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远隆专利>正文

链条张紧机构及含该链条张紧机构的坐躺两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325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条张紧机构及含该链条张紧机构的坐躺两用自行车。该链条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轮连接杆和2N个张紧轮,张紧轮分为上张紧轮和下张紧轮,链条张紧机构是上张紧轮和下张紧轮之间通过中部互相铰接的张紧轮连接杆连接形成剪叉式的可伸缩结构,张紧轮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张紧轮同轴安装,张紧轮位于两根张紧轮连接杆之间,N的取值为3~20。该坐躺两用自行车包括由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坐垫杆、旋转滑动装置、连接套管、安装有脚踏组件的中轴套管、飞轮、链条张紧机构、链条和安装在脚踏组件上的牙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链条张紧机构结构简单实用,该坐躺两用自行车具有能够坐躺两用、转换骑行方式方便快捷、可折叠和便于携带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链条张紧机构及自行车,特别是一种链条张紧机构及含该链条张紧机构的坐躺两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自行车以坐式为主,也有少量躺式自行车出售。坐式自行车对于需要长时间骑行的使用者或是喜欢使用自行车作为旅行工具的驴友来说,长时间的坐式骑行容易感到疲倦,且当坐式自行车的的行驶速度超过30公里/小时,阻力就会成正比增加,而此时采用躺式自行车,其迎风面积相当会小,速度也自然要快一些,省力一些。但是仅能以躺式骑行的自行车,因人们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采用坐式骑行,故功能单一的躺式自行车也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故人们需要一种能将坐式和躺式两种自行车的长处充分结合起来,既能坐式骑行又能躺式骑行的自行车,以更好的适应现在人们的生活需要。目前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些能够以坐式或躺式骑行的自行车,但是这些结构的自行车还是存在结构复杂、转换骑行方式麻烦、车身结构大和携带不便等缺点。坐式和躺式自行车骑行转换的重点主要在于链条的张紧装置,故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链条张紧装置,才有利于坐躺两用自行车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链条张紧机构及含该链条张紧机构的坐躺两用自行车,该自行车具有能够坐躺两用、转换骑行方式方便快捷、可折叠和便于携带等优点,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链条张紧机构,该链条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轮连接杆和2N个张紧轮,张紧轮分为上张紧轮和下张紧轮,所述的链条张紧机构是上张紧轮和下张紧轮之间通过中部互相铰接的张紧轮连接杆连接形成剪叉式的可伸缩结构,所述的张紧轮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张紧轮同轴安装,N的取值为3 20。所述的张紧轮上还设置有护链器,所述的护链器内设置有限位凹槽I。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坐躺两用自行车,包括由前叉、后车架和主横梁构成的车架、安装在前叉上的车把,主横梁分别连接前叉和后车架,该自行车还包括坐垫杆、旋转滑动装置、连接套管、安装有脚踏组件的中轴套管、飞轮、链条张紧机构、链条和安装在脚踏组件上的设置有护盘的牙盘,所述的护盘通过轴承安装在牙盘上,所述的旋转滑动装置包括套筒和可在主横梁上滑动的滑动机构,套筒安装在滑动机构一侧,旋转滑动装置安装在主横梁上,所述的坐垫杆上设置有坐包和靠背组件,坐垫杆一端穿过套筒后套装在连接套管内,连接套管与中轴套管连接,所述的飞轮与自行车后轮同轴安装,飞轮与牙盘之间安装有链条,链条通过设置在飞轮与牙盘之间的链条张紧机构张紧,所述的链条张紧机构是上述的链条张紧机构。