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浓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293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浓缩设备,包括罐体、液位计、水管道系统和气管道系统,所述气管道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气支管、通气管、气管三通阀、进排气总管、四通阀、真空泵,所述污泥浓缩设备的进气管上设有带弯头的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延伸至锥斗罐体,罐体为密闭承压罐体,所述液位计安装于罐体上盖,所述水管道系统和气管道系统密封连接于罐体上,所述进气管、通气管通过气管三通阀与进排气总管连接,进排气总管通过四通阀与真空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属于市政工程设备,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污泥、下水道污泥及工厂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小颗粒污泥的含水率,具有分离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操作简易的显著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浓缩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厂、下水管道沉淀污泥因含水率高、颗粒小的特点,一直是污泥处理领域的难点,处理效率很难提高。据调查,我国现阶段市政工程领域处理污泥使其浓缩或者泥水分离的设备,大多没有搅拌设备,从而延长了污泥处理周期,增加了污泥处理的难度。本领域也有用螺旋搅拌或者螺旋输送设备来对污泥进行搅拌,这些设备不仅投资大,而且操作复杂,在投入使用后期的设备故障率高、维修复杂,不仅增加了后期维修的人工投入及维修费用,维修过程还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浓缩设备,能够对污泥起到搅拌和气浮的双重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分离率,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浓缩设备,包括罐体、液位计、水管道系统和气管道系统,所述气管道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气支管、通气管、气管三通阀、进排气总管、四通阀、真空泵,所述污泥浓缩设备的进气管上设有带弯头的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延伸至锥斗罐体,所述罐体为密闭承压罐体,所述液位计安装于罐体上盖,所述水管道系统和气管道系统密封连接于罐体上,所述进气管、通气管通过气管三通阀与进排气总管连接,进排气总管通过四通阀与真空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罐内部分连接罐体后沿罐体内圆弧形状环绕一圈,罐体内的进气管一端封闭,沿着进气管等距离均布向下延伸的进气支管。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支管向下延伸至直筒罐体与锥斗罐体连接处用弯头连接改变进气支管的方向,使进气管与锥斗罐体的罐壁贴近。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支管,弯头的角度在90° 180°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支管管至少有3根。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支管向下延伸至罐体底部最长延伸至锥斗罐体的罐壁中央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在罐体外侧的进气管、通气管分别与进通气管三通阀连接并连接进排气总管。本专利技术设备属于市政工程设备,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污泥、下水道污泥及工厂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小颗粒污泥的含水率,具有分离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操作简易、使用维修方便的显著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平面示意3图2是本专利技术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的进气支管连接弯头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罐体 11罐体上盖 12直筒罐体 13锥斗罐体 14出泥阀 15液位计21通气管 22进气管 23气管三通阀M进排气总管 25四通阀沈真空泵 27进气支管观弯头31进水管32出水管33水管三通阀34进出水总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罐体1包括罐体上盖11、直筒罐体12、锥斗罐体13和出泥阀14, 直筒罐体12上边沿与罐体上盖11密封连接,直筒罐体12下边沿与锥斗罐体13密封连接, 所述锥斗罐体13下端密封安装出泥阀14,液位计15密封安装于罐体上盖11。罐体材质可以是具有一定厚度的不锈钢材料,且能承受一定压强。进水管31、出水管32和通气管21连接在罐体的上端竖直向下插入罐体,进气管22连接罐体侧端,在插入处与罐体1密封连接。进水管31和出水管32通过水管三通阀33与进出水总管34连接,通气管21和进气管22通过气管三通阀23与进排气总管M连接,所述进排气总管M通过四通阀25与真空泵沈连接,通过对各阀门的控制来控制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的进水与出水。上述出水管32用于排出污泥浓缩过程中经沉淀分离后的上层清夜,出水管32罐内部分管口一直延伸至直筒罐体12与锥斗罐体13的连接处,以保证排净上层清夜,保留锥斗罐体13中浓缩的污泥。进出水总管34延伸至待处理污泥的底部,以保证输送至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中是较高浓度的污水。上述通气管21用于向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抽出或输入空气,其作用有,第一向罐体内输入污泥,通过通气管21抽出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内的空气,使罐体内的气压减小, 因为罐体内外的气压差而使待处理污泥通过进水管31进入罐体;第二排出罐体内分离后的清夜,通过通气管21向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内输入空气,使罐体内的气压增加,从而使分离后的上层清夜因为罐体内外的气压差排出罐体。较优的,进气管22罐内部分连接罐体后沿罐体内圆弧形状环绕一圈,罐体内的进气管一端封闭,沿着进气管等距离均布4根向下延伸至罐体底部的进气支管27,以保证充分搅动。进气支管27向下延伸至直筒罐体12与锥斗罐体13连接处,在连接处用120°弯头观使进气支管尽量与锥斗罐体的罐壁贴近,并且使4根进气支管27的弯头观保证进气支管出口的方向一致,使进气时促使罐体内的污水形成漩流,在搅拌的同时使污泥更容易沉淀于锥斗罐体。锥斗罐体内进气支管延伸至锥斗罐体的罐壁中央位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较优的,上述进气管22上等距离均布的5根进气支管27,进气支管27向下延伸至直筒罐体12与锥斗罐体13连接处,在连接处用150°弯头28使进气支管尽量与锥斗罐体的罐壁贴近,并且使5根进气支管27的弯头观保证进气支管出口的方向一致,使进气时促使罐体内的污水形成漩流,在搅拌的同时使污泥更容易沉淀于锥斗罐体。锥斗罐体内进气支管延伸至锥斗罐体的罐壁1/3处位置。上述进气管22用于向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输入空气,其作用有,气体通过气管22 再分别通过进气支管27输入污泥浓缩设备对罐体1内污泥进行搅动,污泥中比重大的污泥在涡流的作用下直接沉降在锥斗罐体内,而污水中悬浮的有机污泥在气体带动下上升,上升的有机污泥不断增加,最后在液面聚集,然后又沉降于锥斗罐体内,以此加速污泥的沉降速度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如下使气管三通阀23与通气管21接通,进气管22关闭,使水管三通阀33与进水管31接通,出水管32关闭,启动真空泵26,四通阀25处于I位,即真空泵沈的输入端与进排气总管M连接将罐体1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此时由于罐内压强减小,污水通过进水管31进入罐体1。通过液位计15观察罐内液面情况,当罐体1内液位达到一定液位(如罐体1体积的3/4)关闭真空泵沈,使气管三通阀23与进气管22接通,通气管21关闭,然后再次启动真空泵,四通阀25处于II位,即真空泵沈的输入端与大气连接,输出端与进排气总管M连接向罐体1内不断输送空气,此时由于水管三通阀33仍保持进水管畅通,使输入罐体1的空气通过进水管31排出罐体,此过程完成对罐体内污泥的搅动作用,使污泥一直呈漩涡状扰动。经过进气支管输入空气搅动一段时间后,关闭真空泵沈,使罐体1内污泥静置一段时间,以确保上浮的有机污泥充分下沉。使气管三通阀23与通气管21接通,进气管22 关闭,使水管三通阀33与出水管32接通,进水管31关闭,再次启动真空泵沈,通过通气管 21向锥斗型污泥浓缩设备注入空气,此时因为罐体内气压增加,罐体内分离后的上层清液通过出水管32排出罐体。待罐体内分离后的上层清液排净后,打开出泥阀14将锥斗罐体13内浓缩的污泥排出罐体1。待污泥排净后关上出泥阀14完成本次污泥浓缩过程。整个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浩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