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头带束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2533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接头带束层的制造方法。无需对线根数进行计数就能够获得规定的线根数的无接头带束层,并且能够大幅度缩短作业时间。该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切割工序,对前条状胶帘布进行切割直到即将达到接头部的近前处;第一刀具位置调整工序,基于与无接头带束层的线根数相关的无接头带束层的宽度尺寸,进行浮动刀的位置的调整并将浮动刀在上述位置设为锁定状态;接头部通过工序,越过条状胶帘布的接头部而到后条状胶帘布进行切割;第二切割工序,进行用于检查切割尺寸的切割;检测工序,检测无接头带束层的宽度尺寸;第二刀具位置调整工序,基于检测信息调整浮动刀的位置;切分工序,在第二刀具位置调整工序之后,将条状胶帘布切分成无接头带束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帘布材料切分成小宽度尺寸来制造无接头带束层CJLB)的方法,其中帘布材料是将多根线以等间隔配置并在其表里两面贴胶所得到的。
技术介绍
利用图5、图6来说明制造无接头带束层的方法。图5为示意地表示从胶帘布切出条状胶帘布(cameron)的装置的图。图6为示意地表示从条状胶帘布切出无接头带束层的装置的图。图5中的IA为位于卷出侧的胶帘布辊,2A为位于卷绕侧的条状胶帘布辊,图6中的2A为位于卷出侧的条状胶帘布辊,4A为位于卷绕侧的无接头带束层辊。如图5所示,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使用超硬刀刃A,将大宽度尺寸的胶帘布(帘布材料)1切分成中宽度尺寸的条状胶帘布(帘布材料)2,进而如图6所示,使用浮动刀3对沿长度方向接头的连续的条状胶帘布2进行切割从而切分成小宽度尺寸的无接头带束层4 (例如,专利文献1)。其中,浮动刀3沿着条状胶帘布2的宽度方向配置有多个,关于浮动刀3的间隔,被设定成使无接头带束层4成为规定的线根数。使用这样的浮动刀3的理由是为了不切割帘布材料的线。即,虽然贴胶前的线是以等间隔配置,但经过贴胶工序等之后,或多或少会以弯曲移动的状态被橡胶覆盖。因此在切割条状胶帘布2时,允许浮动刀3向条状胶帘布2的宽度方向的移动,通过使浮动刀3沿着弯曲移动的线移动,从而能够不切割线。但是,由于浮动刀3沿着弯曲移动的线进行弯曲移动,所以在一个条状胶帘布2的切割开始位置所设定的浮动刀3的间隔与在切割结束位置的浮动刀3的间隔不同。并且多数情况下,在前条状胶帘布2与后条状胶帘布2的接头部分,由于前条状胶帘布(上游侧的条状胶帘布)2的线与后条状胶帘布(下游侧的条状胶帘布)2的线在条状胶帘布宽度方向上错开而不连续。因此,当浮动刀3经过前条状胶帘布2的接头部而切割后条状胶帘布2时,存在被切分成与规定的线根数不同的线根数的无接头带束层4的问题。因此,提出了按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制造无接头带束层的方法。S卩,如上所述通过切割胶帘布而切出条状胶帘布2,并卷绕条状胶帘布2(S101、S102)。接着,对多个条状胶帘布2的每一个进行将线根数按照规定根数计数(S103),由此确定切割部位,并在该部位标记记号(S104)。接着,对多个条状胶帘布2 (S105)进行接头,使浮动刀3进入上述记号位置开始切割,在浮动刀3通过接头部分而移动到下一个条状胶帘布2后(S106),停止切割动作,并重新将浮动刀3设置到在后条状胶帘布2上预先设置的记号处(S107)。之后,再次开始切割并卷绕无接头带束层4(S108、S109)。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32U90号公报但是,这种以往的,线根数的计数要耗费大量的作业时间,而且由于是在浮动刀3的间隔变动了的状态下,使浮动刀3经过接头部分后移动到条状胶帘布2,所以接头部分中的线的位置会产生偏差,使浮动刀3的偏差量增大。因此,由于浮动刀返回至规定间隔所需的移动距离增大,所以存在作业时间更长这样的问题。其中,虽然能够利用图像处理传感器对线根数进行计数,但存在成本升高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无需对线根数进行计数就能够获得规定的线根数的无接头带束层,而且通过减少浮动刀经过接头部分时在后条状胶帘布上的移动调整量,由此能够大幅缩短作业时间。