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开机匣组立后建立基准的工艺方法及专用夹具技术

技术编号:755010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对开机匣组立后建立基准的工艺方法及专用夹具,专用夹具包括底座、压板、可调支承、支承钉和两套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前端定位块、前端钩形压板、连接块、后端定位块和后端钩形压板;两套定位组件相对于底座中心轴线中心对称;首先对对开机匣的环形毛料进行粗车加工,留出法兰边,然后将机匣环形件剖开,并加工掉不同侧的法兰边,再将两半机匣固定在专用夹具上,通过调整夹具,建立对开机匣组立后的基准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比于现有的方法,整个加工过程工艺要求容易实现,在立车上即可完成,且加工效率高,使对开机匣加工基准在一次装夹中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对开机匣组立后建立基准的工艺方法及专用夹具
技术介绍
对开机匣通常使用整体环形和半圆形(锻造或铸造)二种毛料。对于使用整体环形毛料来说,无论其粗加工时精度如何,切割开后,两半机匣会产生一定变形,必须对结合面(切开面)进行加工,以保证其结合面的平面度;半圆形毛料在加工出必要的基准后,也必须对结合面进行加工,以保证其结合面的平面度。由于结合面被加工掉了余量,且每半机匣的加工量不一致,当结合面进行镗孔,机匣通过结合面孔组立后,已无与结合平面具有相对准确关系的加工基准,在进行后续加工前,必需重新建立基准,以保证组立后机匣的结合面通过其旋转中心和对称中心并垂直横截面。现有的对开机匣组立后建立基准的工艺方法是在组立之前,将两半机匣分别在卧式镗床镗出基准面,利用组立工装进行组立以建立组立后的加工基准,这样会出现二次装夹对零件的基准造成误差,而且其加工效率低,要求专用工装和规格足够大的卧式镗床, 使对开机匣的大批量生产受到了限制,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基准建立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对开机匣组立后建立基准的工艺方法及专用夹具。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用于对开机匣组立后建立基准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压板、可调支承、支承钉和两套定位组件;底座为环形板状结构,压板、可调支承和支承钉沿圆周方向均勻布置在底座的固定面上;定位组件包括前端定位块、前端钩形压板、连接块、后端定位块和后端钩形压板;前端定位块为L形结构;连接块为板状结构,连接块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端定位块L形结构的一端臂面固定连接,前端钩形压板插入前端定位块L形结构另一端臂的端面内,并与前端定位块形成前端定位空间;后端定位块为板状结构,后端定位块一侧侧面与连接块侧面贴合,且后端定位块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后端定位块另一侧侧面上插入有后端钩形压板,后端钩形压板与后端定位块形成后端定位空间; 两套定位组件相对于底座中心轴线中心对称;前端定位空间中前端定位块上的定位面与后端定位空间中后端定位块上的定位面重合,并且重合平面过底座中心轴线。所述一种用于对开机匣组立后建立基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对对开机匣的环形毛料进行粗车加工,且在环形毛料外侧面靠近环形毛料两端处各留有一圈工艺基准块;对两圈工艺基准块进行铣槽加工,各形成两块相同厚度的法兰边,四块法兰边的轴向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过环形毛料的中心轴线;步骤2 将经过步骤1加工后得到的机匣环形件沿四块法兰边轴向中心线形成的平面剖开,分别铣掉两半机匣上不同侧的两个法兰边,使得一半机匣上剩余的两块法兰边与另一半机匣上剩余的两块法兰边处于机匣环形件中心轴线的不同侧;对每一半机匣的结合面进行铣加工和刮研处理,使每一半机匣的结合面及两块法兰边定位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步骤3 将经过步骤2加工后的两半机匣放置在专用夹具上,通过支承钉支撑两半机匣,并将两半机匣上的法兰边插入到专用夹具上两套定位组件的前端定位空间和后端定位空间中;调节可调支承,使法兰边定位面与定位组件上的定位面对应紧密贴实,并通过打表找正两半机匣的结合面,使两半机匣的结合面在同一平面上;步骤4:对两半机匣的结合面进行镗孔加工,并通过调节两半机匣的相对位置,使两半机匣结合面上对应孔的中心轴线重合,并通过前端钩形压板和后端钩形压板将两半机匣的法兰边压紧在前端定位空间和后端定位空间中;再次调节可调支承,使法兰边定位面与定位组件上的定位面对应紧密贴实;松开前端钩形压板和后端钩形压板,并用压板将两半机匣固定在底座上;步骤5 加工对开机匣组立后的水平和外圆基准面。