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963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色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所述的表层为光感变色纤维层,中间层为羽绒层,里层为织物面料层,所述的表层、中间层和里层通过缝纫机缝合成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变色羽绒服,该羽绒服的表层面料纤维中添加了可变色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可跟随光线的强弱自行变换颜色,使一件羽绒服可穿出多种颜色,丰富了羽绒服的外观性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羽绒服的数量,节约了生活开支,特别符合年轻人的消费观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羽绒服,尤其涉及一种可随光线强弱自动变换颜色的新型羽绒服,属于羽绒服

技术介绍
羽绒服是羽绒行业主要的产品,绒是羽绒保暖的主要材料,较好品质的绒细丝较长,形成的绒朵也相应较大。一般将羽绒通过洗涤、干燥、分级等工艺处理以后,被制成羽绒服。羽绒服具有防寒性好、轻柔蓬松、洗涤方便、物美价廉、而且绿色纯天然等优点,所以消费者对羽绒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使羽绒服市场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羽绒服有轻、软、暖的特点,一件用尼丝纺做面、里的羽绒上衣,总重量500 1000克之间,是其他御寒服重量的1/6至1/2。因羽绒柔软,用作衣服絮料,穿着舒适。现行的羽绒服款式和颜色都比较统一,特别是男款,走在路上千篇一律,降低了人们穿着羽绒服的欲望。而置备多件羽绒服替换穿着,会增加生活成本,也比较浪费资源,不符合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色羽绒服,该羽绒服表层面料中含有可变色纤维材料,使羽绒服颜色能跟随光线强弱自行变化,使羽绒服的外观更加时尚,特别受到年轻人士的喜爱。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变色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所述的表层为光感变色纤维层,中间层为羽绒层,里层为织物面料层,所述的表层、中间层和里层通过缝纫机缝合成一体。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感变色纤维层由变色纤维层和防水透气层组成,两层面料通过透明粘胶粘结为一体。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水透气层为透明的薄膜,厚度约为 0. 04-0. 05mm,该层材料采用薄膜延压技术成型,其材料可以是PVC或PU。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感变色纤维层为高密度经纬机织网格布,其厚度约为0. 2-0. 3mm。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感变色纤维层中纤维条的主要成分为晴纶纤维和变色聚合物,纤维条采用共混纺丝法进行制备。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变色聚合物可以是螺吡喃类衍生物或是偶氮类苯类衍生物,其百分含量约为8%-12%。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变色羽绒服,该羽绒服的表层面料纤维中添加了可变色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可跟随光线的强弱自行变换颜色,使一件羽绒服可穿出多种颜色,丰富了羽绒服的外观性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羽绒服的数量,节约了生活开支,特别符合年轻人的消费观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色羽绒服剖面示意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表层,2、中间层,3、里层,4、光感变色纤维层,5、防水透气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色羽绒服剖面示意图;该羽绒服包括表层1、中间层2和里层3,所述的表层1为光感变色纤维层,中间层2为羽绒层,里层3为织物面料层,所述的表层1、中间层2和里层3通过缝纫机缝合成一体。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变色羽绒服中光感变色纤维层由变色纤维层4和防水透气层5 组成,两层面料通过透明粘胶粘结为一体;其中,防水透气层5为透明的薄膜,厚度约为 0. 04-0. 05mm,采用薄膜延压技术成型,其材料可以是PVC或PU;该层面料在有效阻止水分子通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且面料质地轻盈,手感柔和,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度。变色纤维层4为高密度经纬机织网格布,其厚度约为0. 2-0. 3mm ;变色纤维层4中的纤维条的主要成分为晴纶纤维和变色聚合物,纤维条采用共混纺丝法进行制备,纺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90°C -110°C之间,其中,变色聚合物可以是螺吡喃类衍生物或是偶氮类苯类衍生物,百分含量约为8%-12% ;纺制后所得的纤维条还需经水洗、筒制、加捻、烘干等后处理工序,使纤维条的使用性能更加稳定,满足使用要求。该变色羽绒服的颜色变化根据所加入的变色聚合物的种类以及光线强弱存在多种变化,颜色变化可以是浅蓝色、深蓝色和紫色,或是淡黄色、金黄色和红色,一般在室内颜色较浅,户外较深,利于吸收太阳光辐射能,提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变色羽绒服,其特点是该羽绒服的表层面料纤维中添加了可变色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可跟随光线的强弱自行变换颜色,使一件羽绒服可穿出多种颜色,丰富了羽绒服的外观性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羽绒服的数量,节约了生活开支,特别符合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变色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为光感变色纤维层,中间层为羽绒层,里层为织物面料层,所述的表层、中间层和里层通过缝纫机缝合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感变色纤维层由变色纤维层和防水透气层组成,两层面料通过透明粘胶粘结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透气层为透明的薄膜, 厚度约为0. 04-0. 05mm,该层材料采用薄膜延压技术成型,其材料可以是PVC或PU。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感变色纤维层为高密度经纬机织网格布,其厚度约为0. 2-0. 3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感变色纤维层中纤维条的主要成分为晴纶纤维和变色聚合物,纤维条采用共混纺丝法进行制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色聚合物可以是螺吡喃类衍生物或是偶氮类苯类衍生物,其百分含量约为8%-1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色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所述的表层为光感变色纤维层,中间层为羽绒层,里层为织物面料层,所述的表层、中间层和里层通过缝纫机缝合成一体。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变色羽绒服,该羽绒服的表层面料纤维中添加了可变色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可跟随光线的强弱自行变换颜色,使一件羽绒服可穿出多种颜色,丰富了羽绒服的外观性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羽绒服的数量,节约了生活开支,特别符合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文档编号D01F1/10GK102511936SQ20111029180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月芬 申请人: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