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256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涉及一种用于铝土矿或其他类似矿物的洗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装置底座-该底座为一长方体形底座;装置筒体-该筒体为一两端为敞口的管状卧式筒体;内螺旋叶片组-该螺旋片为外边固接在装置筒体内壁上、带状的螺旋叶片组;喷淋管-该喷淋管为一贯穿设置于装置筒体内腔的、管面设有喷水孔的水平喷淋管;下料管-该下料管设置位于筒体内腔侧面端部,出料口位于内螺旋叶片组叶片内侧的空腔内;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设置于装置底座上,用于带动洗矿滚筒旋转。该装置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洗矿强度和精度,有效地解决了处理塑性指数高的难洗矿时产能低、精度低的难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涉及一种用于铝土矿或类似矿物的洗涤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世界铝土矿资源分布很不平衡,我国铝土矿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不到世界总储量的5%,我国铝土矿与国外相比,尤为突出的是矿石质量的差别,大都 是难溶的一水硬铝石。大部分底板矿因粘性大,含泥量过高,致使洗矿生产效 率低,洗矿精矿产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洗矿的正常生产。目前,还没有十 分有效的针对含泥率高、矿泥的颗粒极小、矿泥的比表面能大、矿泥泥团碎解 困难的难洗矿的洗矿设备。特别是缺乏旨在对铝土矿是否具备工业应用价值进 行评估,用于实验室用洗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的针 对含泥率高、矿泥的颗粒极小、矿泥的比表面能大、矿泥泥团碎解困难的难洗 矿的实验室用洗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装置底座一该底座为 一长方体形底座;装置筒体—该筒体为一两端为敞口的管状卧式筒体;内螺旋叶片组一该螺旋片为外边固接在装置筒体内壁上、带状的螺旋叶片组;喷淋管一该喷淋管为一贯穿设置于装置筒体内腔的、管面设有喷水孔的水 平喷淋管下料管一该下料管设置位于筒体内腔侧面端部,出料口位于内螺旋叶片组 叶片内侧的空腔内传动装置一该传动装置设置于装置底座洗矿滚筒的侧部;由滚轮、齿轮、 减速机、电机组成;出料导板一该导板为一斜面溜板,位于装置筒体出料口下端。 本技术的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螺旋叶片组由若干个旋转360度单个叶片对接而成,在每个叶片上开在一个开口槽,且相邻 的两个叶片开口槽位置相错,使内螺旋叶片组形成螺旋状开口槽槽通道。本技术的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螺旋叶片组形 成螺旋状开口槽槽通道是根据内螺旋叶片组叶片数在每一片上沿圆周等分开一本技术的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原矿输送至筒体,经传动机构带动 旋转。内螺旋叶片分布在筒体内,根据片数在每一片上沿圆周等分开一槽。筒 体按一定角度倾斜,筒体旋转时喷淋管喷水洗矿,矿石上的泥浆从叶片开槽处 旋转流出,而洗后矿在内螺旋运动下与泥浆相对流动,返至入口处成为成品。 在此洗矿过程中,洗后旋转流出的泥浆,与返上矿料之间的产生的冲撞,加大 了矿料之间的磨擦力,延长了矿物的冲洗停留时间,使矿石上的泥及杂质能充 分洗去,矿石精度更高。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螺旋叶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底座l一该底座为一长方体形底 座;装置筒体2—该筒体为一两端为敞口的管状卧式筒体;内螺旋叶片组一该螺 旋片为外边固接在装置筒体内壁上、带状的螺旋叶片3组成;喷淋管4一该喷淋 管为一贯穿设置于装置筒体内腔的、管面设有喷水孔的水平喷淋管;下料管5— 该下料管设置位于筒体内腔侧面端部,出料口位于内螺旋叶片组叶片内侧的空 腔内;传动装置一该传动装置设置于装置底座上、洗矿滚筒的侧部;由滚轮6、 齿轮7、减速机8、电机9组成;出料导板10—该导板为一斜面溜板,位于装置 筒体出料口下端。所述的内螺旋叶片组由若干个旋转360度单个叶片对接而成, 在每个叶片上开在一个开口槽11,且相邻的两个叶片开口槽位置相错,使内螺 旋叶片组形成螺旋状开口槽槽通道;且内螺旋叶片组形成螺旋状开口槽槽通道 是根据内螺旋叶片组叶片数在每一片上沿圆周等分开一槽的。图中12为喷淋管进水管。装置运行时,原矿输送至筒体,经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筒体旋转时喷淋管 喷水洗矿,矿石上的泥浆从叶片开槽处旋转流出,而洗后矿在内螺旋运动下与 泥浆相对流动,返至入口处成为成品。在此洗矿过程中,洗后旋转流出的泥浆, 与返上矿料之间的产生的冲撞,加大了矿料之间的磨擦力,延长了矿物的冲洗 停留时间,使矿石上的泥及杂质能充分洗去,矿石精度更高。权利要求1.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装置底座-该底座为一长方体形底座;装置筒体-该筒体为一两端为敝口的管状卧式筒体;内螺旋叶片组-该螺旋片为外边固接在装置筒体内壁上、带状的螺旋叶片组;喷淋管-该喷淋管为一贯穿设置于装置筒体内腔的、管面设有喷水孔的水平喷淋管下料管-该下料管设置位于筒体内腔侧面端部,出料口位于内螺旋叶片组叶片内侧的空腔内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设置于装置底座洗矿滚筒的侧部;由滚轮、齿轮、减速机、电机组成;出料导板-该导板为一斜面溜板,位于装置筒体出料口下端。2. 根据权利上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 螺旋叶片组由若干个旋转360度单个叶片对接而成,在每个叶片上开在一个开 口槽,且相邻的两个叶片开口槽位置相错,使内螺旋叶片组形成螺旋状开口槽 槽通道。3. 根据权利上要求l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 螺旋叶片组形成螺旋状开口槽槽通道是根据内螺旋叶片组叶片数在每一片上沿 圆周等分开一槽的。专利摘要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涉及一种用于铝土矿或其他类似矿物的洗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装置底座—该底座为一长方体形底座;装置筒体—该筒体为一两端为敞口的管状卧式筒体;内螺旋叶片组—该螺旋片为外边固接在装置筒体内壁上、带状的螺旋叶片组;喷淋管—该喷淋管为一贯穿设置于装置筒体内腔的、管面设有喷水孔的水平喷淋管;下料管—该下料管设置位于筒体内腔侧面端部,出料口位于内螺旋叶片组叶片内侧的空腔内;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设置于装置底座上,用于带动洗矿滚筒旋转。该装置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洗矿强度和精度,有效地解决了处理塑性指数高的难洗矿时产能低、精度低的难题。文档编号B03B5/52GK201140102SQ200720187290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徐祥斌, 李长勇, 童春秋, 邱志祥, 珊 黎 申请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用洗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    装置底座-该底座为一长方体形底座;    装置筒体-该筒体为一两端为敞口的管状卧式筒体;    内螺旋叶片组-该螺旋片为外边固接在装置筒体内壁上、带状的螺旋叶片组;    喷淋管-该喷淋管为一贯穿设置于装置筒体内腔的、管面设有喷水孔的水平喷淋管    下料管-该下料管设置位于筒体内腔侧面端部,出料口位于内螺旋叶片组叶片内侧的空腔内    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设置于装置底座洗矿滚筒的侧部;由滚轮、齿轮、减速机、电机组成;    出料导板-该导板为一斜面溜板,位于装置筒体出料口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珊邱志祥徐祥斌童春秋李长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