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773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槽钢作为支撑用来形成通风槽散热的结构,增加了转子的重量,影响电机或发电机的内耗,降低了输出功率,从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性能的问题。本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包括转轴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硅钢片,硅钢片层层叠加形成柱状体,柱状体外周面上固定磁钢,硅钢片之间设有空心平行四边形支撑架。该通风结构能够增加散热面积,提高通风量,同时减少转子重量,降低转子的内耗。(*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
,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的高压电机、发电机的转子或定子的散热是采用在制作转子或定子时在硅钢片间采用多个工字形通风槽钢或扁钢作为支撑,在转子或定子内形成多个通风槽, 增加转子和定子的散热能力。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但是这种工字形的通风槽钢的截面积占用的空间较大,占用了通风槽内较多的空间,影响通风槽的通风量,使转子或定子的散热能力受到限制,且这种多个工字形通风槽钢作为支撑用以来形成通风槽散热的结构,无疑增加了转子的重量,影响电机或发电机的内耗,降低了输出功率,从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性能。另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申请号为200720091357.0的一种电机发电机用通风槽钢,该特征在于用于电机发电机内支撑硅钢片形成通风槽的通风槽钢的截面形状为T形。 该专利对比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增加了通风面积和降低电机或发电机的内耗上有所提高。 但该方法增加的通风面积有限,同时电机或发动机的转子或定子的散热效果的提高也很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该技术能够增加散热面积,提高通风量,同时减少转子重量,降低转子的内耗。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包括转轴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硅钢片,硅钢片层层叠加形成柱状体,在所述的柱状体外周面上固定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钢片之间设有空心平行四边形支撑架。采用上述硅钢片之间设有空心平行四边形支撑架的方式用以支撑两叠硅钢片。在两叠硅钢片之间形成通风槽。由于一个空心平行四边形相当于两个L形的截面反向叠加, 该平行四边形的截面小于两个T形或是工形截面的占用面积,故空心平行四边形在在相同的电机转子上占用的支撑面积小,从而增大了通风结构得通风面积。增加了通风量,提高了转子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该结构减轻了电机的转子重量,降低了电机的内耗,但支撑效果同时也会增加,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空心结构相当于两个L形的支撑架进行相互支持会使得整个支撑效果更好。在上述的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在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之间为上下倾斜平行设置的左支撑片和右支撑片。该支撑架结构上下支撑片水平设置能够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左右支撑片的平行倾斜设置是为了分散支撑力,使支撑效果更好。在上述的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中,所述的左支撑片的一端沿着中心线扭转,另一端沿着中心线反向扭转,形成气流引导片,所述的右支撑片具有与左支撑片相同的结构。在转子转动工作过程中通风结构通风槽的气流能够在左右支撑片的结构下形成气流漩涡,具有风扇的带风散热效果,提高通风结构的通风散热效果。在上述的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架按圆周方向均勻分布。这样使得支撑架的支撑力在圆周方向统一均勻分布,提高支撑效果,同时也使得转子的重量具均勻分布。在上述的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名称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具有空心平行四边形的支撑架,由于一个空心平行四边形相当于两个L形的截面反向叠加,该平行四边形的截面小于两个T形或是工形截面的占用面积,故空心平行四边形在在相同的电机转子上占用的支撑面积小,增大了通风结构得通风面积,有效提高了电机转子的散热效果。2、本技术由于增大了通风面积,从而减少了支撑架的材料,减轻了电机的转子重量,降低了电机的内耗,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性能。3、本技术的支撑架结构的上下支撑片水平设置能够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左右支撑片的平行倾斜设置是为了分散支撑力,这样的双L形反向相互支撑的结构使支撑效果更好。4、本技术的左支撑片一端沿着中心线扭转,另一端沿着中心线反向扭转,形成气流引导片,且右支撑片具有与左支撑片相同的结构。在转子转动工作过程中通风结构通风槽的气流能够在左右支撑片的结构下形成气流漩涡,具有风扇的带风散热效果,提高通风结构的通风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轴;2、硅钢片;3、支撑架;31、上支撑片;32、下支撑片;33、左支撑片; 34、右支撑片;4、通风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包括转轴1和固定在转轴1上的硅钢片2,硅钢片2层层叠加形成柱状体,柱状体外周面上固定磁钢,硅钢片2之间设有按转子圆周方向均勻分布空心平行四边形支撑架3。支撑架3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片31和下支撑片32, 在上支撑片31和下支撑片32之间为上下倾斜平行设置的左支撑片33和右支撑片34。左支撑片33的一端沿着中心线扭转,另一端沿着中心线反向扭转,形成气流引导片,右支撑片34具有与左支撑片相同的结构。硅钢片2之间一个圆周内的支撑架3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也可以更多,但过多的支撑架会降低通风效果。硅钢片2之间设有空心平行四边形支撑架3的方式用以支撑两叠硅钢片2,在两叠硅钢片2之间形成通风槽4。通风槽4包括支撑架3的空心间隙和支撑架3之间的空隙。当电机转子转动工作时,外界的风在通风结构上流通对硅钢片2进行散热,均勻分布的支撑架3组成充分的通气槽,使得通风槽4面积更大的同时利用具有风扇效应的左右支撑片结构形成的特殊的本通风结构,在转子转动工作过程中通风结构通风槽4的气流能够在左右支撑片的结构下形成气流漩涡,具有风扇的带风散热效果,提高通风结构的通风散热效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转轴1、硅钢片2、支撑架3、上支撑片31、下支撑片32、左支撑片33、右支撑片34、通风槽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包括转轴(1)和固定在转轴(1)上的硅钢片(2),硅钢片(2)层层叠加形成柱状体,在所述的柱状体外周面上固定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钢片(2)之间设有空心平行四边形支撑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3)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片(31)和下支撑片(32),在上支撑片(31)和下支撑片(32)之间为上下倾斜平行设置的左支撑片(33)和右支撑片(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支撑片(33)的一端沿着中心线扭转,另一端沿着中心线反向扭转,形成气流引导片,所述的右支撑片(34)具有与左支撑片(33)相同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3)按圆周方向均勻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⑶的数量为四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属于电机
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槽钢作为支撑用来形成通风槽散热的结构,增加了转子的重量,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德弗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