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继仁专利>正文

逆转向磁场梯度增强型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937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转向磁场梯度增强型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由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改进而成,其特征在于在磁系中沿筒体的逆转方向的第一极(15)至第五极(19)从下层至上层分别设逐步增多的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使磁场具有明显的梯度,且磁场强度有明显增强。该磁选机,由于磁系磁场从第一极至第五极有了明显的低、中、高的梯度,同时,磁场强度有了明显的加强,因此,可相对高、中、低的磁性铁矿进行分选,提高精矿品位,使不能回收的部分强磁性矿物和中磁性矿物以及大量流失的中磁性矿物及大量流失的弱磁性矿物、难选弱磁性矿物得到较多的回收,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回收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逆 转向磁场梯度增强型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
技术介绍
铁矿是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原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铁矿资 源不断被开采,易选的强磁铁矿相对减少,入选的贫杂中、弱、低磁性难选矿 物大量增加。当前,国内外对中、弱、低磁性矿物的分选采用了电强磁磁选机 及相关技术上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分选效果仍不理想,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面对有限的资源,提高铁矿资源的利用率,研制一种具有高效分选效果、生产 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磁选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永磁筒式 半逆流型磁选机,由机架、转动筒体、磁系、底箱、给矿箱、吹散水管、清洗 水管、接矿板、精矿槽、尾矿管构成,在底箱的中部设上流口,从上流口至接 矿板的上口为顺流道,从上流口至尾矿管的入口为逆流道,故称为半逆流型, 给矿箱和吹散水管设在底箱的入口端,使矿浆在吹散水管的作用下进入底箱, 接矿板及清洗水管设在底箱的出口端,在清洗水管和接矿板的作用下,使选出 的精矿进入精矿槽,转动筒体的底壁置于底箱中,使转动筒体的底壁始终处于 流动的矿浆内,磁系大多数设五极,均通过固定架固定在转动筒体内的中心固 定轴上,沿转动筒体的逆转方向顺序偏为第一极、第二极、第三极、第四极、 第五极,每极设二排磁块摞,沿转动筒体的逆转方向顺序编为第一排、第二排, 每排的磁块摞数以从中心固定轴的一端排至另一端为宜,每个磁块摞共设八层,按从下至上的顺序编为第一层至第八层,用螺杆串联固定,其磁系均为铁氧体 等弱磁性材料制成,这种磁选机的缺点是由于磁场强度较弱,在实际分选中, 往往有部分强磁性易选矿物流失,磁场梯度较低,所以,不能回收,由于中、 弱磁性矿物的磁性较弱,所以,对中、弱磁性矿物难以选入,分选效果差,造 成大量的金属流失,导致资源浪费。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有的厂家在磁系的第 三极、第四极、第五极的第一层或第一层至第二层设为强磁铁块,(如XCTB01O5OX21OO型和MDXB型磁选机),但这种设了强磁铁块的磁系,其磁 场强度仍然偏低,而且设的强磁铁块均为同一分布,在一层中无间隔,沿逆转 方向无增减,故仍无明显的磁场梯度变化,所以,对中、弱、低磁性难选矿物 分选效果仍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磁块沿轴向强、弱间隔,沿逆转方向 磁场梯度明显加强来提高选矿分选效果,使铁矿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回收 利用,特别是能对难选的中、弱、低磁性矿物有效分选,且生产成本低的逆转 向磁场梯度增强型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逆转向磁场梯度增强型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由机架、转动筒体、磁系、底箱、给矿箱、吹 散水管、清洗水管、接矿板、精矿槽、尾矿管构成,在底箱的中部设上流口, 从上流口至接矿板的上口为顺流道,从上流口至尾矿管的入口为逆流道,给矿 箱和吹散水管设在底箱的入口端,使矿浆在吹散水管的作用下进入底箱,接矿 板和清洗水管设在底箱的出口端,在清洗水管和接矿板的作用下,使选出的精 矿进入精矿槽,转动筒体的底壁置于底箱中,磁系共设五极,均通过固定架固定在转动筒体内的中心固定轴上,沿转动筒体的逆转方向顺序编为第一极、第 二极、第三极、第四极、第五极,每极设并列的二排磁块摞,沿转动筒体的逆 转方向顺序编为第一排、第二排,每排的磁块摞数以从中心固定轴的一端排至 另一端为宜,每个磁块摞共设八层,按从下至上的顺序编为第一层至第八层, 用螺杆串联固定,其特征在于在磁系中第一极和第二极的第一层分别为强磁块 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从第二层至第八层分别为弱磁块排列层;第三极第一层 至第二层为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且间隔距离相同,第三层至第八层为 弱磁块排列层;第四极第一层至第三层为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且间隔 距离相同,第四层至第八层为弱磁块排列层;第五极第一层至第七层为强磁块 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且间隔距离相同,第八层为弱磁块排列层,使磁系的磁 场强度从第一极至第五极形成明显的磁场梯度,逐渐加强,强磁铁矿在顺流道 处,由较弱的磁场带动流出,流至清洗水管时,在清洗水管的冲洗下,使选出 的铁矿浆经接矿板进入精矿槽,经在顺流道选后的磁性较弱的铁矿及中间的不 完全氧化的铁矿沿逆流道逆流,进入第三极至第五极的强磁场及磁场梯度较大 区,使逆流道内的磁性较弱和中间的不完全氧化的的矿物在逆流过程中,被强 磁场吸引,并随转动筒体的转动带入顺流道,由于此时在弱磁性铁矿产生了剩 磁,所以提高了其磁性,故能在第一极和第二极相对较弱磁系的作用下,进一 步的入选,从而既保证了选矿品位的质量,又提高了分选效率。