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金洪专利>正文

一种待染色绞纱的缝纫编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5937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待染色绞纱的缝纫编绞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缝纫扎绞机的机头处设置有引线针针杆、引线针和悬空钩针针杆、悬空钩线针,所述的引线针针杆做垂直上下运动和水平左右运动,悬空钩线针针杆做水平左右运动,同时悬空钩线针在长丝线束上下面做旋转运动;通过一系列运动和重复,形成待染色绞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缝纫编绞方法为无底线缝纫编绞方法,改变现有缝纫技术在缝纫过程中需底线或下钩线机构的缺陷,降低缝纫条件,节约成本,实现内面狭小或无法进入的缝纫物从表面自由缝纫,弥补了现有编绞设备的工艺缺陷,可实现机械自动化的连续编绞,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染色工业中待染色原料的编绞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纺织工业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所用的将长丝线束编绞成待染色绞纱的编绞方法是手工插指编绞,其结构形式为上下单线串联式。编绞时必须预留足够反串尾线,原线端属于固定端,因而无法实现连续编绞,现有方法阻碍自动连续编绞的推行。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 8. 18公开了一项申请号为200920297415. 4,名称为“适用于自动编绞机的钩底线机构”的技术专利,其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编绞机的钩底线机构,涉及自动编绞机
,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的编绞推杆,编绞推杆与编绞伸臂连接,所述编绞伸臂上设置有钩底线杠杆,钩底线杠杆与钩底线滑枕铰接,钩底线滑枕上设置有作竖直上下运动的钩底线镊组件,钩底线杠杆和钩底线滑枕在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拉下,钩底线镊组件作竖直上、下运动,从而将待成绞绞框需编绞部位的丝线下方的底线钩上来。另外,同日还公开了一项申请号为20092(^97416. 9,名称为“适用于自动编绞机的送底线机构”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自动编绞机的送底线机构,涉及自动编绞机
,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的底线推杆,底线推杆的端部设置有夹持底线的底线镊夹,底线推杆和底线镊夹在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拉下作推拉往复运动,所述底线推杆支承在送底线滑轨上。本技术解决了手工送底线速度慢,效率低,还容易出现差错的技术问题,并且将本技术应用于编绞机上后,使人工编绞变为自动编绞,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充分满足了下道工序的需要,降低了人工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上述两个专利中,所提及的自动编绞方式都是采用的缝包机式的有底线编绞法, 不能实现内面狭小或无法进入的缝纫物从表面自由缝纫,且以上现有的编绞方法不能实现自动化连续编绞,是编绞自动化进程推进的严重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实现机械自动化的编绞方法,特别是提供一种纺织工业的将长丝线束编绞成待染色绞纱的编绞方法,本方法解决手工插指钩底编绞技术难度大、速度慢、效率低且不能实现内面狭小或无法进入的缝纫物从表面自由缝纫等问题,弥补现有编绞设备的缺陷,实现简单化、机械化自动连续编绞。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其特征在于在缝纫扎绞机的机头处设置有引线针针杆,引线针针杆下端向下垂直方向设置有带孔引线针,同时缝纫扎绞机的机头处还设置有悬空钩线针针杆,其上设置有圆弧形的悬空钩线针;所述的引线针针杆做垂直上下运动和水平左右运动,悬空钩线针针杆做水平左右运动,同时悬空钩线针在长丝线束上下面做旋转运动;初始状态下,引线针针杆在悬空钩线针针杆的正上方,所述的悬空钩线针在悬空钩线针针杆右侧,且圆弧突起处朝上;所述的长丝线束通过上述机构的运动编绞成待染色绞纱。