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士龙专利>正文

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052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包括用于对微喷带进行挤压密封的两后压带轮以及实现对微喷带进行挤压密封和打孔的打孔压带轮和前压带轮;两后压带轮所在的轴线相平行,打孔压带轮和前压带轮所在的轴线相平行,在工作时后压带轮与前压带轮之间的微喷带处于充气状态;所述打孔压带轮上设置有在与打孔压带轮相贴合的微喷带壁上打孔的打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微喷带的单面、快速高效打孔,也有效地避免了眯孔、闭孔和不透孔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备具有结构合理、有益效果佳和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气式打孔方法和打孔设备生产出来的微喷带,可有效保证灌溉时微喷带内水的压力均衡,保证了田地灌溉的均匀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微喷带处于充气状态下进行单面打孔的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消压差微水灌溉网络是一个集节能、节水和微灌输水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其除了要求理论的正确、输水的可靠以及水头的稳定外,还必须保证系统的终端灌水器(即微喷带)上的出水孔大小一致、不能堵塞,才能保证整个灌溉网络出水均勻和稳定有效运行。例如专利号为200920089965. 7、技术名称为“一种消压差微灌网络设备”的中国技术专利,其中也明确指出了上述观点。微喷带作为微水灌溉网络的重要终端部件,不仅要求微喷带上的喷水孔要单面设置,而且还必须保证每个喷水孔都必须通透。但在微喷带上加工出水孔的过程中,由于还没有出现较为成熟的技术,喷水孔经常会出现眯孔、闭孔和不透孔的情况,这就会导致灌溉不均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良好的供水,也形成不了均勻的灌溉。现有的在微喷带上打孔技术,不是出现眯孔、闭孔和不透孔的情形,就会把微喷带打穿,使得微喷带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都有喷水孔,从而无法正常使用。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现有的打孔技术和打孔设备不够成熟;例如专利号为CN200620116^6. 8、技术名称为“微喷带打孔机”的技术专利,公开到了一种可以连续作业的微喷带打孔机,以克服现有的停顿打孔技术,其打孔原理是将同步梭置于微喷带内来实现打孔的。这种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将同步梭置入工件内,不仅繁琐,还不便于控制。其具有设备复杂、不便于使用和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微喷带处于充气状态下进行单面打孔的打孔设备。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包括用于对微喷带进行挤压密封的两后压带轮以及实现对微喷带进行挤压密封和打孔的打孔压带轮和前压带轮;两后压带轮所在的轴线相平行,打孔压带轮和前压带轮所在的轴线相平行,在工作时后压带轮与前压带轮之间的微喷带处于充气状态;所述打孔压带轮上设置有在与打孔压带轮相贴合的微喷带壁上打孔的打孔装置。两后压带轮在一处实现对微喷带的挤压密封,打孔压带轮和前压带轮在另一处形成对微喷带的密封,且打孔压带轮可对微喷带进行打孔。两处实现对微喷带密封的轮子所在的轴线均相并行,可有效地实现微喷带随着轮子的转动而运动,有利于实现对整个微喷带的打孔。在工作时后压带轮与前压带轮之间的微喷带处于充气状态,不仅可进行单面打孔;还可保证充气后的微喷带与打孔压带轮紧密贴合,既能实现打孔针的顺利打孔,并避免眯孔、闭孔和不透孔情形的发生,还能防止打孔后微喷带的漏气。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所述打孔装置包括设置于打孔压带轮上的多个凸齿、多个打孔针和多个出针孔以及使打孔针产生动作的压力杆;所述凸齿在打孔压带轮上呈环形分布且相邻两凸齿之间形成凹槽,出针孔设置在打孔压带轮的侧面上,打孔针的位置与凹槽相对应;所述压力杆一端伸入到打孔针和凸齿的上方,另一端连接有可迫使压力杆紧压凸齿和打孔针的拉力弹簧。压力杆通过拉力弹簧的作用,实现对凸齿和打孔针的压力作用;打孔针的位置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以便压力杆位于凹槽位置时可以对打孔针产生压力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打孔压带轮的转动,压力杆会由与凸齿相接触的位置转动到凹槽中,转动到凹槽中时令打孔针向下运动实现对微喷带的打孔作用;接着,随着打孔压带轮的运动实现连续打孔作业。