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调整对位机构以及设置在调整对位机构上的工作平台(9)。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先用技术中,飞机前起落架的拆装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大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拆装飞机前起落架工作中的工作强度,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的拆装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飞机设计原因,飞机的‘起落架存放舱’空间狭窄,工装的拆卸与装配费时、费力。在拆、装起落架时,操作人员需要将连接销取出后,将起落架旋转90度,再向下移动,才能取出起落架,这样操作不仅不方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效率也较低, 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仅使用安全、方便,而且价格低廉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主要包括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调整对位机构以及设置在调整对位机构上的工作平台。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条相对侧边上设置有滑动凹槽的矩形底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滑动凹槽内的滑动杆,以及两组由外剪叉杆和内剪叉杆成交叉状活动连接的高度调节架;在该两组高度调节架中,两根外剪叉杆的下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杆的两端,两根内剪叉杆的下端分别设置于矩形底架上与该滑动杆相对的侧边两端,而两根外剪叉杆和两根内剪叉杆的上端则分别与所述调整对位机构连接;在该两根内剪叉杆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在该连接杆与滑动杆之间还设置有油缸,而在所述矩形底架上则设置有与该油缸连接的液压装置。再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对位机构包括与两根外剪叉杆和两根内剪叉杆的上端连接的中架,通过连接板与中架固定连接的两条相对侧边上设置有滑动凹槽的矩形上架,两条相对侧边分别设置在该矩形上架的两个滑动凹槽内、而另外两条相对侧边也设置有滑动凹槽的矩形横架,设置于该矩形横架内并与其滑动凹槽配合的矩形纵架,以及与该矩形纵架紧固连接的外圈和设置在该外圈内并与之相匹配的内圈,该内圈外表壁上设有一圈凹槽, 凹槽内设有钢珠,该钢珠与外圈相接触;所述工作平台设置于该内圈上。同时,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面,设置在该工作台面上的圆形抱箍,对称设置于该圆形抱箍两侧的轮轴座,以及设置在该工作台面端部的支撑杆。所述矩形底架下方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滚轮,且在该矩形底架的侧边上还设置有拉杆和固定装置。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剪叉杆一端焊接于滑动杆上,另一端铰接于中架上,而所述内剪叉杆则一端通过剪叉撑销与矩形底架铰接,另一端与中架铰接。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矩形横架、矩形纵架和矩形上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在该矩形上架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手轮,该调节手轮上设置有贯穿该矩形上架、矩形横架和矩形纵架的调节丝杆。所述油缸一端通过油缸支撑销与滑动杆铰接,而另一端则通过油缸铰销与连接杆铰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着地盘丝杆,设置在该着地盘丝杆下端的着地盘,通过螺钉与该着地盘紧固连接的着地盘盖板以及设置在该着地盘丝杆上端的升降调节手轮。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拉杆牵引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移动至工作地点;(2)旋转升降调节手轮,降下着地盘,使之与地面牢固接触;(3)控制升降机构,实现工作平台的上升;(4)旋转调节手轮,使飞机前起落架与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完成对位后,将飞机前起落架的横轴两端固定在轮轴座内,同时,支撑杆与飞机前起落架上的销孔连接;(5 )旋转工作台面,使飞机前起落架与飞机前起落架存放舱完成对位后,将工作台面锁紧固定;(6)拆卸飞机前起落架;(7)控制升降机构,实现工作平台的下降;(8)旋转升降调节手轮,使着地盘离地,再通过拉杆牵引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停放;(9)旋转升降调节手轮,降下着地盘,使之与地面牢固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廉;(2)本专利技术中的升降机构包括两条相对侧边上设置有滑动凹槽的矩形底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滑动凹槽内的滑动杆,以及两组由外剪叉杆和内剪叉杆成交叉状活动连接的高度调节架;在该两组高度调节架中,两根外剪叉杆的下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杆的两端,两根内剪叉杆的下端分别设置于矩形底架上与该滑动杆相对的侧边两端,而两根外剪叉杆和两根内剪叉杆的上端则分别与所述调整对位机构连接;在该两根内剪叉杆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在该连接杆与滑动杆之间还设置有油缸,而在所述矩形底架上则设置有与该油缸连接的液压装置,操作人员只需用通过控制液压系统,即可控制内剪叉杆和外剪叉杆上端的升降,进而实现中架以及矩形上架的上升和下降,从而大大减小了操作人员对整个拆装车调节的工作强度,使对起落架的拆装更加省时、省力;(3)本专利技术在矩形上架上设有矩形横架,并在该矩形横架内设置有与其滑动凹槽配合的矩形纵架;矩形横架、矩形纵架和矩形上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可通过调节手轮来调节其水平位置,从而轻松地实现工作平台的水平调节,大大方便了拆装车与起落架的对位操作;(4)本专利技术在矩形纵架上焊接有外圈,外圈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内圈,内圈上设有工作台面,外圈与内圈之间设有钢珠,可以实现内外圈的旋转运动,整个工作台面可回转360 度,同时,可在任意位置实现锁紧和定位,有效地防止了起落架重心偏移;(5)本专利技术在矩形底架上还设有用于便于拆装车移动的滚轮,以及用于固定拆装车的固定装置,移动拆装车时,只需要拉动拉杆即可实现拆装车的移动,在拆装过程中,拆装车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地面上,有效地防止了拆装车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位置,保证了起落架拆装工作的顺利进行;(6)本专利技术在工作台面上设有支撑杆以及轮轴座,支撑杆与飞机起落架上的销孔连接, 轮轴座用于套紧飞机起落架上的横轴,有效地防止了飞机起落架倾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未举升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举升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中架下方结构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 一矩形底架,2 —拉杆,3 —中架,4一液压装置,5—矩形上架,6—滚轮,7—滑动杆, 8—矩形横架,9 一工作平台,10—支撑杆,11 一轮轴座,12 —内圈,13—外圈,14 一矩形纵架, 15—调节丝杆,16—工作台面,17—调节丝杆压板,18—连接板,19一着地盘盖板,20—着地盘丝杆,21—着地盘,22—叉心销,23—叉心销垫圈,24—内剪叉杆,25—外剪叉杆,洸一油缸支撑销,27—油缸,观一油缸铰销二9一剪叉撑销,30—调节手轮,31—连接杆,32—固定装置,33—回油阀,34—手摇泵,35—升降调节手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 7所示,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主要包括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调整对位机构以及设置在调整对位机构上的工作平台9。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侧具有滑动凹槽的矩形底架1,两端设置在矩形底架1滑动凹槽内的滑动杆7,以及两组由外剪叉杆25和内剪叉杆M通过叉心销22成交叉状活动连接的高度调节架,在叉心销22与内剪叉杆M之间还设有叉心销垫圈23 ;在该两组高度调节架中,两根外剪叉杆25的下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杆7的两端,两根内剪叉杆M的下端分别设置于矩形底架1上与该滑动杆7相对的侧边两端,而两根外剪叉杆25和两根内剪叉杆M的上端则分别与所述调整对位机构连接;为了在实现升降,在该两根内剪叉杆M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武,戴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东科信航空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