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具体步骤包括A、当编绞开始时,引线针针杆带动引线针向下运动,编绞线由引线针牵引,从长丝线束上面刺入长丝线束下面;悬空钩线针针杆向右水平移动一个针距,同时悬空钩线针向下顺时针方向旋转,进入长丝线束下方,钩住编绞线;B、悬空钩线针顺着原路逆时针旋转回到步骤B的位置,将编绞线带到长丝线束上面形成第一个圈;C、引线针向上垂直运动回到长丝线束上面,然后向右水平移动一个针距,带着编绞线到达第一个圈,再向下垂直运动,将编绞线再次带入长丝线束下面,穿过第一个圈,形成第二个圈;D、悬空钩线针针杆向右水平运动一个针距,退出第一个圈,并将其套在引线针上,悬空钩线针针杆回到引线针针杆正下方,完成第一针,准备进入下一针的循环运动;E、悬空钩线针向下顺时针方向旋转,进入长丝线束下方,钩住第二个圈,进行第二针的运动,重复前面的工序,所述的长丝线束编绞成待染色绞纱。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引线针和悬空钩线针在长丝线束上面同一水平位置上。在步骤A中所述的悬空钩线针进入长丝线束下方,钩住编绞线是指顺着引线针针尖外侧进入并钩住编绞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转是指旋转160 200度。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编绞方法弥补了现有编绞设备的工艺缺陷,不受分绞道数(一个引线针距)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限制,可连续重复进行,可实现机械自动化的连续编绞,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编绞方法为无底线缝纫编绞方法,采用了悬空钩线针的技术,改变现有缝纫技术在缝纫过程中需底线或下钩线机构的缺陷,降低缝纫条件,节约成本,实现内面狭小或无法进入的缝纫物从表面自由缝纫,达到扎绞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的;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编绞方法将某些手工扎绞、手工束物中的人工解脱出来,实现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编绞方法示意图2 7为本专利技术编绞方法步骤分解附图标记1为引线针针杆、2为引线针、3为悬空钩线针针杆、4为悬空钩线针、5为长丝线束、6为第一个圈、7为第二个圈。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包括以下工艺步骤4A、根据图2在缝纫扎绞机的机头处设置有引线针针杆1,引线针针杆1下端向下垂直方向设置有带孔引线针2,同时缝纫扎绞机的机头处还设置有悬空钩线针针杆3,其上设置有圆弧形的悬空钩线针4 ;所述的引线针针杆1做垂直上下运动和水平左右运动,悬空钩线针针杆3做水平左右运动,同时悬空钩线针4在长丝线束5上下面做旋转运动;初始状态下,引线针针杆1在悬空钩线针针杆3的正上方,所述的悬空钩线针4在悬空钩线针针杆3 右侧,且圆弧突起处朝上;B、根据图2、图3当编绞开始时,引线针针杆1带动引线针2向下运动,编绞线由引线针牵引,从长丝线束5上面刺入长丝线束5下面;悬空钩线针针杆3向右水平移动一个针距,同时悬空钩线针4向下顺时针方向旋转,进入长丝线束5下方,钩住编绞线;C、根据图3、图4悬空钩线针4顺着原路逆时针旋转回到步骤B的位置,将编绞线带到长丝线束5上面形成第一个圈6 ;D、根据图4、图5引线针2向上垂直运动回到长丝线束5上面,然后向右水平移动一个针距,带着编绞线到达第一个圈6,再向下垂直运动,将编绞线再次带入长丝线束5下面,穿过第一个圈6,形成第二个圈7 ;E、根据图5、图6悬空钩线针针杆3向右水平运动一个针距,退出第一个圈6,并将其套在引线针2上,悬空钩线针针杆3回到引线针针杆1正下方,完成第一针,准备进入下一针的循环运动;F、根据图6、图7悬空钩线针4向下顺时针方向旋转,进入长丝线束5下方,钩住第二个圈7,进行第二针的运动,重复前面的工序,所述的长丝线束5编绞成待染色绞纱。在步骤A中所述的引线针1和悬空钩线针3在长丝线束5上面同一水平位置上。在步骤B中所述的悬空钩线针3进入长丝线束5下方,钩住编绞线是指顺着引线针1针尖外侧进入并钩住编绞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转是指旋转160度。实施例2,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根据图2在缝纫扎绞机的机头处设置有引线针针杆1,引线针针杆1下端向下垂直方向设置有带孔引线针2,同时缝纫扎绞机的机头处还设置有悬空钩线针针杆3,其上设置有圆弧形的悬空钩线针4 ;所述的引线针针杆1做垂直上下运动和水平左右运动,悬空钩线针针杆3做水平左右运动,同时悬空钩线针4在长丝线束5上下面做旋转运动;初始状态下,引线针针杆1在悬空钩线针针杆3的正上方,所述的悬空钩线针4在悬空钩线针针杆3 右侧,且圆弧突起处朝上;B、根据图2、图3当编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洪贾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金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