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凝露控制系统,应用于开关柜的凝露现象,所述开关柜包括:开关仓、母线仓和线路仓,该系统: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所述开关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开关柜体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安装在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的所述开关柜体的后背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系统,更加有效地控制开关柜凝露现象;其次,在开关柜的后封板上开洞装门,安装温湿度控制装置,解决了对其带电维修工作;另外,在开关柜上采用柜壁增加观察舱,可以有效观察开关柜内温度及湿度,对控制凝露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凝露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开关柜来说,柜体内金属件表面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金属表面会形成水珠,这个现象成为凝露,凝露是否发生取决于环境温度,柜内温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几个变化量所决定。露点温度是指在一定温度的空气中,水蒸气的最大含量成为“饱和水蒸汽量”,此时的空气成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温度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将凝结成水珠,含有水蒸气的空气饱和温度,成为露点温度。开关柜内容易形成凝露的因素主要由(1) 地区环境温度高,气温变化大,冷热空气交换时易在金属表面凝露;( 开关柜底部潮湿, 甚至有的电缆沟有积水,水汽蒸发时,如金属表面温度低于柜内空气温度时,在金属表面形成凝露;C3)有的设备处于停运状态,柜内温度经常会低于环境温度,引起金属表面有水珠凝结。针对上述现象,我国在开关柜中采用自动加热除湿控制器防止凝露已有十几年历史,这种加热除湿控制器在抗潮湿、防凝露保证高压设备可靠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有些地区应用中也出现了问题。目前自动加热装置只在线路仓底部加有加热器,通过一个湿度控制器进行控制加热,而母线仓和开关仓没有加热器,也没有湿度控制器,只对线路仓内的凝露现象进行了很好的控制,而对母线仓和开关仓的凝露问题没有达到控制效果,开关柜整体凝露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容易造成电力设备故障,在高湿地区开关柜内部因为凝露现象不能很好的处理,其内部绝缘水平低,无法保证装置可靠工作,因此,在在加热设备或温湿度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只能断电操作进行维修,大大减小了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提高开关柜内的整体凝露控制能力,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可带电维修,降低电力设备故障的可能性,进而,增强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凝露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只在线路仓内部加有加热器,通过一个温湿度控制器进行控制加热,而母线仓和开关仓没有加热器,也没有温湿度控制器,而造成的柜体内整体凝露控制能力的降低,进而造成电力设备故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新型凝露控制系统,应用于开关柜的凝露现象,所述开关柜包括开关仓、母线仓和线路仓,该系统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所述开关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开关柜体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安装在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的所述开关柜体的后背板上。其中,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为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设置于同一仓室的后封板上,在开关柜体的后封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加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开关门的内侧,用于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另一开关门内侧,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设备启停,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加热设备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加热设备和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螺销固定在所述开关门的内侧。其中,所述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具体为所述第一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开关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线路仓对应开关柜后封盖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所述第三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母线仓隔板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其中,所述开关柜的后封板上开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玻璃进行封装。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凝露控制系统,通过在线路仓、母线仓和开关仓分别安装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三个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分别控制三个仓内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控制,更加有效地控制开关柜凝露现象;其次,在开关柜的后封板上对应开洞撞门,安装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解决了对其的带电维修工作;另外,在开关柜上采用柜壁增加观察窗,可以有效观察开关柜内温度及湿度,对控制凝露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开关柜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开关仓的立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线路仓的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母线仓的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凝露控制系统,应用于开关柜的凝露现象,所述开关柜包括开关仓、母线仓和线路仓,该系统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所述开关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开关柜体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安装在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的所述开关柜体的后背板上;请参阅附图1 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开关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开关柜侧面剖视图。请参阅附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开关柜的开关仓的立体安装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开关仓的侧壁上。请参阅附图3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开关柜的线路仓的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所述第二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线路仓对应开关柜后封盖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请参阅附图4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开关柜的母线仓的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所述第三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母线仓隔板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对应的在开关柜后背板上开有开关门。优选的,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为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设置于同一仓室的后封板上,在开关柜体的后封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加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开关门的内侧,用于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另一开关门内侧,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设备启停,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加热设备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电气连接,所述加热设备和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螺销固定在所述开关门的内侧,所述开关门对应开关柜体的后封板的洞口内部设置有滑动封盖。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由于整体开关柜的凝露现象得到了解决,使得开关柜内部的绝缘性能增强,在开关柜内的加热设备或温湿度控制发生故障时,可以方便对其进行带电维修。优选的,在所述开关柜的后封板上开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玻璃进行封装,方便巡视工作人员对开关柜内的温湿度情况进行观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周仁才,张池川,刘可龙,叶信彪,李跃军,贺贤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电业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