技术方案1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通过用沿宽度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多个浮动刀,切割将条状胶帘布接合后的连续体,由此切分成具有规定的线根数的小宽度的无接头带束层,其中所述条状胶帘布沿宽度方向以等间隔埋设有多根线,该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切割工序,用沿宽度方向能够移动的所述浮动刀,对所述连续体的上游侧的所述条状胶帘布进行切割,直到即将到达接头部的近前处;第一刀具位置调整工序,在所述第一切割工序之后,基于与所述无接头带束层的线根数相关的无接头带束层的宽度尺寸,进行所述浮动刀的位置的调整,并在所述位置将所述浮动刀设为锁定状态;接头部通过工序,在所述第一刀具位置调整工序之后,使所述浮动刀越过所述连续体的接头部而移动到下游侧的所述条状胶帘布进行切割;第二切割工序,在所述接头部通过工序之后,解除所述浮动刀的锁定状态进行用于检查实际的切割尺寸宽度的切割;检测工序,在所述第二切割工序之后,利用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无接头带束层的宽度尺寸;第二刀具位置调整工序,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来调整浮动刀的位置;以及切分工序,在所述第二刀具位置调整工序之后,用所述浮动刀将所述条状胶帘布切分成所述无接头带束层。按照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无需对线根数进行计数就能够获得规定的线根数的无接头带束层,而且通过减少浮动刀经过接头部分时在后条状胶帘布上的移动调整量,由此能够大幅缩短作业时间的。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的流程图。图2为无接头带束层的线根数与无接头带束层的宽度的相关图。图3为表示切出无接头带束层的切割装置的图,(a)为侧视图,(b)为主视图。图4为使用切割装置的条状胶帘布的切割动作的说明图。图5为示意地表示从胶帘布切出条状胶帘布的装置的图。图6为示意地表示从条状胶帘布切出无接头带束层的装置的图。图7为表示以往的的流程图。附图标号说明1...胶帘布;1A...胶帘布辊;2...条状胶帘布;2A...条状胶帘布辊;3...浮动刀;4...无接头带束层;4A...无接头带束层辊;A...超硬刀刃;Bi...导轨;B2...锁定单元;B3...刀具姿势切换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实施方式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1.图1为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经过如上所述的从胶帘布切出条状胶帘布并进行卷绕的工序(Si、S2),以及将多个条状胶帘布进行接合的工序(S; )之后,按照以下顺序来实施。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制造的无接头带束层的线的规定根数设为11根。各工序的说明(1)第一刀具位置调整工序(S4)用解除锁止状态的浮动刀切割前条状胶帘布,并在浮动刀到达条状胶帘布的接头部的近前的时刻,停止切割条状胶帘布。此时,浮动刀在解除锁止状态下弯曲移动的结果,使浮动刀的间隔成为与规定根数对应的位置(规定位置)错开的状态。因此,基于与无接头带束层的线根数相关的无接头带束层的宽度尺寸,而重新设定浮动刀的位置并进行锁定。本来,由于线在设计上是以一定间隔配置的,所以基于无接头带束层的线根数与无接头带束层的宽度尺寸的相关性,能够根据条状胶帘布的宽度尺寸算出线根数。图2为线在设计上以Imm的间隔配置时的无接头带束层的线根数与无接头带束层的宽度尺寸的相关图。直方图的横轴以mm为单位表示数据区间(条状胶帘布的宽度方向),纵轴表示频率。如图2所示,在无接头带束层的宽度尺寸的直方图中可以看出,在具有11根的无接头带束层中,以11. Omm为峰值频率在10. 5 11. 4mm的范围内形成了山。因此,在切分具有11根的无接头带束层的情况下,只要以将无接头带束层以Ilmm的宽度尺寸进行切分的方式来设定浮动刀的位置即可。另外,如图2所示,在具有10根及具有12根的无接头带束层的情况下,分别以10. Omm为峰值频率在9. 7 10. 4mm的范围内形成了山,并且,以12. Omm为峰值频率在11. 5 12. 4mm的范围内形成了山。(2)接头部通过工序(S5)接着,将浮动刀在保持锁定的状态下越过接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庆伊都刚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