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式塑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027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式塑胶模具,包括设置有动模板、定模板、模仁的模架,动模板和定模板配合,模仁位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还包括嵌入在模仁排气不良处的研磨排气块、贯穿动模板的排气通道和外置的真空泵,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的研磨排气块连接,第二端口则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的真空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真空式塑胶模具能及时将积气排除并保证产品功能和外观,弥补了传统开排槽排气方法的不足,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真空式塑胶模具,属于模具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塑料制品都是采用高分子材料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制得,一些含有特殊成分的高分子材料,在成型时,由于受到料管高温的影响,特殊成分易分解成气体分散至模腔内,由于排气系统无法及时将气体排出,所以常形成困气,影响塑料制品的质量。针对积气较重的原料,所使用的塑胶模具通常采用加深排气槽的排气系统,但此种方法因注塑压力的进入,容易产生毛边,从而影响塑料制品功能和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及时将积气排除并保证产品功能和外观的真空式塑胶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真空式塑胶模具,包括设置有动模板、定模板、模仁的模架,动模板和定模板配合, 模仁位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还包括嵌入在模仁排气不良处的研磨排气块、贯穿动模板的排气通道和外置的真空泵,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的研磨排气块连接,第二端口则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的真空泵连接。为了密合模架与研磨排气块,防止研磨排气块与模架接触面的周围漏气,所述的动模板和研磨排气块之间还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所述的耐高温密封圈与排气通道对应处设置一个开孔。而所述的静模板上对应设置有一接触平面点,所述的接触平面点与所述的机械式触点控制器相配合,以控制真空泵抽真空的动作与注塑射出动作同步。所述排气通道的直径为8mm,以使模腔内的空气加速排出。为了便于排气,同时保证产品的外观,所述的研磨排气块包括左右两块排气块, 所述的左排气块和右排气块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线切割形成的间隙,且所述的左排气块和右排气块的相对面通过拼接咬合的方式连接。且所述的左排气块和右排气块的相对面上形成的间隙的单边距离为 0. Olmm-O. 015mm,优选左排气块和右排气块的相对面上形成的间隙的单边距离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真空式塑胶模具在模仁排气不良处设置研磨排气块,透过研磨排气块,将型腔内及射进型腔内的高分子材料分解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和真空泵加速气体排出型腔,从而使塑料材料更好的融合,提高了制品的外观及良品率,弥补了传统开排槽排气方法的不足,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专利技术利用机械式触点控制器传输信号给真空泵,控制真空泵的工作与注塑动作同步,保证气体的及时排出。本专利技术还实用耐高温密封圈,密合模架与研磨排气块,防止研磨排气块与模架接触面的周围漏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研磨排气块及耐高温密封圈的剖面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高温密封圈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高温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真空泵结构示意图。附图中主要标记含义如下1、模架2、模仁3、研磨排气块 4、耐高温密封圈5、机械式触点控制器6、排气通道 7、真空泵8、连接管9、抽气孔10、排气孔11、连接线12、工作单元13、动力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真空式塑胶模具,包括设置有动模板、定模板、模仁2的模架1,动模板和定模板配合,模仁2位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还包括研磨排气块3、贯穿动模板的排气通道6和外置的真空泵7,所述排气通道6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的研磨排气块3连接,第二端口则通过一连接管8与所述的真空泵7连接。研磨排气块3嵌入在模仁2排气不良处,透过线割模仁2的方式镶入模仁2,且所述的研磨排气块3包括左右两块排气块,所述的左排气块和右排气块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线切割形成的间隙,且所述的左排气块和右排气块的相对面通过拼接咬合的方式连接。此外, 所述的左排气块和右排气块的相对面上形成的间隙的单边距离为0. Olmm-O. 015mm,优选左排气块和右排气块的相对面上形成的间隙的单边距离相同,以便排气,同时又不致于跑毛边。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排气块和右排气块的单边间隙是通过线切割形成的, 按S形弯曲,首先是通过粗磨,然后通过手工精细研磨,保证模具中的气体有足够的空间经两块排气块在拼合后形成的缝隙处被真空泵抽出。研磨排气块3加工时留有单边0. Olmm-O. 015mm的间隙,在模架1和研磨排气块3 之间还设置耐高温密封圈4,并在所述耐高温密封圈4与排气通道6对应处设置一个开孔, 使排气通道穿过耐高温密封圈4。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研磨排气块及耐高温密封圈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高温密封圈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高温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如图3-图5所示耐高温密封圈4的材料要选用耐200摄氏度高温的材料,而所述耐高温密封圈4密合了模架1与研磨排气块3,防止吸气时漏气,并通过对塑胶产品排气不良处形成一个吸力,加速气体射出过程中的排出。此外,排气通道6设置在模架1和模仁2内,直径为8mm,其第一端口与所述研磨排=气块3连接,第二端口通过连接管8与真空泵7连接。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真空泵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真空泵7设置在模架1的外围,即真空泵7 是外置的,所述的真空泵7包括底座、动力单元12、工作单元13和盖子,所述动力单元12安装在底座上方,并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工作单元13设置在动力单元12的上方,并设置有连接线11,所述工作单元13上方设置有盖子,而盖子上则设置相互对应的抽气孔9和排气孔 10。另外,所述真空式塑胶模具还包括机械式触点控制器5,所述机械式触点控制器5 设置于动模板上,并与真空泵7的连接线11连接,而所述的静模板上对应设置有一接触平面点,所述的接触平面点与所述的机械式触点控制器相配合。所述机械式触点控制器5,控制着真空泵抽真空的动作与动模板和静模板的合模动作同步。当真空式塑胶模具工作时,首先接通真空泵7的电源线,当动模板和静模板合模时,设置于动模板上的机械式触点控制器5与设置于静模板上的接触平面点触碰,所述机械式触点控制器5传输信号给真空泵7,真空泵7开始工作,真空泵7产生吸力,使气体由研磨排气块3经耐高温密封圈4和排气通道6排出模仁2,再经连接管8输送至真空泵7的抽气孔9内,再经由真空泵7的工作单元12将气体输送到排气孔10排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真空式塑胶模具在模仁排气不良处设置研磨排气块,透过研磨排气块,将型腔内及射进型腔内的高分子材料分解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和真空泵加速气体排出型腔,从而使塑料材料更好的融合,提高了制品的外观及良品率,弥补了传统开排气槽排气方法的不足,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式塑胶模具,包括设置有动模板、定模板、模仁的模架,动模板和定模板配合,模仁位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入在模仁排气不良处的研磨排气块、贯穿动模板的排气通道和外置的真空泵,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的研磨排气块连接,第二端口则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的真空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板和研磨排气块之间还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所述的耐高温密封圈与排气通道对应处设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昭宇李明顺肖辉
申请(专利权)人:凯达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