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多功能护理床,基座上方设有床体,基座与床体之间有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连接在一起的前活床框和脚踏板,床体与前活床框铰接,依次铰接在一起的靠背框、后座框、前座框和小腿护板框,连接后座框与靠背框的铰接轴设置于床体上,小腿护板框滑动安装于前活床框上,床体与第二支撑腿铰接,床体承托于第一支撑腿上,用于改变前活床框、靠背框、后座框、前座框和小腿护板框位置状态的电动连杆机构。本实用通过遥控直流电动装置,使瘫痪、重症患者、行动不便或不能下床患者可在同一张床上,在90度范围内自由调节,进行站、躺、坐、行及康复训练和护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多功能护理床。
技术介绍
现在好多疾病患者因各种伤害导致无法自由活动,特别是久病卧床患者、高龄体弱老人、瘫痪、重症患病者、行动不便或不能下床患者,长年卧床不起,结果患者的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与康复,使患者身心更加痛苦,渴望下床自由移动变成一种渴望,为解决患者无法移动的烦恼,各种护理床也应运而生,但是现在所用的护理床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站、躺、坐、行不全面,站、斜站和各种坐姿不能在90度范围内自由调节使用,患者使用非常不便,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功能更加完备、齐全的一种站、躺、坐、行多功能护理床,并且采用电动控制方式,使用更方便,因此, 怎么使患者在同一张床上站、躺、坐、行及康复训练和护理,使患者能够通过站立训练对预防与治疗三大病发症,成为长期卧床患者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多功能护理床,使瘫痪、重症患者、行动不便或不能下床患者可在床上通过直流电控装置在90度范围内自由调节,进行站、躺、坐、行及康复训练和护理。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基座, 基座上方设有床体,基座与床体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电动多功能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活床框和脚踏板,床体与前活床框铰接;依次铰接在一起的靠背框、后座框、前座框和小腿护板框,连接后座框与靠背框的铰接轴设置于床体上,小腿护板框滑动安装于前活床框上;床体与第二支撑腿铰接,床体承托于第一支撑腿上;用于改变前活床框、靠背框、后座框、前座框和小腿护板框位置状态的电动连杆机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电动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曲柄连杆,第一曲柄连杆一端铰接于靠背框上,另一端通过曲柄连杆爪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相连,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床体上;铰接安装于第二支撑腿上的第二曲柄连杆,第二曲柄连杆一端设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相抵于前活床框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相抵于前座框上;通过第四曲柄连杆与第一曲柄连杆相连接的第三曲柄连杆,第三曲柄连杆的一端铰接安装于前活床框上,另一端铰接安装于床体的第三连杆固定架上,第三连杆固定架分别固定安装于床体上且位于第二支撑腿的内侧;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一端铰接于床体上,另一端铰接于基座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曲柄连杆通过第一连接座连接于靠背框上,第一连接座滑动安装于靠背框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曲柄连杆爪固定设有曲柄连杆柱,曲柄连杆柱的两端转动于连杆柱座内,连杆柱座固定安装于床体两侧,第一曲柄连杆、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四曲柄连杆分别与曲柄连杆爪铰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前活床框上插装有脚踏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基座的底部设有转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床体顶部设有手把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床体的两侧设有护栏。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护栏设有束缚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电动多功能护理床还设有活动桌。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电动多功能护理床,通过控制电动装置就可进行操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坚固耐用,护理床的床面是有四块具有弹性软面构成,坐在上面非常舒适,保证血液循环,防止神经麻痹,并配备脚踏板,使用方便,站、斜站、躺、斜躺及各种坐姿行为融合为一体,并具有连动功能,具备了站立床和多功能护理床的功能,可在 90度中的任意角度进行调整,基座上配有四轮具有轮车功能,患者可根据需要,可以不断变换各种角度的躺、坐、立姿势,另外护理床配有护栏、紧固带、活动桌等附件,使病人能够舒适、安全的进行康复训练和休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多功能护理床的坐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动多功能护理床的站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动多功能护理床的躺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动多功能护理床的俯视传动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转轮,3.第一支撑腿,4.第二支撑腿,5.床体,6.第三曲柄连杆,7.前活床框,8.脚踏板,9.第一电动伸缩杆,10.靠背框,11.后座框,12.前座框, 13.小腿护板框,131.小腿护板滑动装置,14.第四曲柄连杆,15.第二电动伸缩杆,16.第一曲柄连杆,17.第二曲柄连杆,18.连接柱座,19.曲柄连杆爪,20.第三连杆固定架, 21.第一连接座,22.曲柄连杆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基座1,基座1是整体受力的基础要求牢固,基座1上方设有床体5,基座1与床体5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 第二支撑腿4之间宽度大于第一支撑腿3之间宽度,站立时更加牢固,电动多功能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活床框7和可拆式的承插后用螺栓固定的脚踏板8,床体5与前活床框 7铰接;依次铰接在一起的靠背框10、后座框11、前座框12和小腿护板框13,连接后座框11 与靠背框10的铰接轴设置于床体5上,小腿护板框13通过小腿护板滑动装置131能够在前活床框7上滑动;床体5与第二支撑腿4铰接,床体5在平放时承托在第一支撑腿3上;用于改变前活床框7、靠背框10、后座框11、前座框12和小腿护板框13位置状态的电动连杆机构,电动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曲柄连杆16,第一曲柄连杆16 —端铰接于靠背框10上,另一端通过曲柄连杆爪19与第一电动伸缩杆9相连,第一电动伸缩杆9是用电机控制旋转齿轮轴,通过齿轮轴来带动丝杆伸缩来达到推动或拉回电动连杆机构的目的,第一电动伸缩杆9 的另一端铰接于床体5上;铰接安装于第二支撑腿4上的第二曲柄连杆17,第二曲柄连杆 17—端设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相抵于前活床框7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相抵于前座框12上,第二曲柄连杆17呈V形;通过第四曲柄连杆14与第一曲柄连杆16相连接的第三曲柄连杆6,第三曲柄连杆6的一端铰接安装于前活床框7上,另一端铰接安装于床体5的第三连杆固定架20上,第三连杆固定架20分别固定安装于床体5上且位于第二支撑腿4的内侧;;第二电动伸缩杆15,第二电动伸缩杆15为有电机控制旋转齿轮轴,通过齿轮轴来带动丝杆伸缩来达到推动或拉回电动连杆机构的目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5—端铰接于床体5上,另一端铰接于基座1上,第一曲柄连杆16通过第一连接座21连接于靠背框10上,第一连接座21滑动安装于靠背框10上,曲柄连杆爪19固定设有曲柄连杆柱22, 曲柄连杆柱22的两端转动于连杆柱座18内,连杆柱座18固定安装于床体5两侧,第一曲柄连杆16、第一电动伸缩杆9和第四曲柄连杆14分别与曲柄连杆爪19铰接,前活床框7上设有脚踏板插管,脚踏板8上设有脚踏板插管座,脚踏板插管通过固定销连接脚踏板插管座, 脚踏板8设有用螺栓固定的脚踏板斜拉撑,脚踏板斜拉撑一端连接脚踏板8,另一端连接前活床框7,按照需要自由拆卸,基座1的底部设有转轮2,床体5顶部设有手把杆,床体5的两侧设有护栏,护栏设有束缚带,电动多功能护理床还设有活动桌。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兴,陈娟,罗刚,
申请(专利权)人:陈继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