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对开机匣组立后建立基准的工艺方法及专用夹具对比于现有的方法,整个加工过程工艺要求容易实现,在立车上即可完成,且加工效率高,使对开机匣加工基准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同时加工时工人操作方便,夹具压紧可靠,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稳固,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 专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 环形毛料加工出法兰边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 图2的A-A剖视图;图4 一半机匣铣掉一侧法兰边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 另一半机匣铣掉另一侧法兰边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 前端定位块结构示意图;图7 前端钩形压板结构示意图;图8 后端钩形压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压板;3、可调支承;4、支承钉;5、前端定位块;6、连接块;7、后端定位块;8、后端钩形压板;9、前端钩形压板;10、前端法兰边;11、后端法兰边;a、第一定位组件的前端定位面;b、第一定位组件的后端定位面;C、第二定位组件的前端定位面;d、第二定位组件的后端定位面;a’、第一半机匣的前端法兰边定位面;b’、第一半机匣的后端法兰边定位面;c’、第二半机匣的前端法兰边定位面;d’、第二半机匣的后端法兰边定位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针对对开机匣环形毛料进行加工。步骤1 对对开机匣的环形毛料进行粗车加工,且在环形毛料外侧面靠近环形毛料两端处各留有一圈轴向宽度为12mm的工艺基准块;而后对两圈工艺基准块进行铣槽加工,每圈工艺基准块铣槽加工后留有两块周向厚度为20mm的法兰边,如图2所示,四块法兰边的轴向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过环形毛料的中心轴线。图3给出了加工后得到的机匣环形件一侧的剖视图,其中前端法兰边10为一圈工艺基准块铣槽加工后留存得法兰边,后端法兰边11为另一圈工艺基准块铣槽加工后留存得法兰边。步骤2 将经过步骤1加工后得到的机匣环形件沿四块法兰边轴向中心线形成的平面线切割剖开。机匣环形件剖开后,分别铣掉两半机匣上不同侧的两个法兰边,使得一半机匣上剩余的两块法兰边与另一半机匣上剩余的两块法兰边处于机匣环形件中心轴线的不同侧,如图4和图5所示;而后对每一半机匣的结合面进行铣加工和刮研处理,使每一半机匣的结合面及两块法兰边定位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如此,当将两半机匣组立后,机匣的结合面和四块法兰边定位面就处于同一平面上。步骤3:将专用夹具找正。参照附图1所述专用夹具包括底座1、8个压板2、14个可调支承3、4个支承钉4 和两套定位组件。底座为环形板状结构,压板、可调支承和支承钉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勻布置在底座的固定面上。定位组件包括前端定位块5、前端钩形压板9、连接块6、后端定位块7和后端钩形压板8。如图6所示,前端定位块为L形结构。连接块为板状结构,连接块一端与底座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端定位块L形结构的一端臂面螺栓固定连接,前端钩形压板插入前端定位块L形结构另一端臂端面的通孔内,且前端钩形压板与前端定位块螺纹固定。前端钩形压板的钩形部位与前端定位块端面之间形成前端定位空间,这里前端定位块端面即为前端定位面。后端定位块为板状结构,后端定位块一侧侧面与连接块侧面贴合,且后端定位块一端与底座螺栓固定连接,后端定位块另一侧侧面上插入有后端钩形压板,后端钩形压板与后端定位块螺纹连接,后端钩形压板的钩形部位与后端定位块侧面之间形成后端定位空间,这里后端定位块侧面即为后端定位面。两套定位组件相对于底座中心轴线中心对称,且两组定位组件上的前端定位面与后端定位面重合,并且重合平面过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宏伟吴江李亮宋晓庆胡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