本技术还 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一层的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 层分别设在第一极的第二排和第二极的第二排,每间隔一摞弱磁块摞设一摞第 一层为强磁块摞;所述的第三极第一层至二层的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设 在第三极的第二排,每间隔一摞弱磁块摞设一摞第一层至第二层为强磁块摞;所述的第四极第一层至第三层的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设在第四极的第二 排,每间隔一摞弱磁块摞设一摞第一层至第三层为强磁块摞;所述的第五极第 一层至第七层的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设在第五极的第二排,每间隔一摞 弱磁块摞设一摞第一层至第七层为强磁块摞;第一极和第五极的强磁块和弱磁 块其长度均为沿转动筒体的径向排列;第二极、第三极、第四极的强磁块和弱 磁块其长度均为沿转动筒体轴向排列;所述的强磁块采用钕、铁、硼稀土高强 永磁材料制作,具有对磁性物料有强大的磁吸力;所述的弱磁块采用锶、铁氧 体弱永磁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相比, 由于在磁系中从第一极至第五极逐渐增加了强永磁块数量,且沿轴向强弱间隔 布设,使磁系磁场从第一极至第五极有了明显的低、中、高的梯度,同时,磁 场强度有了明显的加强,因此,可相对高、中、低的磁性铁矿进行分选,有利 于精矿品位的提高,经对比试用,在磁铁性矿物单位分离的情况下,精矿品位 可达60%左右,优于强电磁选和重选精矿品位,使弱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 不能回收的部分强磁性矿物和中磁性矿物以及大量流失的中磁性矿物得到充分 回收,使大量流失的弱磁性矿物及大量流失的难选弱磁性矿物得到较多的回收, 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回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磁系前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磁系第一极至第五极的第一层展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该逆转向磁场梯度增强型永磁筒式半 逆流型磁选机,由机架ll、转动筒体l、磁系、底箱9、给矿箱6、吹散水管4、 清洗水管5、接矿板7、精矿槽8、尾矿管10构成,在底箱9的中部设上流口 12,从上流口 12至接矿板7的上口为顺流道13,从上流口 12至尾矿管10的入 口为逆流道14,给矿箱6和吹散水管4设在底箱9的入口端,接矿板7和清洗 水管5设在底箱9的出口端,转动筒体l的底壁置于底箱9中,磁系共设五极, 均通过固定架固定在转动筒体1内的中心固定轴2上,沿转动筒体1的逆转方 向顺序编为第一极15、第二极16,第三极17、第四极18、第五极19,每极设 并列的二排磁块摞,沿转动筒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转向磁场梯度增强型永磁筒式半逆流型磁选机,由机架(11)、转动筒体(1)、磁系、底箱(9)、给矿箱(6)、吹散水管(4)、清洗水管(5)、接矿板(7)、精矿槽(8)、尾矿管(10)构成,在底箱(9)的中部设上流口(12),从上流口(12)至接矿板(7)的上口为顺流道(13),从上流口(12)至尾矿管(10)的入口为逆流道(14),给矿箱(6)和吹散水管(4)设在底箱(9)的入口端,接矿板(7)和清洗水管(5)设在底箱(9)的出口端,转动筒体(1)的底壁置于底箱(9)中,磁系共设五极,均通过固定架固定在转动筒体(1)内的中心固定轴(2)上,沿转动筒体(1)的逆转方向顺序编为第一极(15)、第二极(16)、第三极(17)、第四极(18)、第五极(19),每极设并列的二排磁块摞,沿转动筒体(1)的逆转方向顺序编为第一排、第二排,每个磁块摞共设八层,按从下至上的顺序编为第一层至第八层,用螺杆(3)串联固定,其特征在于在磁系中第一极(15)和第二极(16)的第一层分别为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15a、16a),从第二层至第八层分别为弱磁块排列层(15b、16b);第三极(17)第一层至第二层为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17a),且间隔距离相同,第三层至第八层为弱磁块排列层(17b);第四极(18)第一层至第三层为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18a),且间隔距离相同,第四层至第八层为弱磁块排列层(18b);第五极(19)第一层至第七层为强磁块和弱磁块间隔排列层(19a),且间隔距离相同,第八层为弱磁块排列层(19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春林柳桂林柳继仁
申请(专利权)人:柳继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