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所述打孔针包括用于与压力杆相配合的针帽、用于对微喷带进行单面打孔的针头以及用于连接针帽与针头的环形柱,所述环形柱的外围设置有使打孔针进行复位的回位弹簧。压力杆的作用力作用在针帽上,针头实现对微喷带的直接打孔,回位弹簧实现整个打孔针的回位作用。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所述打孔针和出针孔在打孔压带轮的侧面上成斜线分布。打孔针和出针孔在打孔压带轮上成斜线方向分布,使得在微喷带的单面上打出来的孔也成斜线方向分布,有利于实现均勻灌溉。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在两后压带轮与打孔压带轮(3)和前压带轮之间形成的充气段微喷带的长度为40cm 160cm。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包括用于对两后压带轮、打孔压带轮和前压带轮进行固定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喷带的放带轮、用于收集打孔后微喷带的收带轮以及设置于后压带轮与前压带轮之间的导向轮,导向轮上设置有与微喷带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打孔压带轮和收带轮均为主动轮;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给微喷带进行充气的充气管。机架实现固定和支撑作用,放带轮和收带轮分别用于放置打孔前和打孔后的微喷带,导向轮可有效地保证微喷带正确地进入到打孔压带轮与前压带轮之间。 打孔压带轮采用主动形式,有利于打孔的正常进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打孔方法,通过先向微喷带内注入空气, 再进行单面打孔,既保证了微喷带的单面打孔,不会造成两侧面都被打穿情况的发生,也有效地避免了以往眯孔、闭孔和不透孔情况的发生。本技术的打孔设备,通过设置实现对微喷带进行密封的两后压带轮以及打孔压带轮和前压带轮,并在打孔压带轮上设置可对微喷带进行单面打孔的打孔装置;有效地形成了微喷带充气段,并可对微喷带充气段进行打孔作业,有效地实现了微喷带的单面、快速高效打孔,也有效地避免了眯孔、闭孔和不透孔情况的发生。本技术的设备具有结构合理、有益效果佳和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采用本技术的充气式打孔方法和打孔设备生产出来的微喷带,可有效保证灌溉时微喷带内水的压力均衡,保证了田地灌溉的均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方法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打孔设备中打孔压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打孔压带轮与前压带轮相配合之后的局部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打孔压带轮与前压带轮相配合之后的局部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打孔设备中打孔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利用本技术的方法或设备加工出来的带孔微喷带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利用本技术的方法或设备加工出来的带孔微喷带进行灌溉作业时的工作状态图。图中1、2后压带轮,3打孔压带轮,4前压带轮,5打孔针,6凸齿,7凹槽,8压力杆, 9微喷带,10机架,11充气管,12放带轮,13收带轮,14导向轮,15拉力弹簧,16固定台,17 支架,18出针孔,19水柱,20地面;5-1针帽,5-2环形柱,5-3针头,5-4回位弹簧,9_1充气前微喷带,9-2充气段微喷带,9-3打孔后微喷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方法进行说明,图1给出了本技术的微喷带充气式打孔方法的原理图,其包括以下步骤a.挤压密封,选取待打孔微喷带的一端,在该端相邻A、B两处均用挤压装置进行密封,以便在没有打孔之前A处两侧以及B处两侧的微喷带均不相通;并设A处位于B处的前端;该步骤中采用的挤压装置为两相互配合的滚动轮,以便对微喷带进行挤压密封。b.充气,向A处和B处之间的微喷带中充入气体,以便使AB段微喷带的上壁和下壁不相接触;这样就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充气前微喷带 (9-1)、充气段微喷带(9-2)和打孔后微喷带(9-3)。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龙李珂刘康
申请(专利权)人:刘士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