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5774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微型风机、颗粒状吸附基质、盆栽植物和为所述盆栽植物提供所需水分的补水系统;其中:外壳体内设置有将外壳体分隔成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的隔板,隔板上开设有第一类孔;下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微型风机置于所述下容置空间内,且微型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一类孔连通;上容置空间的开口处形成内折挡沿并向下弯折形成内壁,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类孔;内壳体侧壁与外壳体的侧壁和内壁共同构成进气室,内壳体的底壁与内壁共同构成盛放用于栽种植物的颗粒状吸附基质的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使污染空气均匀且大面积通过植物根部,能有效去除空气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技术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每年建成的非工业性用房面积达到数亿平方米,而由于现代建筑的密封性的加强和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室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人的舒适性感受,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因甲醛、甲苯等有机物可以被植物根部的微生物降解,所以如果使被污染空气通过植物的根床,将会提高去除室内污染空气的效果。在现有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中,通过在栽培用媒介中置入进气管道以使被污染空气通过植物根部。专利技术人对现有技术分析后,了解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进气管的位置固定,进气口面积有限,且进气口在栽培用媒介内分布不均勻,使得空气只能通过进气口以上部分的植物根部,不能有效的去除室内污染空气。因此,如何有效去除室内空气污染,净化室内空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能够使得被污染空气大量均勻的通过盆栽植物根部,且盆栽植物根部能够直接接触颗粒状吸附基质,最大程度地增加了被污染的空气和植物根部接触的面积,能够有效去除室内污染空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微型风机(3)、颗粒状吸附基质G)、盆栽植物(5)和为所述盆栽植物提供所需水分的补水系统(6);其中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将所述外壳体(1)分隔成上容置空间(11)和下容置空间(12)的隔板(13),所述隔板(13)上开设有第一类孔(131);所述下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121);所述微型风机C3)置于所述下容置空间(1 内,且所述微型风机的进风口(31)与所述第一类孔(131)连通;所述上容置空间(11)的开口处形成内折挡沿(14),所述内折挡沿(14)末端连接有内壁(15),所述内壁(15)上设置有若干供空气流通的第二类孔(151);所述内壳体(2) 的侧壁位于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和所述内壁(15)之间,与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和所述内壁(15)共同构成进气室(16),所述内壳体(2)的底壁与所述内壁(15)共同构成盛放所述颗粒状吸附基质的空间;所述盆栽植物(5)栽种于所述颗粒状吸附基质(4)上。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内壳体O)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观测内壳体 (2)中水位的液位计01)。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内壳体(2)的底部还设置有排出内壳体⑵内水分的排水管02)。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补水系统(6)包括均勻布置在所述颗粒状吸附基质内的吸水保湿基质。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补水系统(6)包括水泵(61),与所述水泵(61) 相连接,控制所述水泵(61)定时泵水的定时控制器(6 ;与所述水泵(61)相连接的导水管(6 以及与所述导水管(6 相连接,放置在所述颗粒状吸附基质(4)上的滴灌管(64)。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内壁(1 的下部还连接有过滤层(151)。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在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若干第二类孔,并通过外壳体和内壳体配合形成进气室,使得空气能够大量均勻的通过植物根部,而且由于盆栽植物直接栽种在颗粒状吸附基质内,减小了空气流通的阻力,使得空气能顺畅通过颗粒状吸附基质。同时,补水系统能够保证植物根部保持有足够的水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喷灌管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体1、 内壳体2微型风机3、颗粒状吸附基质4、盆栽植物5和为所述盆栽植物提供所需水分的补水系统6 ;其中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将所述外壳体1分隔成上容置空间11和下容置空间12的隔板13,所述隔板13上开设有第一类孔131 ;所述下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 121 ; 所述微型风机3置于所述下容置空间12内,且所述微型风机的进风口 31与所述第一类孔 131连通;所述上容置空间11的开口处形成内折挡沿14,所述内折挡沿14末端连接有内壁 15,所述内壁15上设置有若干供空气流通的第二类孔151 ;所述内壳体2的侧壁位于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和所述内壁15之间,与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和所述内壁15共同构成进气室16,所述内壳体2的底壁与所述内壁15共同构成盛放所述颗粒状吸附基质4的空间;所述盆栽植物5栽种于所述颗粒状吸附基质4上。优选的,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可以是硬塑料材质的壳体;所述颗粒状基质可以为颗粒状活性炭;所述内壳体2的侧壁与内壁15之间的距离以及内壳体2的侧壁与外壳体 1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为1厘米但不限于1厘米;所述补水系统可以是柱状吸水材料,可以长期保持植物所需的水分,避免用户频繁地为植物浇水。为了避免内壳体2与微型风机3 相接触以堵塞微型风机的进风口,可以在内壳体2的底部设置支架,使所述内壳体2与所述微型风机的进风口相分离。当栽种在此空气净化装置中的植物正常生长时,植物的叶子、根系、以及颗粒状吸附基质都具有吸附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启动微型风机3,室内被污染空气首先通过颗粒状吸附基质4,这个过程中,一小部分空气污染物被植物的叶子和茎所吸收,大部分的被污染空气会大面积经过植物的根部,并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植物根部及颗粒状吸附基质中的微生物将进一步降解这些被吸附的有机物,从而使得颗粒状吸附基质再生,也就是使得颗粒状吸附基质有不断吸附新的空气污染物的能力。经过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内壁15上的若干第二类孔151进入进气室16,然后经微型风机3以及下容置空间侧壁上的出风口 121排向室内,由出风口 121排向室内的空气则为较清洁的空气,它将逐渐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污染成分,使室内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在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若干第二类孔,并通过外壳体和内壳体配合形成进气室,使得空气能够大量均勻的通过植物根部,而且由于盆栽植物直接栽种在颗粒状吸附基质内,减小了空气流通的阻力,使得空气能顺畅通过颗粒状吸附基质,提高了控制净化装置净化空气的有效性。为了能够控制浇灌植物时的用水量,防止浇水量过多,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还设置有用于观测内壳体2中水位的液位计21,具体的,所述液位计 21可以通过在内壳体2侧壁上开两个处于同一垂直线上的孔,然后在外壳体1的侧壁上, 与所述内壳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罗刚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