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深冷功能的小型制冷装置,主要由主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组、回气管及储液器构成制冷循环回路,箱体上设有控制器总成、温区及其温度传感器,所述的蒸发器组包括串联设置的至少两个蒸发器,每个蒸发器对应不同的温区;毛细管和回气管紧贴并进行热交换,毛细管和蒸发器之间设有双稳态电磁阀,蒸发器与蒸发器之间也设有双稳态电磁阀,每个蒸发器上并联一个单向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双稳态电磁阀和单向电磁阀均连接在控制器总成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较好解决目前家庭使用的小型制冷装置冷冻保藏时间短、营养成分流失和不能进行深冷保藏和深冷干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温区并能实现各个温区温度可调,形成多种组合节能运行模式的制冷装置,包括冰柜、冰箱、展示柜、医疗储藏柜(箱)、生物制品储藏柜(箱)及小型冷库等。
技术介绍
1920年世界上第一台速冻食品机在美国试制成功后,速冻食品以其简便、成本较低而得到应用。中国速冻食品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食品行业最具竞争力的领域。在家庭制作和冷冻保藏速冻食品主要依靠冰柜、冰箱等小型制冷装置。冷冻保藏速冻食品是将需速冻的食品如果蔬原料、肉类等,经过适当的处理,急速冷冻,然后在_18°C左右的低温中保藏,不同食物保藏温度不同。冷冻保藏是较为理想的食品保藏方法,食物组织中的水分、汁液基本不会流失,可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如风味和营养素等,而且在低温下,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食品安全有保证。该方法以低温环境来保存食品,使食品内部的热或支持各种化学活动的能量降低,同时将细胞部分游离水冻结,降低水分活度;该方法不借助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使食品营养成分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具有食品原味、方便、健康、卫生、营养、实惠等好处,同时具有较好复原性,在-12 _23°C环境温度中保藏期2周左右。食品冷冻程度和速度影响冷冻保藏效果,当温度急剧下降到-20 -30°C时,食品中所有生化变化和胶体变性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急速冷却时食品中水分能迅速转化成过冷状态,避免结晶形成固态玻璃体,就可能避免因介质内水分结冰所遭受的破坏作用。只有迅速冻结把食品的冻结体保持在-18°C以下环境中,才能得到稳定的食品质构,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制品。另外,大多数微生物在低于0°C温度下的活动可被抑制;霉菌和酵母比细菌耐低温的能力更强,但低温下其生育及活动逐渐减弱。一般的冷冻不能全部杀死霉菌、酵母和细菌,仍会有部分存留在食物组织中,一旦解冻,只要温湿度合适,残存的微生物活动加剧,造成食物腐烂变质。所以仅具有温区为-15 _18°C的常规冷冻保藏仍有缺陷,不能满足食物保藏及人们需要。采用更低温度的深冷保藏就显得十分必要,是冷冻保藏的重要补充,对食物保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冷保藏可使肉类等食品快速冷冻从而达到快速保鲜、营养保鲜、完美保鲜的目的。根据食物保鲜需要调节和控制温度,可使食物快速通过冰晶生成带,减少损害食物细胞,有效防止营养成分流失,持久保持食物新鲜。从物理学角度讲,低于-100°c才能算深冷, 这个温度家用设备完全用不上。某企业标准《家用深冷冷藏冷冻箱》界定了深冷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和区间内,温度从-18°c速降至-40°c,这样以来深冷技术才从国防、医疗和科研领域转为民用。目前,食品行业深冷区单独设置,而作为家庭使用的小型制冷装置没有深冷区,不能进行深冷保藏,更不能进行深冷干燥。家庭使用的小型制冷装置仅具有-15 _18°C的常规冷冻保藏功能,具有冷藏区和冷冻区,个别具有冰温区,这样的三温区小型制冷装置不能很好适应中国生活方式,况且在-12 _23°C环境温度中的常规冷冻制品保藏期仅2周左右。由于冷冻保藏时间较短,冷冻区在内陆地区用处不大,多数情况闲置不用。