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3172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料装置,它包括有中空的螺旋芯管和进料管,所述的螺旋芯管内壁设置米字形分流板,同时该螺旋芯管的相应部位设有互成米字的开口,并且该米字形分流板的两端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同时该第一端板或第二端板的中心开设有用于进料管安装的安装孔,进料管通过该安装孔安装在螺旋芯管的内腔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易于进行耐磨加工处理,同时由于采用了米字形分流板,使进料更均匀,同时在使用添加药剂时,药剂与物料的混合也更均匀,提高药剂使用效果,节省药剂用量,且不易造成固体物堆积,使卧螺机运行更加平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配件的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可以对粒径5微米至2毫米范围内固体颗粒的悬浮液进行浓缩、脱水或分级分离。该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主要包括动力机构、 转鼓及相应配合的螺旋推进机构等。现有产品中物料的进入,是在螺旋推进机构的一端设置进料管,与进料管出口位置相应的螺旋芯管上开具两个或以上的出口或长槽,物料通过进料管和螺旋芯管的出口进入卧螺机。该进料装置易造成进料不均勻和固体物的堆积,同时因进料不均勻,在使用添加药剂时,使物料与添加药剂也无法混合均勻,增加药剂使用量。且该进料装置难以进行耐磨加工处理,影响设备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进料和混料更为均勻、易于进行耐磨加工处理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料装置,它包括有中空的螺旋芯管和进料管,所述的螺旋芯管内壁设置米字形分流板,同时该螺旋芯管的相应部位设有互成米字的开口,并且该米字形分流板的两端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同时该第一端板或第二端板的中心开设有用于进料管安装的安装孔,进料管通过该安装孔安装在螺旋芯管的内腔中部。所述的螺旋芯管和进料管均呈圆柱体状。本技术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易于进行耐磨加工处理,同时由于采用了米字形分流板,使进料更均勻,同时在使用添加药剂时,药剂与物料的混合也更均勻,提高药剂使用效果,节省药剂用量,且不易造成固体物堆积,使卧螺机运行更加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横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料装置,它包括有中空圆柱体状的螺旋芯管1和进料管6,其中,所述的螺旋芯管1内壁设置米字形分流板2,同时该螺旋芯管1的相应部位设有互成米字的开口 3,并且该米字形分流板2的两端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5,同时该第一端板4或第二端板5的中心开设有用于进料管6安装的安装孔7,而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孔7开设在第一端板4上,进料管 6通过该安装孔7安装在螺旋芯管1的内腔中部。工作时,物料通过进料管6,由米字形分流板2和开口 3进入卧螺机内,实现进料工序。总之,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得合理、巧妙, 易于进行耐磨加工处理,同时由于采用了米字形分流板2,使得本技术进料时更均勻, 同时在使用添加药剂时,药剂与物料的混合也更均勻,提高药剂使用效果,节省药剂用量, 且不易造成固体物堆积,使卧螺机运行得更加平稳、效率高,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料装置,它包括有中空的螺旋芯管(1)和进料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芯管(1)内壁设置米字形分流板(2),同时该螺旋芯管 (1)的相应部位设有互成米字的开口(3),并且该米字形分流板(2)的两端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5),同时该第一端板(4)或第二端板(5)的中心开设有用于进料管 (6)安装的安装孔(7),进料管(6)通过该安装孔(7)安装在螺旋芯管(1)的内腔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芯管(1)和进料管(6)均呈圆柱体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料装置,它包括有中空的螺旋芯管和进料管,所述的螺旋芯管内壁设置米字形分流板,同时该螺旋芯管的相应部位设有互成米字的开口,并且该米字形分流板的两端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同时该第一端板或第二端板的中心开设有用于进料管安装的安装孔,进料管通过该安装孔安装在螺旋芯管的内腔中部。本技术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易于进行耐磨加工处理,同时由于采用了米字形分流板,使进料更均匀,同时在使用添加药剂时,药剂与物料的混合也更均匀,提高药剂使用效果,节省药剂用量,且不易造成固体物堆积,使卧螺机运行更加平稳。文档编号B04B11/02GK202316133SQ20112046067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超明 申请人:张超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