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化南专利>正文

落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落秧机:由牵引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工作部分包括机身、走轮及轴、大传动齿轮、走轮轴平稳杆、船身有槽扣板、贮秧平田船。机身上部为秧台,后面连着一排送秧滑道,其中有配套的送秧轮、落秧钩刀、扇形惯性落秧台通过其下段窄条形开口,紧连着按规定行距排列的垂直落秧管。机身下部为贮秧平田船,船外侧是两个走轮,船轮间通过轴承有两根走轮轴平衡杆,该两杆跟秧台、落秧管相连,该两杆上的四个轴承跟四个船身有槽扣板的槽相扣。本机能整齐落秧,产量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秧机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农业机械,尤其与水稻秧苗插秧机械有关。近年来推广抛秧技术,其缺点是:抛落田中的秧杂乱不均匀,对田中施肥、除草、打药、割谷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落秧机,它利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羽毛球效应,把小营养钵秧通过落秧管(4)按规定的行距、株距落入田中。本专利技术由牵引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牵引部分是一台拖拉机头或是耕牛(1),工作部分包括机身,含秧台(2)、送秧滑道(3)、送秧轮(11)、送秧传动齿轮(5)及其轴(10)、落秧钩刀轮(8)、钩秧传动齿轮(6)及其轴(9)、扇形惯性落秧台(12)、落秧管(4)等,以及走轮(13),走轮轴(15),走轮轴平衡杆(17),船身有槽扣板(14)、贮秧平田船(16),其特征是:机身上部为向后倾斜的秧台(2),它后面连有一排均匀分布的、向下倾斜喇叭口状的、下段中部有一窄条形开口的送秧滑道(3),在其中有相配套的一排送秧轮(11)、落秧钩刀轮(8)的钩刀、扇形惯性落秧台(12)通过其窄条形开口,扇形惯性落秧台(12)被该开口从中对分为两半,若干把刀呈等角辐射状的、刀头向后和杆垂直的落秧钩刀轮(8)在该台正下方,该一排台的下端连有一排按规定行距排列的垂直落秧管(4),机身下部为贮秧平田船(16),该船身外两侧有两个走轮(13),在走轮轴(15)上的船轮同,通过轴承装有两根走轮轴平衡杆(17),该两杆跟秧台(2)、落秧管(4)相连,并通过轴承跟落秧钩刀轮轴(9)、送秧轮轴(10)相连,该两杆上有四个轴承,两个在走轮轴(15)上,它们分别跟固定在贮秧平田船(16)身两外侧的四个船身有槽扣板(14)的槽相扣,走轮轴(15)把贮秧平田船(16)横向分为封闭的两个船身,但船底相连,在走轮轴(15)中部装有一个大传动齿轮(7),它也可以装在贮秧平田船(16)身外的走轮轴(15)上,它通过链-->条交叉反向连着钩秧传动齿轮(6),该链条同时也通过送秧传动齿轮(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用小营养钵秧整齐落秧,产量高;(2)变传统平面插秧为立体重力插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改革;(3)本机充分利用了重力、浮力、惯性,故很省力;(4)把机身、走轮(13)及其轴(15)载于贮秧平田船(16)上时,整机可在水田中浮游定位,不要上岸,不要修路;(5)取下来的贮秧平田船(16),可当小船用。取下机身后,本机可用作板车或机动三轮车。下面就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牵引动力(耕牛),2、秧台,3、送秧滑道,4、落秧管,5、送秧传动齿轮,6、钩秧传动齿轮,7、大传动齿轮,8、落秧钩刀轮,9、落秧钩刀轮轴,10、送秧轮轴,11、送秧轮,12、扇形惯性落秧台,13、走轮,14、船身有槽扣板,15、走轮轴,16、贮秧平田船,17、走轮轴平衡杆。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由牵引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本实施例的牵引部分为一头耕牛(1)。其工作部分包括机身,含秧台(2)、送秧滑道(3)、送秧轮(11)、送秧传动齿轮(5)及其轴(10)、落秧钩刀轮(8)、钩秧传动齿轮(6)及其轴(9)、扇形惯性落秧台(12)、落秧管(4)等。以及走轮(13),走轮轴(15),走轮轴平衡杆(17),船身有糟扣板(14),贮秧平田船(16)。机身上部为向后倾斜的秧台(2),它后面连有6-8个(图1只画4个)均匀分布的、向下倾斜喇叭口状的、下段中部有一窄条形开口的送秧滑道(3),在其中有相配套的一排送秧轮(11)、落秧钩刀轮(8)的钩刀、扇形惯性落秧台(8)通过其窄条形开口,扇形惯性落秧台(8)被该开口从中对分为两半,五把刀呈等角辐射状的、刀头向后和杆垂直的落秧钩刀轮(8)在该台正下方,该一排台下端连有6-8个按行距为6寸排列的垂直落秧管(4)。