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035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用于盛装液体的垂直容器管(1)以及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所述垂直容器管(1)底端连通的用于盛装液体的水平容器管(2),所述水平容器管(2)内设置有用以调节液体的流动速率的阻尼孔(7)。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完全实用;2.能够通过调整阻尼器液体质量、振荡频率与阻尼有效地降低其扭转向的振动,而且其制作简单和便于安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地震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高裂度的地震力常常引起大量建筑物破坏、倒塌,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风灾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破坏作用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尽管与地震作用相比,风对建筑结构的作用虽然不能引起结构的完全倒塌或者重大的破坏,但是风引起的振动会影响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尤其是高层建筑结构的局部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风荷载也成为控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荷载之一,其引起的振动必须被重视。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结构高度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我国已经建成数万座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这些建筑投资大多在上千万乃至上亿元,且往往作为城市的地标建筑位于人口比较密集的中心地带,因此如果这些建筑遭受破坏或者不能正常使用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果将十分严重。在这样的现实问题面前,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控制地震与风荷载引起的建筑结构振动和大幅变形就成为工程结构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传统的方法只是针对结构本身的特点,采用增大结构刚度、增加建筑材料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往往会受到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因此,在结构上安装控制装置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问题。阻尼器正是这样一种安装于结构之上能够有效控制结构振动的控制装置。目前国内外研究使用的各种阻尼器,对于控制结构水平振动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结构的扭转向振动控制效果较差或没有效果。而建筑结构的扭转振动,尤其是风致扭转振动发生的频率高,对于居住者的舒适度影响较大,应该设计一种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且十分有效的装置来控制结构的扭转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调整阻尼器液体质量、振荡频率与阻尼有效地降低其扭转向的振动,而且其制作简单和便于安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用于盛装液体的垂直容器管以及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所述垂直容器管底端连通的用于盛装液体的水平容器管,所述水平容器管内设置有用以调节液体的流动速率的阻尼孔。在上述的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所述水平容器管为一个,所述垂直容器管为两个,该两个垂直容器管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水平容器管的两端连通。在上述的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所述水平容器管和垂直容器管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水平容器管为一个圆周角大于180°小于360°的弧形管。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所述水平容器管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水平容器管和第二水平容器管;所述垂直容器管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垂直容器管、第二垂直容器管、第七垂直容器管和第八垂直容器管;所述第一水平容器管和第二水平容器管均为弧形;第一垂直容器管底端与第一水平容器管一端连通,第七垂直容器管与第一水平容器管另一端连通;第二垂直容器管底端与第二水平容器管一端连通,第八垂直容器管底端与第二水平容器管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垂直容器管底端贴靠在第二垂直容器管底端;所述第七垂直容器管底端贴靠在第八垂直容器管底端。在上述的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所述第一水平容器管、第二水平容器管、第一垂直容器管、第二垂直容器管、第七垂直容器管和第八垂直容器管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第一水平容器管和第二水平容器管内均设置有用以调节液体的流动速率的阻尼孔。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所述水平容器管为四个,分别为第三水平容器管、第四水平容器管、第五水平容器管和第六水平容器管;所述垂直容器管为八个,分别为第三垂直容器管、第四垂直容器管、第五垂直容器管、第六垂直容器管、第九垂直容器管、第十垂直容器管、第十一垂直容器管和第十二垂直容器管;所述第三水平容器管、第四水平容器管、第五水平容器管和第六水平容器管一端分别与第三垂直容器管、第四垂直容器管、第五垂直容器管和第六垂直容器管底端连通;所述第三水平容器管、第四水平容器管、第五水平容器管和第六水平容器管另一端分别与第九垂直容器管、第十垂直容器管、第十一垂直容器管和第十二垂直容器管底端连通;所述第三垂直容器管、第四垂直容器管、第五垂直容器管和第六垂直容器管底端分别贴靠在第十二垂直容器管、第九垂直容器管、第十垂直容器管、第十一垂直容器管底端。在上述的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所述第三垂直容器管、第四垂直容器管、第五垂直容器管、第六垂直容器管、第九垂直容器管、第十垂直容器管、第十一垂直容器管、第十二垂直容器管、第三水平容器管、第四水平容器管、第五水平容器管和第六水平容器管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第三水平容器管、第四水平容器管、第五水平容器管和第六水平容器管内均设置有用以调节液体的流动速率的阻尼孔。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完全实用;2.能够通过调整阻尼器液体质量、振荡频率与阻尼有效地降低其扭转向的振动,而且其制作简单和便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垂直容器管1、水平容器管2、第一水平容器管3、第二水平容器管4、第一垂直容器管5、 第二垂直容器管6、第七垂直容器管16、第八垂直容器管17、阻尼孔7、第三水平容器管8、第四水平容器管9、第五水平容器管10、第六水平容器管11、第三垂直容器管12、第四垂直容器管13、第五垂直容器管14、第六垂直容器管15、第九垂直容器管18、第十垂直容器管19、 第十一垂直容器管20、第十二垂直容器管21。实施例1:一种环形可调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用于盛装液体的垂直容器管1以及一个两端与垂直容器管1底端连通的用于盛装液体的水平容器管2,水平容器管2内设置有用以调节液体的流动速率的阻尼孔7,该两个垂直容器管1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水平容器管2的两端连通,水平容器管2和垂直容器管1的截面均为圆形,水平容器管2为一个圆周角大于180°小于360°的弧形管。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水平容器管2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水平容器管3和第二水平容器管 4 ;垂直容器管1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垂直容器管5、第二垂直容器管6、第七垂直容器管16 和第八垂直容器管17 ;第一水平容器管3和第二水平容器管4均为弧形;第一垂直容器管5 底端与第一水平容器管3 —端连通,第七垂直容器管16与第一水平容器管3另一端连通; 第二垂直容器管6底端与第二水平容器管4 一端连通,第八垂直容器管17底端与第二水平容器管4另一端连通;第一垂直容器管5底端贴靠在第二垂直容器管6底端;所述第七垂直容器管16底端贴靠在第八垂直容器管17底端。所述第一水平容器管3、第二水平容器管 4、第一垂直容器管5、第二垂直容器管6、第七垂直容器管16和第八垂直容器管17截面均为正方形;第一水平容器管3和第二水平容器管4内均设置有用以调节液体的流动速率的阻尼孔7。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水平容器管2为四个,分别为第三水平容器管8、第四水平容器管 9、第五水平容器管10和第六水平容器管11 ;垂直容器管1为八个,分别为第三垂直容器管 12、第四垂直容器管13、第五垂直容器管1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枢果王述良邹良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