步骤2 在靠近所述中界线的初始对称携纱器之间分别挂上整根的纱线,挂有纱线的携纱器所在列没有空携纱器,挂有纱线的携纱器所在列之间也没有空携纱器列,并且所述初始中界线两侧所挂上的纱线数量相等且相对于所述中界线对称布置;上述所有整根的纱线均经过所述成型环的相对的两侧并在芯模上被限定;经过上述挂纱步骤2之后,所述初始中界线两侧各形成一个空携纱器区,两个所述空携纱器区各具有偶数列空携纱器,并称位于同一空携纱器区的边缘列上并位于同一环上的两个空携纱器为分区对称携纱器;步骤3 添挂纱线,其又包括步骤3-1,根据编织规律,称所述编织平台上在下一节拍中将会与相邻的挂有纱线的携纱器产生交织运动关系的空携纱器为待挂纱携纱器,并且位于同一空携纱器区并位于同一环上的待挂纱携纱器将构成一对待挂纱的分区对称携纱器;步骤3-2,将整根的添挂纱线的两端分别挂在每一对所述待挂纱的分区对称携纱器上,使得所有能够与已有纱线形成交织的携纱器都挂满纱线,所述整根的添挂纱线均经过所述芯模的相对的两侧而被限定;步骤3-3,所述编织平台进行下一个节拍的编织动作,所述编织动作结束时所有的携纱器仍然呈列状排列;步骤4 重复上述步骤3,直至所述编织平台上所有的携纱器上均挂上了纱线;步骤5 继续编织,直至在所述芯模上成型出与所述芯模同样尺寸和形状的封闭顶面。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步骤5之后,将所述封闭顶面固定在芯模上,然后继续围绕芯模进行三维编织。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在步骤4中添加一个或者多于一个的分纱步骤4-1,其中所述的分纱步骤,是在重复上述步骤3 —次或数次后,当编织平台上某位置已挂满纱线的携纱器的列数达到二的整数倍且所述倍数大于一时,将所述位置的相邻的已挂满纱线的携纱器中的部分二的整数倍列数与剩余部分列数的携纱器相对挪移分隔开,以在所述编织平台上形成一个新的空携纱器区,并要求挪移之后的编织平台上的所有空携纱器区的列数均为偶数。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在步骤4中增加一个或者多于一个的调换操作步骤4-2,其包括步骤4-2-1,根据每个携纱器的运动方向,称所述编织平台上在下一节拍中将会与编织平台上的空携纱器产生交织运动关系的挂有纱线的携纱器为待调换携纱器,根据编织规律,位于同一空携纱器区并位于同一环上的待调换携纱器将构成数对待调换的分区对称携纱器;步骤4-2-2,将所述待调换的对称携纱器与步骤3中定义的所述待挂纱的对称携纱器的位置相互调换,其中,是将位于所述空携纱器区一侧的挂有纱线的携纱器与所述空携纱器区另一侧的空携纱器相互调换位置,从而使所述挂有纱线的携纱器越过所述空携纱器区后继续编织。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织方法是三维四向、三维五向、三维全五向、或者三维六向编织方法。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封顶织物的封闭顶面是平面或曲面。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织平台是二维编织平台或者三维编织平台。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织平台是圆形编织平台,所述圆形编织平台依照旋转法编织,称圆形编织平台的角轮每旋转180度为一个所述节拍。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织平台是由矩型编织平台组合成的能够编织圆形截面预型件的组合平台,所述组合平台依照四步法编织,称四步法中每运动两步为一个所述节拍。本专利技术的封顶织物及其制作方法的特点是整个封顶织物的所有部分都是纯粹的三维(或二维)编织结构,内部纱线结构均勻且所有纱线连续,在整个编织过程中,无需加减纱操作、预留纱线和使用其它辅助挂纱装置等,除了每运行一个节拍后机器停歇以便完成挂纱操作外,所有的编织过程与编织普通管形三维(或二维)编织物的过程完全一致。采用上述编织方法所编织出来的封闭顶面,其如图4所示,由于封闭顶面的中心位置参与的编织纱线较少,因此花节数较少,距离中心位置越远的位置处的花节数越多,经过合理设计,可以使得所有花节的宽度基本相同,这样从整体上来看,所述封闭顶面所有位置的厚薄比较均勻,不会产生纱线密度过大而导致厚度增加或无法编织的问题,也不存在纱线过少而导致厚度减小或出现漏洞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编织方法,编织封闭顶面的过程是纯三维(或纯二维)编织方法,编织物美观漂亮,均勻致密,无断纱,结构强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芯模、成型框、纱线与编织平台的相对位置示意图(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的步骤1的芯模平面形状示意图(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的步骤3的添挂纱线示意图;图4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编织出来的二分区添挂纱线时封闭顶面的花节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添加分纱步骤之前的操作平台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在添加分纱步骤之后的操作平台状态示意图,还表示调换操作之前的操作平台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在调换操作之后的操作平台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既能够在圆形三维编织平台10上实现,也可以在中空的矩形组合三维编织平台10上实现,为便于理解,仅以在圆形三维编织平台10上为例介绍其实现方法与步骤。为了使附图简明易于理解,以实心圆点表示圆形三维编织平台10上的带有纱线的携纱器位置,以空心圆点表示圆形三维编织平台10上的空的(未挂纱线)携纱器位置,关于旋转编织机及其圆形三维编织平台10的具体结构以及携纱器行走过程,请参阅本案申请人于2008年11月10日递交的CN2008102264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国,刘念,阚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阚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