机身下部为贮秧平田船(16),在该船身外两侧装有两个走轮(13),在走轮轴(15)上-->的两走轮(13)内侧通过两个轴承装有两根走轮轴平衡杆(17),该两杆跟秧台(2)、落秧管(4)相连,并通过轴承跟落秧钩刀轮轴(9)、送秧轮轴(10)相连,该两杆上有四个轴承,两个在走轮轴(15)上,分别跟固定在贮秧平田船身两外侧的四个船身有槽扣板(14)的槽相扣,走轮轴(15)把贮秧平田船(16)横向分为封闭的两个船身,但船底相连,船身能自由浮沉,机身也保持了稳定。在走轮轴(15)中部装有一个大传动齿轮(7)、它也可以装在贮秧平田船(16)身外的走轮轴(15)上,它通过链条交叉反向连着钩秧传动齿轮(6),该链条同时也通过送秧传动齿轮(5),从而由走轮(13)进行了传动。秧台(2)、送秧滑道(3)、落秧管(4)、送秧轮(11)、扇形惯性落秧台(12)、贮秧平田船(16)等部件用塑料注塑定形,加上其它部件都要做得轻巧适用。以下作三点说明。说明1:如图2所示,满载小营养钵秧的落秧机在水田中开始运作时,落秧工站在贮秧平田船(16)上的后面,把秧台(2)上的小营养钵秧拔进各个送秧滑道(3),其中表面很粗糙的送秧轮(11)把小营养钵秧赶到扇形惯性落秧台(12)的上端A点时,落秧钩刀轮(8)的一把钩刀通过窄条形开口,从A点底部反向钩进小营养钵秧的泥根中,当小营养钵秧由该台的B点到C点时,钩刀退出小营养钵秧的泥根,小营养钵秧以惯性从C点进入落秧管(4)落秧。说明2:如图所示,大传动齿轮(Φ大130 )通过交叉链条带动钩秧传动齿轮(Φ小60)反向转动,中间通过送秧传动齿轮(5)可被免链条摩擦,设走轮(13)直径为1米,大小转动齿轮速比为1∶3,故走轮(13)转1圈约9尺,落秧钩刀轮(8)落秧15次,株距约6寸,落秧管(4)行距为6寸。说明3:如图2、图3所示,一头耕牛(1)可拉动6-8个落秧管(4)的落秧机。该机的机身,走轮(13)和走轮轴(15)等,可用人抬也可用起重装置,把它们通过走轮轴(15)和轴承沿船身有槽扣板(14)的槽抬至该扣板顶端固定于四处,则船载机可在水田中浮游,定位后再放下机身、走轮(13),走轮轴(15)进行新一轮的落秧。图3船头尾的虚长线是平田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落秧机,由牵引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牵引部分是一台拖拉机头或是耕牛(1),工作部分包括机身,含秧台(2)、送秧滑道(3)、送秧轮(11)、送秧传动齿轮(5)及其轴(10)、落秧钩刀轮(8)、钩秧传动齿轮(6)及其轴(9)、扇形惯性落秧台(12)、落秧管(4)等,以及走轮(13),走轮轴(15),走轮轴平衡杆(17),船身有槽扣板(14),贮秧平田船(16),其特征是:机身上部为向后倾斜的秧台(2),它后面连有一排均匀分布的、向下倾斜喇叭口状的、下段中部有一窄条形开口的送秧滑道(3),在其中有相配套的一排送秧轮(11)、落秧钩刀轮(8)的钩刀、扇形惯性落秧台(12)通过其窄条形开口,扇形惯性落秧台(12)被该开口从中对分为两半,若干把刀呈等角辐射状的、刀头向后和杆垂直的落秧钩刀轮(8)在该台正下方,该一排台的下端连有一排按规定行距排列的垂直落秧管(4),机身下部为贮秧平田船(16),该船身外两侧有两个走轮(13),在走轮轴(15)上的船轮间,通过轴承装有两根走轮轴平衡杆(17),该两杆跟秧台(2)、落秧管(4)相连,并通过轴承跟落秧钩刀轮轴(9)、送秧轮轴(10)相连,该两杆上有四个轴承,两个在走轮轴(15)上,它们分别跟固定在贮秧平田船(16)身两外侧的四个船身有槽扣板(14)的槽相扣,走轮轴(15)把贮秧平田船(16)横向分为封闭的两个船身,但船底相连,在走轮轴(15)中部装有一个大传动齿轮(7),它也可以装在贮秧平田船(16)身外的走轮轴(15)上,它通过链条交叉反向连着钩秧传动齿轮(6),该链条同时也通过送秧传动齿轮(5)。...

【技术特征摘要】
1、落秧机,由牵引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牵引部分是-台拖拉机头或是耕牛(1),工作部分包括机身,含秧台(2),送秧滑道(3)、送秧轮(11)、送秧传动齿轮(5)及其轴(10)、落秧钩刀轮(8)、钩秧传动齿轮(6)及其轴(9)、扇形惯性落秧台(12)、落秧管(4)等,以及走轮(13),走轮轴(15),走轮轴平衡杆(17),船身有槽扣板(14),贮秧平田船(16),其特征是:机身上部为向后倾斜的秧台(2),它后面连有一排均匀分布的、向下倾斜喇叭口状的、下段中部有一窄条形开口的送秧滑道(3),在其中有相配套的一排送秧轮(11)、落秧钩刀轮(8)的钩刀、扇形惯性落秧台(12)通过其窄条形开口,扇形惯性落秧台(12)被该开口从中对分为两半,若干把刀呈等角辐射状的、刀头向后和杆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南
申请(专利权)人:李化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