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套、其上开有通孔的定位套和旋转套,所述的定位套固定在滑动套上,定位套上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的旋转套上设置有圆形凸台,旋转套上开有两端大中间小的圆弧状定位槽,旋转套的圆形凸台套装在定位套的通孔内,定位杆位于定位槽内并通过定位杆外套定位在定位槽的一端,所述的旋转滑动装置的套筒固定安装在旋转套上,所述的滑动套内壁上设置有凸起,主横梁外壁设置有与滑动套的凸起配合的滑动槽, 滑动套套装在主横梁上。所述的链条张紧机构上张紧轮和下张紧轮从牙盘往飞轮方向分别为第一上张紧轮、第一下张紧轮、第二上张紧轮、第二下张紧轮直至第N上张紧轮、第N下张紧轮,链条张紧机构最末端的张紧轮连接杆或是直接铰接安装在后车架上或是铰接安装在后车架设置有的变速器上,链条张紧机构最前端的张紧轮连接杆或是铰接安装在护盘上或是铰接安装在中轴套管上,链条穿过牙盘后依次穿过第一上张紧轮、第一下张紧轮、第二上张紧轮、第二下张紧轮直至第N上张紧轮、第N下张紧轮后,再穿过飞轮。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链条张紧机构最前端的张紧轮连接杆铰接安装在护盘上,护盘上开有限位凹槽II。所述的靠背组件主要由上背板和下背板构成,下背板上设置有环扣,上背板与下背板通过连接转轴I活动连接,连接转轴I上设置有顶紧上背板和下背板的弹簧I,所述的下背板上通过连接转轴II安装有其上开有套孔的卡紧板,连接转轴II上设置有顶紧卡紧板的弹簧II,所述的靠背组件的下背板通过连接转轴III与坐包活动连接,所述的上背板和下背板上分别设置有凸台I和凸台II,躺式骑行时,凸台I和凸台II位于卡紧板的套孔内, 下背板和坐包通过连接件扣紧。所述的下背板上开有安装孔I,坐包上开有安装孔II,所述的连接件是由螺杆和螺母构成,躺式骑行时,螺杆穿过下背板的安装孔I和坐包的安装孔II与螺母连接。所述的坐垫杆上开有防转动凹槽,所述的旋转滑动装置的套筒内壁对应的开有防转动凸起;所述的旋转滑动装置的套筒和连接套管上设置有用于锁紧压垫杆的锁紧装置。所述的主横梁是可折叠横梁,所述的车把与车架为可折叠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链条张紧机构及含该链条张紧机构的坐躺两用自行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之链条张紧机构结构简单、实用,用于制备坐躺两用自行车,通过张紧轮连接杆的伸展和收缩使整个链条张紧机构伸缩,从而能够有效的张紧链条,达到轻松转换自行车骑行方式的目的。2、本技术之坐躺两用自行车,可坐式骑行和躺式骑行两用,坐式和躺式的转换方便快捷。本技术结合了坐式自行车和躺式自行车的长处,可坐躺两用,使人觉得轻松舒适。从而更好的达到休闲娱乐健身的目的,能够满足用户的普遍需求,特别是喜欢采用自行车外出旅行的驴友。且本技术从坐式转换成躺式时,只需要转动旋转滑动装置来调整坐垫杆与主横梁平行,再推动转动旋转滑动装置在主横梁上滑动,使坐垫杆带动牙盘和中轴套管向前,同时打开链条张紧机构压紧链条,再打开靠背,就完成了坐式到躺式的转换过程,非常方便快捷。2、本技术之坐躺两用自行车,可折叠,体积小,便于携带。本技术的主横梁可以设置成折叠横梁,所述的车把与车架可设置为可折叠连接。折叠后自行车体积小,能够装入行李箱或者行李袋,方便带进地铁、火车及公交车等,从而更好的适应广大自行车爱好者以及驴友旅行的需求。3、本技术之坐躺两用自行车,适合在城市道路中使用。21世纪将有更多的人关注环保,自行车也是非常好的出行工具,它可以作为汽车的辅助工具。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链条张紧机构及含该链条张紧机构的坐躺两用自行车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1 图1-2 本技术之链条张紧机构结构示意图(连接有链条、牙盘和飞轮等部件)。图1-1 主视图(收缩状态);图1-2 主视图(伸展状态)。图2-1 图2-3 本技术之张紧轮、张紧轮连接杆和护链器等结构示意图。图2-1 立体图,图2-2 左视图,图2-3 立体图(安装有链条)。图3-1 图3-4 本技术之护链器结构示意图。图3-1 立体图,图3-2 左视图,图3-3 仰视图,图3_4 护链器局部示意图。图4 图7 本技术之坐躺两用自行车结构示意图。图4 立体图(坐式,省略链条),图5 主视图(坐式),图6 主视图(坐式),图7 立体图(折叠状态)。图8-1 本技术之旋转滑动装置与主横梁结构示意图。图8-2 图8-4 本技术之旋转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2 立体图(坐式),图8-3 滑动套和定位套等结构示意图,图8-4 套筒和旋转套等结构示意图。图9 本技术之主横梁结构示意图。图10-1 图10-4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远隆
申请(专利权)人:邓远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