目前,我国深冷家用制冷装置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洋品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世界上仅日本、美国、德国、丹麦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生产-140°C至-150°C低温领域家用制冷设备,其价格非常昂贵。我国家庭使用的小型制冷装置在-18 -40°C温区的研究还在积极探索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深冷功能的小型制冷装置,包括深冷区在内的四个温区(深冷区-18 -40°C、冷冻区-15 -18°C、冰温区-7 -10°C、冷藏区0 10°C ),且各个温区温度可以随设备负荷变化进行调节形成多种组合节能运行模式,既满足消费者多方需求,又达节能目的制冷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深冷功能的小型制冷装置, 主要由主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组、回气管及储液器构成制冷循环回路, 箱体上设有控制器总成、温区及其温度传感器,所述的蒸发器组包括串联设置的至少两个蒸发器,每个蒸发器对应不同的温区;毛细管和回气管紧贴并进行热交换,毛细管和蒸发器之间设有双稳态电磁阀,蒸发器与蒸发器之间也设有双稳态电磁阀,每个蒸发器上并联一个单向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双稳态电磁阀和单向电磁阀均连接在控制器总成上。所述温区包括深冷区、冷冻区、冰温区、冷藏区;各个温区温度随设备负荷变化可调,其中冰温区、冷冻区、深冷区之间可相互转换。所述深冷区温度范围-18 -40°c ;深冷区、冷冻区、冰温区、冷藏区相对独立或深冷区套在冷冻区内,各温区具有对应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各个温区的温度。冷藏区温度控制主机运行,深冷区、冷冻区、冰温区的温度控制双稳态电磁阀及单向电磁阀通断,实现三级分流,决定制冷剂是否流经深冷区蒸发器、冷冻区蒸发器及冰温区蒸发器。所述的蒸发器组包括深冷区蒸发器、冷冻区蒸发器、冰温区蒸发器、冷藏区蒸发器,分别设置在深冷区、冷冻区、冰温区、冷藏区。毛细管紧贴回气管到达冷藏区蒸发器的末端,返回的毛细管仍紧贴回气管进入深冷区蒸发器;在毛细管和深冷区蒸发器之间设置双稳态电磁阀I,在深冷区蒸发器和冷冻区蒸发器之间设置双稳态电磁阀II,在冷冻区蒸发器和冰温区蒸发器之间设置双稳态电磁阀III ;在毛细管和深冷区蒸发器的末端之间设置由单向电磁阀I控制的支路,在深冷区蒸发器的末端和冷冻区蒸发器的末端之间设置由单向电磁阀II控制的支路,在冷冻区蒸发器的末端和冰温区蒸发器的末端之间设置由单向电磁阀III控制的支路。本专利技术较好解决目前家庭使用的小型制冷装置冷冻保藏时间短、营养成分流失和不能进行深冷保藏和深冷干燥问题,提供了具有深冷区、冷冻区、冰温区及冷藏区等四个温区且各个温区温度可调形成多种组合节能运行模式的小型制冷装置,既可进行深冷保藏,延长冷冻保藏期,增加冷冻保藏品种类,又可进行深冷干燥,将人参、花粉、蜂王浆及茶叶、水果、蔬菜及肉类等制成片状干货深冷制品,重量减轻、便于携带,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深冷功能的小型制冷装置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深冷功能的小型制冷装置电气控制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具有深冷功能的小型制冷装置,主要由主机1、冷凝器3、干燥过滤器 2、毛细管14、深冷区蒸发器5、冷冻区蒸发器7、冰温区蒸发器9、冷藏区蒸发器12、回气管 15及储液器16构成制冷循环回路;箱体上设有深冷区、冷冻区、冰温区、冷藏区及其温度传感器18和控制器总成17。毛细管14紧贴回气管15到达冷藏区蒸发器12的末端,返回的毛细管14仍紧贴回气管15进入深冷区蒸发器5 ;在毛细管14和深冷区蒸发器5之间设置双稳态电磁阀I 4,在深冷区蒸发器5和冷冻区蒸发器7之间设置双稳态电磁阀II 6,在冷冻区蒸发器7和冰温区蒸发器9之间设置双稳态电磁阀III 8 ;在毛细管14和深冷区蒸发器5的末端之间设置由单向电磁阀I 13控制的支路,在深冷区蒸发器5的末端和冷冻区蒸发器7的末端之间设置由单向电磁阀II 11控制的支路,在冷冻区蒸发器7的末端和冰温区蒸发器9的末端之间设置由单向电磁阀III 10控制的支路。深冷区、冷冻区、冰温区、冷藏区相对独立或深冷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张红松,龚毅,张凤林,王军,王新莉,薛永飞,张仙平,陈静,朱全志,陈爱东,段焕林,冯荣贞,王迎辉,陈晓鸽,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